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民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能源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就為電廠的熱能動力和生產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現有問題進行熱能動力的改進以及生產經營模式的改革是大多數火電廠急需解決的問題,首先對現如今我國火電廠在熱能動力方面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介紹,進而對電廠生產經營模式的強化和相關改進措施進行了論述。對于火力發電廠而言,實現熱能動力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夠幫助工廠更加穩定地運行,這對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火電廠 熱能動力 生產經營 熱能系統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022-01
1 熱能動力的發展方向
(1)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自動化技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在火電廠的熱能動力設備中引入自動化的運行操作可以實現整套系統的自動控制,提升現有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出現問題的快速解決,同時也為電廠節省了大量的人力。
(2)強化燃料的燃燒方式。
大多數火電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燃料都是一些劣質的煤,針對這一問題多數的電廠都采用旋風爐和液態的排渣爐。為了保證燃料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燃料燃燒方式的強化,具體可以采用微正壓的燃燒鍋爐、脈動燃燒鍋爐和沸騰燃燒鍋爐等。
(3)提升蒸汽的參數值。
大多數的火力電廠采用的蒸汽參數值是540,亞臨界壓力值是17 MPa,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蒸汽參數為560左右和600左右以及超臨界壓力值為22.8 MPa和35.5 MPa的機組。
2 強化火電廠的生產經營
2.1 建立生產和經營相互統一的管理指標體系
電廠企業在建立生產和經營相互統一的管理指標體系,需要以企業本身的利潤為核心,同時保證生產指標和經營指標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系,仔細分析每一個指標對電廠利潤造成的影響。同時,管理人員還要對現有管理體系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和發展需求進行適當的改進,保證電廠利潤的最大化,使電廠本身的經營管理模式符合現實中市場的實際發展需求。
2.2 提升電廠員工的經濟意識
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電廠的管理人員能夠積極組織廠內的技術人員普及經濟學的知識。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的電廠企業都更重視實際的生產經營和一些先進技術的引進,對于技術員工本身的經濟意識重視程度存在很大的欠缺,這就導致了技術人員只是一心專注電廠相關技術的革新和改進,忽視了對經濟學知識的掌握,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電廠生產經營水平的提升。事實上,火電廠在運行過程中每一次技術的應用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經濟學領域的相關問題,經濟和技術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動、制約和促進作用。隨著現如今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電廠的生產經營來說,技術層面的經濟性質在其中發揮著 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電廠的技術人員能夠在日常的生產操作過程中多接觸一些和經濟學知識相關的內容,熟練掌握一些基礎的經濟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廠內的技術人員能夠將工廠的經濟效益當作工作的重點。除了在技術員工中普及經濟學的知識外,電廠管理人員還要在管理模式上推行技術經營的管理制度,為電廠多培養一些既有經濟學知識儲備又能進行先進生產的管理學人才,建立一些專業管理的部門。在制定生產方案時,管理人員要綜合考量燃料的成本和實際市場電價的浮動變化,強化電廠經營和日常生產的有效結合,方便電廠從勞動力的生產模式向技術經營模式進行轉化。
2.3 正確認識電廠整個熱能系統對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
電廠的管理人員要提高對生產技術水平的重視程度。對此,電廠要積極引進一些先進的熱能動力學技術手段,這些技術的應用、發展和創造對于整個火電廠經濟效益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具體的先進技術包括:鍋爐點火系統中離子點火和少油點火兩項技術、電泵的調節和變速系統研究等。除了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電廠的管理人員還要強調對現有技術的改造,這對于提升設備的工作效率,確保應用技術的經濟性和可行性具有積極的影響意義。對于熱能動力的系統來說,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要適當的進行改造和維護,這樣可以確保設備的良好運行,避免因設備問題給生產帶來一定的損失,確保電廠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在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應該進行多項技術的考量和研究,通過對比、分析,確定一種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在選取解決方案時,要以技術本身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大小作為選擇的重要參考依據。
3 針對現有生產經營情況做出改進的相關措施
3.1 在進行管理模式的建設時推行信息化的管理
在企業中推行信息化的管理,需要涉及到物力、財力和人力的投入以及一些運作機制、業務流程、工作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調整,這些都能夠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實現信息化的管理是現代管理手段中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帶動企業工作流程的整體信息化建設,此外還能夠幫助企業進行發展方式的改革和轉變,實現電廠成產經營模式的快速轉型。
3.2 進行虛擬化和空間數字化的建設
對于火力發電廠的熱能動力生產來說,其工作經營的流程往往以流程化管理作為工作流程的主線,進行工作流程的虛擬化和空間數字的建設可以保證電廠整體工作流程的正常運作,這就需要電廠的生產系統能夠和虛擬化和空間數字化建設保持同步,同時結合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體系,保證電廠整個管理體系的與時俱進和全面到位。
3.3 構建合理的基礎網絡,制定科學的管理辦法
隨著我國開始推行電力體制的深化改革,傳統經營模式中的廠網結合被逐漸摒棄,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電廠在確定燃料定價時缺乏明確的參考依據,進而產生一系列的矛盾,不利于上網競價和電廠自身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這就需要電廠能夠制定一個明確的總體目標,建立先進的網絡設施和合理、科學的管理辦法,保證電廠核心業務的準確分析和功能的全面性,進而實現電廠的經營過程與熱能動力生產進行有效結合。
4 結語
制定科學的生產管理模式對于保證電廠的正常發展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需要相關人員能夠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好統籌規劃工作。
參考文獻
[1] 胡柏玲.采集化管理是火電廠燃料管理的重中之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7):77,258.
[2] 陳彩青.對火電廠能源成本管理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1(24):160.
[3] 常君.火電廠熱能動力與市場經營[J].中國有色金屬,2010,9(21):66-67.
[4] 丁樂群,周波,王艷波.發電企業基于作業成本管理的彈性預算法[J].電力技術經濟,2007(1):52-55.
[5] 韓娟玲,李艷平.戰略成本管理下的價值鏈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73-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