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以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教師培訓為例,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及個案研究等方式,分析了該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滯后的原因,提出了強化教師培訓的策略。
關鍵詞:教師;培訓;少數民族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黃河上游、甘肅中部西南面,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一個總人口約200多萬的多民族聚居區,其中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3%。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州內教師的教育理念陳舊、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性短缺等問題突出,教師培訓工作滯后。本文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及個案研究等方式,分析該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滯后的原因,從而為強化教師培訓工作探尋應對的策略。
一、全州中小學教師培訓滯后的問題歸因
1.教師培訓投入不足,嚴重影響培訓效果
全州現有的專任教師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年齡偏大,雖然有教學經驗,但知識老化,已經不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急需培訓提高;另有一部分近幾年新考錄的大中專畢業生,他們經驗不足、方法欠缺,需要進行專業培訓,但由于培訓經費的缺乏,許多一線教師得不到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培訓,不能及時提升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制約著全州教育事業的跨越發展。
2.教育教學研究實力薄弱
全州教研機構缺乏,教研人員數量少、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較低,難以承擔教育教學研究者、引領者和支持者的職責,無法為教學研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指導。同時,教研機構缺少專項教育科研經費,嚴重制約教育科研工作對教學的支持力度。
3.部分校長、教師滿足于現狀
部分校長、教師不求上進,不研究學校管理和學科知識,參加培訓、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工作滿足于現狀,對當前快速發展的教育形式缺乏充分的認識,“我要學”的終生學習理念還未完全形成。
以上問題的存在,與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形勢以及加快全州教育發展的要求形成了明顯的反差。為了達到教育為全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目的,就要通過培訓提高,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強化教師培訓工作的應對策略
加強師資隊伍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是當前全州教育工作中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保各項培訓工作順利開展,應采取以下應對策略。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為了認真實施好教師培訓工作,州、縣應成立領導機構,高度重視,把教師培訓工作作為今后幾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投入、更實的舉措常抓不懈。
2.全員參與,按需培訓
認真落實各級中小學教師培訓方案,堅持“全面推進、分步實施、重點有序”的原則,按期完成培訓任務。按照“全員參與、整體推進、分類培訓、按需實教”的方針,每年按時完成國家規定的培訓時數。進一步確立因學定教、按需施訓、學以致用的培訓理念,滿足教師學習的需要,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工夫。根據一線教師的實際需要制訂科學的培訓計劃,確定適當的培訓內容、形式以及培訓者的人選等。在培訓的過程中,按照“科學設置、周密組織、精心施訓、嚴格考核”的程序,認真組織實施各類培訓。
3.精選培訓者,提高培訓隊伍素質
(1)選拔理念前衛、知識淵博、教學基本功過硬、經驗豐富、技能水平高的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建立起培訓團隊,承擔州、縣(市)的教師培訓工作,下大力氣提高培訓教師的學術水平、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科研實力,打造出適應課程改革需要、滿足教師渴求的培訓者隊伍。(2)以落實能做高質量的理論講座、能上高質量的公開課、能進行高質量的評課、能組織高質量的學科活動、能抓好一個高質量的專題、能帶出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為突破口;以會聽課、會講課、會與任課教師提高培訓隊伍素質、塑造培訓隊伍形象、提升培訓隊伍品位,成為本學科的學者研究教學得失為目標,精心建設培訓隊伍。通過理論學習、專業引領、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培訓教師真正成為教師的教師。
4.落實政策,保障經費
積極爭取政府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資金支持,籌集教師培訓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足額落實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各學校應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的要求,專款專用,保證經費投入。同時,要積極探索政府、學校、教師共同承擔教師培訓成本的新機制,確保培訓工作任務順利實施。
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社會各界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這種需求同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存在著很大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通過培訓,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從而為全州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師資保障。
參考文獻:
劉潤珠.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