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對新疆的經濟和環境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按照主要環境污染物的選取準則選擇廢水、SO2、煙(粉)塵及固體廢棄物作為新疆的主要環境污染物指標,通過計算2008—2012年新疆主要環境污染物造成的經濟損失,利用灰色預測模型對2013—2017年主要污染物造成的環境損失占GDP比重進行預測。提出建設完善的制度體系,推動新《環保法》有效落實,建立綠色政績考核制度,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綠色產業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綠色GDP;環境損失;灰色預測
[中圖分類號]F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4-0080-04
[作者簡介]郭丹(1990-),女,四川南充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金融和貨幣政策。
綠色GDP是指把在經濟活動中損耗的資源成本與治理環境污染成本從GDP中減去,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水和海洋)與環境因素(包括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之后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盡管目前尚未形成系統、權威、成熟的相關理論,但總體而言,它能更加準確、真實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資源與環境間的關系。本文依據新疆的實際情況,核算并預測新疆未來幾年綠色GDP的情況。
一、對新疆綠色GDP的研究現狀
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就開始進行與綠色GDP核算相關的理論和方法論研究。我國綠色GDP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以后。對新疆綠色GDP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包括滕琛對新疆自然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的綠色GDP核算,于謙龍等定量地研究了新疆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的負面影響,古力娜爾·肉孜提出要控制污染,提高環保意識來增加新疆綠色GDP,趙新民提出調整產業結構,限制高能耗產業發展等措施來改善新疆的經濟環境。
二、2008—2012年新疆綠色GDP實證分析
(一)新疆經濟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的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人民生活水平總體提高。2008—2012年新疆累計實現GDP總值31536億元,與1992—1996年相比增加了28260多億元。
從新疆GDP變化情況來看,總量逐年增加,新疆經濟飛速發展。人均GDP1995年為49047.46元/人,2000年為73729.46元/人,2005年為129536.65元/人,2010年為249244.58元/人,2012年達到336141.94元/人。新疆的人均GDP隨GDP的增加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從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來看,新疆第二產業(工業、建筑業)占GDP比重最大,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農業所占的比重較小,這與新疆經濟發展狀況相吻合。近年來新疆經濟雖然得到飛速發展,但經濟結構還不夠合理,經濟發展仍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對資源的依賴性很強。
(二)新疆主要環境污染物及數據選取
1.新疆環境污染物選取準則
(1)真實可靠性。保證選取的污染物的數據真實可靠。
(2)具有代表性。各個地區的經濟和環境資源狀況差異很大,由新疆的資源環境特點選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
(3)可獲得性。應避免理想化的污染物選擇,基于技術和數據的有限性,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
2.主要污染物指標選取
由于污染物眾多,不能一一測算,根據污染物選取準則對環境污染中部分污染物數據進行核算和統計,包括廢水、SO2、煙(粉)塵、固體廢棄物,其中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工業固體廢物(煤矸石、冶煉廢渣、粉煤灰、爐渣)、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這些污染物都是新疆典型的污染物,符合新疆的實際情況。
以2008—2012年為區間,整理廢水、SO2、煙(粉)塵、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量(具體見表3)。
從表3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呈逐年上升趨勢;(2)廢水的排放量最多,占所有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固體廢棄物。
(三)新疆主要環境污染損失的量化
環境污染損失量化一直是綠色GDP技術上的難題,尤其是間接損失的量化,如在氣體污染損失成本中,上游的廢氣飄到下游,下游的空氣就會因此而被污染,人們呼吸了被污染過的空氣使身體健康狀況下降,這種間接損失就很難進行量化估計。但為了用環境污染損失與新疆GDP的值進行比較,對環境污染造成損失進行量化是很有必要的。對環境污染損失量化的方法包括直接市場評價法、揭示偏好法、陳述偏好法等。本文采用重置成本法(恢復費用法),即根據這些污染物治理費用來計算環境污染損失,利用間接的方法對環境損失進行貨幣化,參閱國家統計局國際中心王磊“中國綠色GDP的核算方法與應用”一文,制表4如下:
根據表3和表4,計算出新疆 2008—2012 年主要“三廢”排放的環境損失,計算結果如表5:
從表6可以看出:(1)2008—2012年新疆的主要環境損失中,固體廢棄物占環境損失比重最大,且呈上升趨勢。(2)SO2占環境損失的比重排在第二,該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含硫煤燃燒,說明這期間新疆燃煤發電工業以及其他燃煤鍋爐的脫硫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排放量成緩慢增長,但所占環境損失的比重逐年減少。(3)煙塵在污染物總量中所占比重較少且一直呈逐年下降趨勢。(4)雖然治理廢水成本相對較低,但廢水排放量最大,仍需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
根據以上數據,核算2008—2012年新疆環境污染損失占GDP的比重,見表 7。
從表7可以看出,2008—2012年綜合計算幾項主要環境污染指標所帶來的環境損失在新疆GDP中所占比重,呈現出平穩的上升趨勢,這表明新疆的環境污染治理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四)利用灰色系統對新疆未來5年環境損失占GDP比重進行預測endprint
4.對灰色預測的結果進行分析
通過對2008—2012年新疆環境污染損失(部分環境污染物)占GDP的比重的計算和預測,可以得出2013—2017年環境污染損失占GDP的比重,而且通過了模型精確度檢驗,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說明新疆環境治理的措施還有待改進,政府可以實施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排污收費制度等措施。
三、加快新疆綠色GDP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推動新《環保法》有效落實
要實施推廣綠色GDP,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明確資源和環境的產權,從法律層次上制定相應的統計法規。并建立公眾參與實施綠色GDP的社會氛圍和機制。有效推動新《環保法》落實,實施公共政策制定保障體系,每項公共政策的出臺都要將環境因素考慮進去。
(二)建立綠色政績考核制度
將綠色GDP納入政績考核制度中,轉變以往政府以“GDP論英雄”,應將綠色GDP作為考核指標之一。讓政府官員樹立正確的綠色GDP觀念,在抓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考慮對環境污染和資源的消耗,把公眾環境質量評價、空氣質量變化、水質變化等指標納入政績評價體系,政府應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使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
(三)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綠色產業
新疆應轉變過去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資源的局面,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應積極與沿線國家在經貿、金融、文化、科技、生態及旅游等相關領域全方位、多層次交流合作。構建三大生態產業,即特色農牧業、生態旅游業和高效綠色產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參考文獻]
[1]曾輝,褚艷玲,武劍鋒.綠色GDP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環境保護,2006(10):52-55.
[2]于謙龍,王讓會,張慧芝,李鳳英,黃青,黃俊芳.新疆綠色GDP的核算與分析[J]干旱區地理,2006(3):445-451.
[3]古力娜爾·肉孜.綠色GDP與新疆綠色GDP問題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2(7):331-332.
[4]鄧路,李曉東,何春霞,顧思佳.綠色GDP核算研究——以新疆2003—2009年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2(16):30-34.
[5]趙新民.新疆綠色GDP實證分析[J]新疆農墾經濟,2005(4):42-45.
[6]趙新民.從綠色GDP認識新疆社會經濟發展[J]新疆財經,2005(2):23-26.
[7]韋良煥,古麗戈娜.綠色GDP衡量新疆可持續發展的初步研究[J]廣州化工,2013(17):148-149,166.
[8]王艷春.天津市綠色GDP核算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6.
[9]李建.山西省綠色GDP核算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
[10]李偉.淺談綠色GDP[J]北方經濟,2008(2):28-29.
(責任編輯:陳鴻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