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齊國 劉玉良 葉繼英


【摘 要】本文結合《機電一體化技術》課程中的機電一體化系統,較詳細地介紹了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和學生的收獲,并分析了其應用前景,以及由此產生對項目教學法的進一步思考,對課程和教學改革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教學特征 《機電一體化技術》 應用
一、項目教學法概述
項目教學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早的雛形是18 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發展到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它歷經多次發展,現在已經成為流行世界的一種實用的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有:①實踐性;②目標明確;③自主性;④發展性;⑤綜合性;⑥開放性;⑦評價特點。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項目教學法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①便于在學生中開展研究性的合作學習;②便于開展個性化、差異化教學;③便于多種知識資源的整合, 提高教學效果;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⑤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⑥有利于教師的成長和進步。
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包括“創意、目標、計劃、決策、實施和評價”等六個階段,項目教學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都以項目為載體,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離不開項目。因此,項目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教學過程圍繞項目緊密展開,教師通過項目的計劃、實施、評價、拓展等多個環節來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優化教學過程。
二、項目教學法在《機電一體化技術》中的應用舉例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我校農業推廣碩士的選修課程,所用教材是梁景凱主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針對我校的農業推廣碩士,把項目教學法應用到《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教學中,為該方法的推廣應用作鋪墊。
1. 項目的確立和設計
項目教學法的開展,依賴于學生現有的專業理論掌握情況。項目教學法成敗的關鍵是設計一項合適的工作任務,即提出目標。項目不能設得太大,太大使學生難以完成,提不起興趣。項目的難易應循序漸進,教師的條件和學校可提供的硬件環境也是項目設定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我們在學習第6章“簡單機電一體化系統”的第1節“全自動洗衣機”時設計了這樣一項任務:針對海爾XQB70系列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設計了一系列故障如表1,要求學生自己排除故障,并能講出理論依據。針對洗衣機的故障排除,這是在《機電一體化技術》課程中的一次全新嘗試,同學們既有濃厚的興趣,躍躍欲試,又不會感到不知所措。
2.分組制訂計劃及自主學習
項目確定后,接下來便是分組實施。以小組為單位,既體現合作性,又體現獨立性。分組大小視任務和班上人數而定。全班15人,分成4個組,每個組選出1名組長負責本組的實施。各組爭先恐后地開始查資料、自學,或者向老師咨詢,不亦樂乎。
3.實施計劃
把8種故障平均分給4個組去完成,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在校實訓中心進行實驗,制訂方案,查閱資料,收集信息。討論、試驗、再討論、再試驗,學生明確分工,相互配合,依據所制訂的步驟實施。我們對學生的進度采取跟蹤式管理,針對出現的問題,小組討論或是教師及時指導進行解決,對于共性問題、難點問題集中講解。在整個實施階段,教師起協助作用,主要由學生獨立完成,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4.檢查、評估
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是人人主動參與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溝通合作等關鍵能力。
經過一周的團隊合作,4個組都完成了任務,都感到很興奮。接下來我們讓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并講解、展示各自的成果。各小組將各自在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進行了講解,歸納匯總于表1中。
4個小組均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既掌握了理論,又經歷了實踐,而且還開闊了眼界。最后我們對各組進行點評,首先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成績,然后指出每個小組在排除故障中最值得肯定的亮點。經過這樣一次嘗試,學生獲得了一定的知識,而且激發了他們繼續探索的興趣,好像打開了一扇窗口,學生之間還展開了進一步討論。雖然所學的書本知識這一節已經結束了,但同學們的興趣和討論卻遠遠沒有停止。
三、對項目教學法的進一步思考
項目教學法具有諸多優點:1.使學生真正感覺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了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了學生協作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初步形成了團隊意識;3.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分析取舍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鞏固拓展了學生以前的知識技能,使學生完成專業任務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5.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協作精神,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社會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對廣大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想更好地勝任教學工作,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就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科研能力、教學管理等能力,而項目教學法是能幫助教師找到提高科研及教學能力的一種途徑。因此,實施項目教學法,既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嘗試,也將推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管理的全面改革。
四、結語
項目教學法有助于挖掘學生潛能, 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交流、學會溝通, 在團隊中學會合作、 學會互助, 共同提高。 因此,實施項目教學法對教師和學生都將具有提升作用、達到雙贏的目的。以《機電一體化技術》為例,在我校農業推廣碩士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具有啟發意義。
【參考文獻】
[1]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0(22):43-44.
[2]朱麗梅.項目教學的基本活動特征[J].教育導刊,2002,16(5):37-39.
[3]要麗娟.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25(2):80-83.
[4]劉文靜.淺談項目教學法的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0(8):118-119.
[5]李慶武.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教育探索,2008,16(4):32-33.
[6]梁景凱.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7]沙樹靜,劉亞梅.基于項目驅動的機電專業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7(1):207-208.
[8]戴烽,李劍飛.基于項目的教學模式與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南昌高專學報,2003,12(4):44-46.
[9]謝安邦.教師教育轉型時期的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J].教育研究,2004,23(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