鄧永慧

摘 要:《傳感器技術及其應用》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文在對《傳感器技術及其應用》課程的項目教學法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發現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該課程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要求。總而言之,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確實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只要教師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穿插知識點,對學生課程的知識掌握是有很大幫助的。
關鍵詞:傳感器 技術應用 項目教學法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b)-0176-02
1 項目教學法簡介
教育專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曾以這樣一則實例介紹項目教學法:首先由學生或教師在現實中選取一個“造一座橋”的項目,學生分組對項目進行討論,并寫出各自的計劃書;接著正式實施項目,利用一種被稱為“造就一代工程師偉業”的“慧魚”模型拼裝橋梁;然后演示項目結果,由學生闡述構造的機理;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估[2]。項目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改變了傳統的三個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3]。項目教學法更偏重于教學過程,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在項目教學法過程中,學生不再是是教學活動被動接受者,而是能動性主體。在項目教學法過程中,學生要了解項目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以確保項目正常開展的必備條件得以完備。在職業教學過程中,項目被認為是一項具體的、具有實際操作價值的產品生產或者加工的活動。在開展項目教學活動之前,明確職業教學活動所涉及的項目的內容。在技術層面上,很多小產品的加工和制作過程可以稱之為項目。
2 項目教學法在課程內容中的應用
為使《傳感器技術及其應用》課程相關教材內容更符合地方特色,與就業崗位接軌,我校教師就傳感器技術應用方面知識的要求程度對歷屆畢業生及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專學生工作后對傳感器知識的要求僅限于各種常見的工業傳感器的形狀識別、特點、應用、接線、維護等基本知識,能了解各種傳感器的大致原理即可,除了極少數從事傳感器制造的崗位外,不必深入分析具體原理電路圖中各元件的參數、功能等。結合調查結果,充分考慮到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要求及操作技能要求,同時又考慮到一定的趣味性和難度性,設置了《傳感器技術及其應用》課程的教學項目和任務,如表1所示。
3 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3.1 項目方案制定及實施
進入項目教學以后,教師按照設定的項目將知識重新連接起來(以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半橋為例),通過生活實例引入課程,并將電阻的應變效應、金屬箔式應變片的結構、工作原理和測量電路知識預先教給學生達到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目的,理論教學可以在傳統的教室,多媒體教室或者傳感器綜合實訓室進行。
下達任務書后,在傳感器控制綜合實訓室進行實訓,首先學生分組對具體項目進行討論、設計(包括測量元件和電路模塊的選擇,電路圖、實驗步驟設計等),然后通過老師審核,最終確定小組工作任務并分配工作任務完成實驗項目。
3.2 項目成果評價與總結
評價總結環節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教師對實訓結果的檢查以及對與實訓相關理論知識的抽查、成績評定和總結討論。
成績評定主要是評定學生有無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預期的項目任務,同時要盡量指出實訓中反映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去查找故障、解決問題。當然成績評定還要綜合考慮學生實訓過程中的表現、學生出勤、安全意識、紀律意識等因素。然后,教師可以通過總結的方式對此次實訓進行點評,指出實訓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注意的事項,引導學生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設計。最后,由師生共同討論、評判,通過對比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以利于今后借鑒,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4 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成果
4.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2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參與項目的討論,計劃的制訂與實施,成果展示及交流評價,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學會尊重他人,善于與他人溝通合作、有責任心的團隊精神。
4.3 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也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一次考驗和提升。項目學習活動中,在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同時,不能脫離教師的引導、幫助和管理。項目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師組織學習活動的方式轉變,理論與實訓的協調等,都需要教師的管理。學生如何學、學什么,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執業行為的規范、職業習慣的養成,也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工作情景中學習,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真實的,教學中不可預測的因素增加,因此,教師備課不僅是工整的教案書寫,更應該是備任務、備學生、備過程、備問題、備學法指導等,可見,項目教學對教師而言,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教學挑戰。
5 項目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當然,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比如很多學生習慣于跟隨老師的思路去分析問題,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導致在實訓中缺乏對方案設計的構思,不知該如何查閱資料、展開對問題的分析,從而影響實訓的順利進行,因此,在項目教學中不再需要老師一味地去主導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多多引導。另外,項目教學不可一刀切,主要由教學目標確定所需章節[4]。最后,教師綜合教學水平對項目教學法是否能夠順利實施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傳感器基礎知識[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9).
[2] 增長雄.ISAS項目教學法的啟示[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1(2):27.
[3] 黃少輝,曾燕飛.項目教學法在“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1(6):47-49.
[4] 冷淑君.關于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教育科研,2007(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