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王雪
[摘 要]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重要性認識的提高,環境信息也成為企業披露的信息內容之一。鋼鐵企業在我國工業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經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鋼鐵企業高消耗、重污染的特點對環境的影響較大,也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控制鋼鐵企業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以寶鋼集團為例,分析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建議,以期為其它鋼鐵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鋼鐵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寶鋼集團
[中圖分類號]G1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4-0153-02
[作者簡介]徐晶(1969-),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方向: 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 王雪(1991-) ,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扶持共建項目“基于社會責任的企業環境績效測度研究“(項目編號: 13E028) 的階段性成果;2014哈爾濱商業大學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企業環境成本內部化的博弈分析及實現路徑研究” ( 項目編號: YJSCX2014-313HSD) 的階段性成果。
環境會計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時、準確、完整地評價企業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也有利于對企業環境行為進行監督、指導,使企業在外部壓力驅使下自覺改善經營行為,促進企業良性健康發展,最終使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協調。目前,我國鋼鐵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還比較混亂,現有會計信息不能合理、準確地反映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因此不斷完善我國鋼鐵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使鋼鐵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寶鋼集團為例,分析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總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企業實際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一、我國上市鋼鐵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現狀
企業環境績效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績效以及利益相關者的經濟利益。因此,理性的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會關心企業的環境績效狀況,企業對涉及環境事項相關信息所作的披露,無疑是外部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環境績效狀況的重要途徑[1]。
1.環境信息披露的方式
目前,我國滬、深兩市鋼鐵企業上市公司共有40家,其中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有35家,在年報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有39家,在環境報告書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有18家。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鋼鐵企業上市公司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招股說明書、年報以及環境報告書中,但由于我國社會責任報告采取自愿披露原則,導致企業采用環境報告書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比例較低,連續性較差。
2.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
上市鋼鐵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中,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主要為可描述性信息和可核算信息,具體包括環境風險及對策、環保情況及措施、環保投入和支出等,其中更多的是對環境風險、環保整體情況的描述性統計,對可核算信息披露較少;在企業年度財務報告、董事會報告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主要包括:環保措施及效果、國家環保政策變化帶來的環保風險、環境保護方針、與社會及利益相關者關系、節能環保項目投資、環境友好技術及產品的開發等方面。董事會報告傾向于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定性披露,而對環境會計要素的定量分析較少,同時僅對環保活動項目進行了說明,無數據分析,缺乏與往年的縱向比較[2];在企業年報財務報表附注中的環境會計信息更多的是對政府補助、排污費、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保費用等信息的披露;企業環境報告書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環境管理體制、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狀況、環境經營項目、環保榮譽、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環保目標及完成情況等描述性信息和管理績效、經營業績、環保投入、環保獎勵等可核算信息。
二、我國上市鋼鐵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我國上市鋼鐵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都披露了環境信息以及環境績效的內容,比較分析披露的環境信息,可以看出存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內容不統一。報告披露出的環境信息從項目分類到具體的內容,不同的企業披露的內容各不相同,各有偏重;第二,形式不統一。報告披露環境信息有的采用文字和數字進行描述性說明,有的通過表格的形式來展示;第三,詳略程度不等。報告披露的環境信息詳略程度以企業自愿披露為主。總的來看,由于信息披露的方式不同,披露的內容不同且詳略不等,導致披露的環境信息缺乏一致性、可比性和可靠性[3]。企業的信息使用者很難從中獲取有效的環境信息并做出準確環境績效評價,使環境信息不能作為決策時的有效依據。
三、寶鋼集團環境信息的披露情況
對同一企業而言,在不同的年份,環境績效也不相同,隨著企業環保意識的增強及國家環保法規的要求,關于環境信息及環境績效的披露方式與內容也在變化。
1.2011—2013年寶鋼集團環境信息披露情況
寶鋼集團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履行社會責任,在2011—2013年的社會責任報告中,2011年披露的內容略顯簡單,主要介紹了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技術的使用情況。2012年的環境信息披露和上年相比,內容更加詳細,對節能環保和資源的綜合性利用披露更加詳細,在進行描述性說明時用數字進行了說明,而且隱含了環境績效的結果;更加重視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及時傳播公司環境經營新理念和相關決策信息,使員工深刻認識環境經營理念對公司實施環境經營戰略的重要性。2013年環境信息披露在內容安排上同2012年大致相同,在披露的內容表述上,增加了更多使用新能源新技術的案例,使環境活動所帶來的系列效果更清晰、直觀,有關環境績效的信息也更明了。
2.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1)環境信息公開得不夠全面。國家《環境信息公開辦法》雖然強制性要求重污染企業公開環境信息,但是在公開的力度上沒有硬性規定,這就導致企業會選擇性地公開環境信息[4]。寶鋼集團的環境報告中只是公布了噸鋼綜合能耗,沒有公布具體的生產1噸鋼需要的鐵礦石、煤炭、溶劑類礦石、合金原料等能源的數量。企業應盡可能詳細、全面地公開環境信息,使利益相關者在了解企業環境狀況的同時督促企業加強環境保護。政府也要扮演好指導和監督的角色,出臺相關法規強制企業重視環保,監督企業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2)對環境效益和環境成本的確認和計量不夠準確。環保投入包括環境保護投入和環境治理投入,而寶鋼集團僅僅將環境保護投入視為環保投入,分為費用化項目和資本化項目,而且環境保護成本項目的所占比例也沒有列示,對于環境收益方面,只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經營業績的稅金項目下列示了稅收減免情況,也沒有明確進行歸結分類。企業應在現有環境會計準則指導下,完善環境會計系統,更好地確認環境成本和收益,調動企業進行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提高環境績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對有關環保風險及對策信息未予披露。在可持續報告中涉及到了環境與能源的解決方案,卻沒有披露有關環保風險和對策的信息,也沒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不確定性信息給予反映,這些關于風險的不確定性信息和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對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考慮實時對或有環境負債進行損失評估與分析,同時允許企業預提一部分環境整治費用以減少環境或有事項帶來的環保風險,通過不斷完善或有事項準則為企業關于環境或有事項的確認與披露提供依據。
(4)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的審計不夠全面。寶鋼集團年報中,審計報告沒有涉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內容,也沒有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鑒證,這些都降低了環境會計信息的可靠性[5]。應當增加對環境會計審計的報告,這樣有利于審查環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能提高環境會計信息的質量,有助于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莉莉.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2(7):217-218.
[2]向輝.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現況及問題研究[J]投資與合作, 2013(11):31.
[3]張素蓉.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及環境績效評價分析——兼評河北鋼鐵集團環境績效狀況[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 2012(1):22-27.
[4]陳書全.論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的完善 [J]東岳論叢, 2011(12):158-162.
[5]田祥宇.煤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 2014(3):81-85.
(責任編輯:郭麗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