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剛
近年來,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以自由貿易區為主的各種區域貿易安排不斷涌現,成為當今世界經濟領域的一道獨特景觀。在這一背景下,我國也加快了實施自貿區戰略的步伐,通過自貿區的建設為我國的對外貿易和投資發展營造了穩定、便利、具有制度化保障的外部環境。
一、自貿區在世界范圍內發展的新態勢
當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紛紛把自貿區作為經濟和外交的核心內容,加快構建各自的自貿區網絡,超大型自貿區不斷涌現。2014年底,向世貿組織通報并生效的自貿協定總數已達256個,其中的60%以上由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參與構建,全球貿易一半以上已在自貿區內進行。總體看,自貿區發展在世界范圍內主要出現了三種新的態勢:
第一個新態勢是主要經濟體都在構建自貿區網絡。美國以北美自貿區為依托,提出了美洲自貿區和中東自貿區的構想,同時也在加緊《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的談判。2013年美歐經濟總量合計34.1萬億美元,外貿總額8.3萬億美元(不含歐盟內部貿易數據),人口8.3億。TTIP一旦建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對全球政治、經貿格局演變、規則制定將帶來重要影響。歐盟在不斷深化自身一體化的同時,也在與東歐國家建立自貿區,并與地中海沿岸的中東、北非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同時,歐盟還與其他地區的國家,例如韓國、南非、秘魯等國建成了自貿區。新興經濟體則以周邊國家為自貿區建設的重點,例如,巴西著力建設南方共同市場,印度重點推動自貿區性質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南非全力構建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和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俄羅斯則致力于在獨聯體自貿區基礎上,發展俄白哈關稅同盟和歐亞經濟聯盟。
第二個新態勢是主要經濟體都借助于建設自貿區網絡,實現其經濟、政治、外交等多重戰略目標。美國力圖通過TPP實現其重返亞洲的戰略,同時也借此擴大出口,在經濟上實現“亞太再平衡戰略”,而通過TTIP則力圖加強與歐盟的經濟和戰略同盟關系,鞏固其在全球治理中的領導地位。歐盟通過TTIP加強與美國的戰略協作,并將自貿區談判與援助、優惠貸款等相聯系,強化其在全球事務中的引領作用。而眾多發展中大國則通過自貿區建設,加快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
第三個新態勢是發達國家自貿區強調高質量,而發展中國家則比較務實靈活。美歐等發達國家在自貿區談判中堅持高標準、寬領域的模式,既要立即大幅改善貨物、服務等傳統貿易議題的市場準入條件,又要納入監管一致性、國有企業、知識產權、環境和勞工標準等“21世紀新議題”。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自貿區談判比較靈活,通常重點關注的是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市場準入問題,涉及敏感議題的較少。如印度與南共市明確以自貿區建設為中長期目標,但首先簽署的是覆蓋部分產品的優惠貿易安排。
二、我國的自由貿易區建設情況
我國的自貿區建設起步于2002年,當年《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開啟了我國自貿區建設的進程。經過10多年發展,我國自貿區建設取得了良好開局,初步形成了周邊自貿平臺和全球自貿區網絡。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簽署并實施了12個自貿協定,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遍及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這12個自貿協定分別是:中國—東盟、中國—智利、中國—新西蘭、中國—巴基斯坦、中國—新加坡、中國—冰島、中國—秘魯、中國—哥斯達黎加、中國—瑞士自貿協定,以及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達成的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大陸與臺灣達成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目前,我國還在于23個國家商談7個自貿協定,包括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中國—澳大利亞、中國—挪威、中國—韓國、中國—斯里蘭卡自貿協定,以及中日韓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中,我國與韓國、澳大利亞已經實質性結束自貿談判,預計2015年將正式簽署協議。同時,我正與東盟進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并與巴基斯坦進行中巴自貿區第二階段談判。
此外,我國還完成了與印度的區域貿易安排和與以色列的自貿協定聯合研究,正在于哥倫比亞等開展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還加入了優惠貿易安排性質的《亞太貿易協定》(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國、老撾、蒙古7個成員)。
這些自貿區的建設,為深化我國對外經貿合作、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新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我國與自貿伙伴的貿易額超過了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4%,比我國外貿總體增速高出6個百分點。我國與20個自貿伙伴的貿易額占我外貿總額比重達29%,如將韓國和澳大利亞包含在內,這一比例將高達38%。其中,東盟、智利、巴基斯坦、秘魯等經濟體,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自貿區建設還帶動了互聯互通、科技、金融、教育、中小企業、旅游、環境等多領域合作,促進了相互間的經濟融合與民間交往。
黨中央、國務院對自貿區建設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把自由貿易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環境保護、投資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等新議題談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并在學習后發表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強調,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國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加快構建周邊自貿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自貿區,逐步構筑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全球自貿網,形成貨物貿易更加自由、服務貿易更加開放、相互投資更加便利、商業規則更加協調的自由貿易區網絡。
(本欄目稿件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提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