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燕 周祝蘭 朱建峰 張 進
吲哚美辛栓用于肛腸科術后疼痛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夏 燕 周祝蘭 朱建峰 張 進
目的:觀察術中使用吲哚美辛栓后肛腸科手術患者的疼痛改善情況。方法:將我院2014年1~2月的局麻手術患者100例隨機等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于手術結束給予吲哚美辛栓置于肛管直腸黏膜處,然后填塞紅霉素油膏紗布;對照組僅填塞紅霉素油膏紗布。比較兩組患者術后24 h的疼痛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術中使用吲哚美辛栓能夠降低肛腸科術后的疼痛,經濟方便,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肛腸科;術后疼痛;吲哚美辛栓;護理
劇烈疼痛是肛腸科患者術后最為突出的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情緒和休息,并且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其循環、呼吸、消化、內分泌及各個系統的功能,出現如頭痛、煩躁、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尿潴留、心律失常等問題,對患者切口的愈合和康復極為不利。如何降低患者的疼痛,我們聯合醫師做了一系列的改進,最后發現術中用吲哚美辛栓并配合術后的中西護理技術能夠明顯降低患者的疼痛,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2月入院的100例肛腸科局麻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18~72歲,平均44.33歲。有肛腸科手術史患者12例。按方便選樣的方法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史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俯臥位,恥骨聯合、胸廓處墊體位墊,足背處墊軟枕,使臀部高于身體平面10~15 cm,15 cm寬膠布固定牽拉臀部暴露術野,雙手自然放于兩耳側。均采用1%利多卡因300 mg和0.35%布比卡因112.5mg,加入少量的腎上腺素,取肛門兩側中點、肛門后緣距肛緣2 cm處三點局部浸潤麻醉,深達外括約肌皮下部,以進針點為中心作扇形浸潤。由于布比卡因是強效、長效的局麻藥,患者在術中除了感覺牽拉、便意等不適以外無疼痛感,術中調節合適的溫濕度,光線柔和,護士陪伴患者身邊,可以播放輕音樂,與患者交流,聊一些健康宣教以及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輕輕撫摸患者,減輕患者的恐懼和焦慮。在手術結束覆蓋敷料之前,觀察組給予吲哚美辛栓1枚置于肛管直腸黏膜處,然后予紅霉素油膏紗布填塞;對照組僅給予紅霉素油膏紗布填塞,返回病房。
1.2.2 疼痛評估方法 采用數字評定量表(NRS)評定患者的疼痛程度,該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工具。方法是由0~10共11個點組成,數字從低到高表示無痛和最痛,0表示無痛,10表示劇痛,1~3分為輕度疼痛,雖有痛感,但能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4~6分為中度疼痛,疼痛明顯,不能忍受,患者要求用鎮痛藥,睡眠受干擾;7~10分為重度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用鎮痛藥,睡眠嚴重受干擾,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被動體位表現[1]。在整個評估過程中由專人評定,術后患者自己選擇不同分值來量化疼痛程度,評分高表示疼痛強。NRS通常測量患者過去24 h的疼痛強度或者報告疼痛強度,評估時間短,容易被患者理解接受。
1.2.3 資料收集方法 術后常規護理基礎上由專人在每例患者術后24 h進行NRS評估并記錄,評估注重患者的主訴,因為只有患者的主訴才是其疼痛程度評估的金標準[2]。
1.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例(%)
3.1 心理護理 護士關心患者,主動與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向患者介紹手術的過程及預后,并告知患者肛腸科局麻手術相比其他手術是有牽拉、便意等不適的,不要緊張,不會有疼痛的感覺,讓患者知道如何配合醫師進行醫療活動,如果有胸悶、心慌或疼痛等不適時應及時告知,我們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減輕不適。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手術過程中可以進行預防便秘、減少復發等內容的健康宣教,并耐心解釋患者的疑問;手術結束時觀察組告知患者給予了止痛栓,對減輕術后疼痛有幫助,栓子在體內會融化,沒有任何不適。
3.2 用藥護理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過敏史,嚴格掌握吲哚美辛栓的禁忌證和注意事項:(1)已知對本品過敏者禁用。(2)服用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后誘發哮喘、蕁麻疹或過敏反應的患者禁用。(3)有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后發生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4)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既往曾復發潰瘍、出血的患者禁用。(5)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6)避免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同用,因為有引起高血壓的可能,所以高血壓患者慎用。(7)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可能引起致命的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如剝脫性皮炎,因此應告知患者在第一次出現皮膚皮疹或過敏反應其他征象時應停用。使用方法:吲哚美辛栓100 mg輕輕塞入肛門約2 cm處,用藥后觀察患者疼痛改善的同時,觀察患者的血壓、胃腸道反應等。
3.3 疼痛護理 疼痛會使人的感情和意志變得很脆弱,護士應想方設法減輕患者的疼痛,理解同情患者,同時盡可能用語言交流的方式轉移疼痛的注意力,并幫助患者合理使用吲哚美辛栓(包括使用時間及技巧),將疼痛程度降到最低值。同時在術后2 h對患者采用“摩、點穴、捏、刮痧四位一體”[3]的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措施,共15 min,在患者病床上實施,具體內容如下:(1)摩。按摩腹部。(2)點穴。兩手拇指同時按壓雙側行間、束骨、承山、公孫、八髎,每個腧穴按壓1 min。(3)捏。捏肩井,并沿著頸椎往上順著能捏起來的地方捏,直至眉毛。(4)刮痧。刮背部督脈及夾脊。有研究表明[3],患者疼痛明顯減輕,效果明顯。
3.4 飲食護理 術后患者的恢復需要營養,因此應給予高蛋白質、高能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魚、肉、蔬菜、木耳等,并注意菜肴的色香味,以增進患者的食欲,避免油膩、辛辣的食物,忌煙酒[4]。根據吲哚美辛栓藥物相互作用,飲酒可增加胃腸道潰瘍或出血的危險,應避免飲酒。
3.5 舒適護理 病室環境安靜,光線柔和,溫濕度適宜,有寬敞衛生間,患者可以就近進行熏洗坐浴。中藥熏洗坐浴療法是用藥物煎湯,趁熱在患部熏洗、浸浴,借藥理和熱力的作用,促進腠理疏通,氣血流暢,達到局部止痛的目的[5]。同時濕熱刺激可降低痛覺神經興奮性,減輕炎性水腫,解除局部神經末梢的壓力,增強結締組織伸展性,使肛門括約肌松弛,從而達到明顯消腫止痛的效果,溫熱還可使患者全身心放松,增加舒適感。
局麻進行肛腸科手術,患者術前可以進食,增強了患者耐受手術的能力以及術后恢復的能力,且價格低廉,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術中除便意以外無明顯不適,亦無尿潴留并發癥發生,最大的缺點就是術后疼痛劇烈。通過臨床觀察統計比較得出結論,在以往術中人性化護理、術后基礎護理結合中醫護理操作的基礎上,增加吲哚美辛栓的使用,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疼痛,而且價格低廉,操作方便,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楊珠英,張旭玲.耳穴埋豆法減輕混合痔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河南中醫,2011,31(5):504-505.
[2] 崔 靜,張元菊,趙繼軍.他人疼痛評估與患者實際疼痛偏差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09,9(5):67-69.
[3] 鄭 平,房秀梅,張紅林,等.中醫護理技術對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30-331.
[4] 喬麗敏,趙力群,黃曉紅.美辛唑酮紅古豆醇酯栓用于肛腸病術后疼痛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80-381.
[5] 郭思佳.中藥熏洗對混合痔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7):130.
(本文編輯 白晶晶)
224200 東臺市 江蘇省東臺市中醫院手術室
夏燕: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2014-04-21)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