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玉
我們提倡班科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建立平衡和諧的班科關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和學習環境,為班科老師創建了更輕松的工作環境和更和諧的教育平臺:
一、制度上保證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實行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雙選雙聘”制。也就是說學校先任命班主任,班主任再綜合考慮班上的情況,精心選擇任課教師,任課教師也可以自主選擇跟哪個班主任搭檔,最后通過教務處協調,盡量滿足每個教師的需求。實行班科雙選后,學校對該班級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實行捆綁考核。如果該班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總均分居年級末位且與第一名相差較大,則該班相應教師評優、晉級一票否決。而該班各科成績均衡發展,表現突出,則學校進行整體獎勵。
二、目標上一致
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同坐一條船,如果沒有統一的目標,這條船沒有了羅盤,不知駛向何方;如果不平衡使力,也只能在原地打轉。所以,班科老師要共同商議,確定班級的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景目標,并且確定每位老師都對班級目標有明確的認識,大家才能明確任務,朝共同的方向使力,讓我們這條船能夠乘風破浪。
三、要求上統一
長期以來,班科任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由于教育理念的差異,教育方法的不同,又缺乏溝通,導致有時候班任與科任的要求相差甚遠,甚至南轅北轍。這就既使學生無所適從,不知該聽誰的,又會使教師的教育大打折扣。就拿課前準備來說,有的老師要求要坐好,有的老師要求趴在桌子上,有的又要求拿出書來預習,學生有的記不清楚該怎么做,老師進課堂時就會發現有學生坐著,有趴著的,有看書的……這種情況就會影響個別教師的上課激情和教學效果,甚至影響師生關系。因此要求班科任加強溝通,坦誠相見,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這樣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才不至于出現“撞車”或互相“拆臺”的現象。
四、信息上溝通
班主任要主動邀請科任老師多開班科聯席會,班科聯席會意義重大,他可以幫助班科老師全面把握班上的班情、學情及學生的心理狀態,讓班科老師能從全局上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調整,把握整個班級前進的方向。在班科聯席會上,老師們要暢所欲言:可以談班上個別學生的情況,可以是整個班級的問題,也可以是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論這個想法是成熟還是不成熟;即便是發泄和抱怨也是讓老師們有減壓的場所,能夠調整心態面對困難。當然,對其他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班科老師都得認真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班科達成一致。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通過大家信息的溝通,思維的碰撞,個人的很多難題就這么迎刃而解了。八年級班主任在班科聯席會上感嘆:“哎,學校要求每個班在藝術節上表演一個節目,時間這么緊,我們班還沒排,這下又要扣分了。”英語老師來排憂解難了:“王老師,這個簡單,我才教完經典故事單元,正教學生排話劇呢,這下好了,能參加學校的演出,學生肯定更加動力十足啊。”看,簡單的信息交流,看似頭疼的問題就這么輕松解決了。
五、言行上互助
既然班科老師同坐一條船,那么我們就應該“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從全局整體出發,明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因此,在言行上的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對營造和諧的班科關系對班級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都尤為重要。
1.在語言上建立和諧班科關系。首先,老師們切忌在學生面前說其他老師的不是,這樣既影響了其他老師的威信,也影響了你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對其他老師的意見,最好是私下里坦誠提出;其次,班主任在科任老師第一次上課前,應向學生介紹任課老師,多講優點特點,幫助科任老師在學生中樹立其威信。班科教師對于其他老師取得的成績,要積極地對學生做宣傳;第三,在某位教師教育學生的時候,其他老師不能說風涼話,而是與這位老師積極配合,從不同方面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
2.在行為上建立和諧的班科關系。首先,我們要互相關心。班科老師有病,我們要多關心,慰問;班科老師有事,我們就主動多幫忙,多擔待一點;班科老師有困難,我們就積極出謀劃策,幫忙解決問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僅贏得了工作,還贏得了真情;其次,在班科某些方面發生沖突時,我們要主動配合協調。如這節課本來是數學老師的課,學校臨時抽調學生去聽報告,數學老師就應該主動幫助班主任組織好學生,囑咐學生認真聽報告,而不是抱怨班主任打亂了自己的教學計劃;再如,語文老師對班主任說今天作業有點多,要求學生必須完成,班主任就該協調其他老師適當少布置點作業,減輕學生的負擔,保證各科作業的質量;再者,當班科老師在班級舉辦大型的活動時,最好邀請其他老師參加,一方面向學生展示了和諧的班科關系,同時由于其他老師的支持,讓學生對自己這門學科更加重視。
當然,要建立和諧的班科關系是一個長期磨合的過程,也是對教師個人修養的考驗。但是,為了學生和我們自身的發展,班科必須相互配合抓好教育,共同努力早日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教師也將通過這個良好的班集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 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5.
[2] 小川一夫 編著. 班級管理心理學[M]. 北大路書房,1979年日文版.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