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連旭
當前,隨著國家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應用領域更為廣泛,特別是教育部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后,“三通兩平臺”的建設工作成為各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校校通”“班班通”已逐漸普及到我們農村中小學,“人人通”也已走到我們身邊,信息技術迎來了跨時代的發展。本人從事信息技術教學以來,經過幾年的不斷探索與總結,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就應該做到多做實踐,少講理論。
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喜歡上機操作,不喜歡教師長篇大論。所以在上信息技術課時,理論知識的講解我都會控制在10分鐘之內,挑選主要的內容講,把學生上機操作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上,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問題解決不了,教師再進行個別指導。同時,鼓勵學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互聯網的應用更為嫻熟,對信息技術課也越來越感興趣,每節課的教學任務我都會很輕松地完成,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此外,我還把微機室向學生全天開放,學生可以隨時利用課余時間到微機室通過互聯網解決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現在,微機室經常是人滿為患,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不同班級的學生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共享問題,通過合作進行解決,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有些老師上課要求學生只能做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內容,其實大可不必,要知道適當的玩游戲對學生是大有好處的,中學生正值青春期,性格的培養處在關鍵期,正確引導學生如何看待游戲顯得尤為重要。學生上課只有把自己當成課堂真正的主人,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并做到學以致用。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一環節時,讓學生能說明自己的設計理念,對自己的作品做簡單的評價,其他學生任評委,評出優秀的作品,并對有問題的作品提出不足之處,共促共進。
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作用將不可替代。面對新形勢,自然會產生許多新問題,信息技術教師在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時更要不斷更新觀念,大膽嘗試創新,從而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李明漢.教師校本科研與教育敘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3(12).
編輯 吳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