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君慧
【摘 要】從生態學視角來看幼兒園這個生態系統,它可以派生出以下四個子系統: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根據生態學核心價值觀,在幼兒園中,這四種子系統只有相互依存,不斷保持一種子系統內部和子系統之間的平衡,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園這個大系統的健康發展。所以,如何從生態學視角審視幼兒園的發展是值得每位幼教同仁思考和研究的。
【關鍵詞】生態學 幼兒園 生態系統 教師 幼兒 家長
近年來,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逐漸被學術界人士所熟知和重視。他的理論形象地闡述了同心圓多層次理論模型(包括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和大系統在內的生態系統)。在此模型中他提出了家庭與社會、兒童發展與社會的動態關系,并認為個體的發展總是在社會機構(諸如家庭、學前教育機構、學校,等等)的環境中進行的。他的這個全新的理論同樣也逐漸受到幼教界同仁們的重視。
從生態學視角來看幼兒園這個生態系統,它可以派生出以下四個子系統: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根據生態學核心價值觀,在幼兒園中,這四種子系統只有相互依存,不斷保持一種子系統內部和子系統之間的平衡,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園這個大系統的健康發展。所以,如何從生態學視角審視幼兒園的發展是值得每位幼教同仁思考和研究的。下面就從教師角度對幼兒園這個生態系統中關鍵的兩個子系統——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如何達到內部平衡談談我粗淺的認識。
一、教師與幼兒這個子系統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存在主體是幼兒和教師,兩者缺一不可。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都是兩者間的交互活動。如何讓教師和幼兒之間達到有效的生態循環,從而促進雙方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們分別認識兩者的存在形式。
教師:幼兒園的主體之一,主觀能動性強,有自己的價值觀體系,是使認識運動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的媒介,是為幼兒提供服務的人。幼兒:多個個體,對一切事物懷有好奇和探索欲,幼兒園一切服務的接收對象。
其次,認識二者的關系。
兩者是平等的關系,教師則是平等中的首席,但這并不是說教師就是主導者,有著絕對權威。在師幼互動中,幼兒居于主體地位,而教師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所以說教師很多時候應該處于觀察和輔導地位,適時幫助幼兒學習。
最后,從生態學視角來談如何保證兩者間的生態平衡。
教師和幼兒兩者在幼兒園這個大系統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他們有各自的存在價值。要滿足幼兒園生態平衡,需要滿足師幼不同的需求,才能其樂融融地共存與發展。但是,由于幼兒這個群體具有特殊性,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以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己任,充分了解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正確評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以幼兒的健康發展為前提,在保持幼兒個性多樣化的基礎上,使他們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不斷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從而達到生態系統的一種理想狀態——相互依存、并在保持多樣性的基礎上達到兩者間的平衡。
二、教師與家長
教師與家長是幼兒園這個大系統中關系比較微妙的一個子系統。二者在幼兒園自身的發展中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他們的平衡發展是促進幼兒園快速發展的動力,在幼兒園發展中不容小覷。
首先,我們來談他們的存在形式。
家長:幼兒園中的隱性主體,有很大的氣場,會對幼兒園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是關注幼兒的重要主體之一。教師:主動和被動不斷轉換的主體,具有專業理論,需要不斷地主動溝通。
其次,兩者的關系。
兩者都是關注幼兒成長與發展的主體。兩者的目標一致,處事的方法和方式不同。兩者既是合作關系,又是主動和被動的關系。
最后,從生態學視角來談如何保證兩者間的生態平衡。
教師如果能夠正確處理好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與家長和諧相處,那么在工作時就會輕松很多。但是假如沒有建立一種正確的關系,與家長打交道便是令老師最頭疼的事了。對于建立教師與家長間的良好關系,我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1.具備過硬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教師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過硬的專業化水平,才能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建樹,才能在面對家長提出的任何問題時做到有備無患,讓家長心服口服。2.關注和了解每一個幼兒。只有充分地去關注和認識每一個幼兒,才能更好地發現幼兒的優點和不足,才能對癥下藥,促進每個幼兒健康成長,才能讓家長感覺到教師真正地關心孩子。3.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教師作為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中間人,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去面對一切不可預知的狀況,不論是對幼兒還是對家長,都要有一顆愛心和平常心。4.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值,了解了家長的心聲,才能更好地去為幼兒服務,讓家長放心和滿意。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使教師和家長這個子系統達到一種生態系統的平衡,從而促進整個幼兒園的發展。
當然,要想幼兒園這個生態系統得到健康良性的發展,除了處理好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這兩個子系統內部之間的生態平衡外,還應處理好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這兩個子系統間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