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玲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以學生集體批改和互動交流為主、教師抽查和點評為輔的作文評價嘗試,收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本文做了如下分析:首先,充分認識作文評價改革的理論依據;其次,作文評價方法的操作過程;最后,作文評價改革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 作文評價 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一個人無論將來從事何種行業,都需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而培養人的寫作能力必須從小學生抓起。但眼下小學生的習作情況很不盡人意,對學生習作的批改也成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沉重負擔。家長、學生和社會輿論,幾乎都要求教師做到“精批細改”,認為這樣的教師才是最負責任、最優秀的教師,這種認識就像鎖鏈一樣緊緊捆住了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手腳。老師加班加點批改出來的作文,發到學生手里,學生也只是看看總批語和得分,至于老師那樣批改的原因和道理,學生很少用心琢磨,教師所做的工作幾乎徒勞。
當前,教育領域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素質教育正在廣大教師的不斷探索中得以實施。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作文的批改也應該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慢、差、費的做法,走出一條改革之路。近幾年,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探索嘗試,進行了以學生集體批改和互動交流為主、教師抽查和點評為輔的嘗試,收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愿與大家共勉。
一、充分認識作文評價改革的理論依據
新課程標準規定了小學生作文以“交流”為核心的寫作思想,教師對作文批改也應滿足學生“表達”“交流”的需要。小學生的作文動機是“表達”和“交流”,因此,作文批改應該成為學生們進行交流的平臺,教師的評語應成為師生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
馮夢龍老先生多年前曾經提出“三個為主”的教學原則,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一觀點確定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僅課堂教學如此,作文教學及其批改評價活動同樣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作文批評是教師全批全改,然后進行評價總結,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我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嘗試了師生集體評改和學生交流互改相結合的批改方式,即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確認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學參與者和實踐者,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嘗試,通過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作文評價方法的操作過程
第一步,教師初步批改。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還小,社會活動面比較狹窄也比較相似,認識問題的能力沒有什么差別,因而他們習作的水平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現的共同問題也就比較類似。我教過好多班額比較大的班級,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和總結:我辛辛苦苦對全班近80名學生的習作進行全批全改,一本本圈點、批改、寫批語,最后我竟發現評語幾乎雷同。鑒于此,我將班內的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次批改詳批一組,這樣就可以對學生這次作文中存在的優劣問題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在進行第二步評改時就能心中有數。
第二步,師生集體評改。這是小學生習作評改的關鍵環節,在此,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我先將選定的范文按照差、中、好的次序整理好,依次由同學們來進行討論,讓他們來評出每篇文章的等級及其原因。例如,有個同學寫《心愿》一文,她寫道:在家庭聚餐時,她時常聽到爸爸面對滿桌的美味佳肴發出感慨,這輩子什么山珍海味都吃過,就是沒品嘗過魚子醬。望著爸爸滿頭的白發和滿臉皺紋,她下定決心一定好好學習,長大爭取到俄羅斯留學,為爸爸買回原汁原味的魚子醬,這就是她的心愿。讀完這篇文章,有的同學認為應該定為“差”,因為這個同學寫的爸爸一點也不偉大,只認吃;有的同學認為應該定為“中”,因為這篇文章以“爸爸想吃魚子醬”為線索,構思很獨特,心理活動寫得很好。我接著引導大家:作者寫自己的爸爸為工作操勞奔波,為“我”操勞,這寫出了爸爸的奉獻精神和對孩子的愛心,然而“爸爸”是平凡的,他不是完美無缺的人,所以我覺得這位同學寫得真實,貼近生活,這是她文章的可貴之處,應該定為“中”。這樣,同學們能從中認識到:文章應該寫真實的生活,還要選擇好的寫作技巧,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第三步,課后互批。集體評改后,同學們的情緒很高漲,教師要趁熱打鐵,將學生3—4人分成一小組,利用課下十分鐘時間,依據課上品評的經驗及標準,在同學中間進行互評,彼此寫出評語,評出具體等級,并簽上評價者的姓名。同學們都想讓自己的評語獲得最中肯的好評,等級最合乎實際,所以,個個態度都非常認真,批閱都格外仔細。這樣學生品評作文的能力再次得到鍛煉和提升。
第四步,教師點評拔高。學生之間互相評改后,教師再從中抽出四分之一進行檢查,看同學們的評價是否合乎實際,評價的等級能否得到被評價者的認可,做到心服口服。對于評定優秀者,老師及時給予獎勵和表揚;對于評價有出入者,教師要找其面談,提出問題的所在。這種點評,教師初期抽查的基數可以多些,待訓練成型后,可減到八分之一。
以上四步是我嘗試作文評價改革的一個完整的過程。
三、作文評價改革的效果
經過具體實踐,改革作文評價方法的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生集體評改和學生合作互改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減少了好多無益的勞動。
2.大大縮短了作文評改的周期。教師能將學生作文的成效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的新鮮感依舊,習作興趣猶在。
3.經過長期訓練,學生在品評他人習作時能比較全面地說出一篇文章的優點和缺陷,評出相應等級,學會了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4.經過經常訓練,學生對習作的規律能做到心中有數,在立意、選材、表達方式上的偏差明顯減少。
5.在師生集體評改和生生互改中,學生積極參與,對同一篇文章,前后的意見出現交鋒,經過激烈爭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思想相互撞擊,能迸發出很多思想的火花。
總之,經過具體實踐,學生對這種集體評改的方式興趣很濃厚。經過長期的訓練,這種評價模式使學生變以前的“苦寫”為現在的 “樂寫”,寫作能力有很大提高,教學成效非常明顯,真正實現了作文教學的目的和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