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密
學校教育中教學評價所產生的效果如何,往往與其是否具有為學生樂意接受的形式密切相關。審美化的教學評價比較推崇激勵性、形成性評價,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評價,以及時的、肯定的和贊美的評語激勵學生獲得成功和進步,給學生帶來愉快和欣喜,使學生萌發新的期待,鼓勵學生新的積極行為的出現。優秀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創造的審美化教學評價方法,散發出溫潤如春的魅力,充滿濃濃的正能量,在令人擊節贊嘆的同時也讓人詫異地發現:教學評價原來也可以如此之美!
一、激勵靈動的課堂評語
課堂教學評語是聯系教與學的紐帶,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也是促進教學美創造的動力。課堂教學評語的美體現在它的激勵性上,美的課堂評語也能小中見大,增強教學的美感效應。教師應該多用描述性語言評價,針對課堂中學生的點滴成功進行評價。如“我覺得你真行!”“你的問題提得很深刻。”“你的感覺很真切,我們大家都受到了感染。”諸如此類描述性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受到了教師和大家的尊重,從而很自然地達成了精神環境的和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實踐證明,課堂中多用些激勵性評價語,課堂可以變得更有靈性。下面是江蘇銅山特級教師孫建鋒老師教《最大的麥穗》時的課堂評價語:(1)真不簡單!你小小年紀竟然知道如此深刻而前衛的教學專業術語。我很佩服你!(老師豎起了大拇指)(2)你讀得正確流利!但你還可以發揮得更好!(3)請同學們轉過臉來,讓我們再次聆聽他朗讀的聲音,欣賞他朗讀的表情,分享他朗讀的愉悅!……課堂教學中有時學生說錯了,教師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也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教師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這些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位教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么?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后地發言了。
二、溫馨關懷的作業批語
美國教育家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說:“凡沒有藝術介入的地方,我們就不能正確地稱之為教育。”教師給學生寫個批語,本是個很平凡的小事,但有些優秀教師也將之做得“很美”,可圈可點。教師如能秉持“我以真心換童心”的教師愛,那么作業本同樣也可成為和孩子們溝通的“心之橋”。有位教師發現有些學生在作業本上寫道:“趙老師,麻煩你講題再慢一點。”“趙老師,別把眼睛瞪得那么大,我更喜歡你溫柔的樣子。”還有幾個女生喜歡畫幾個小仙女,寫上:“這是美麗的趙老師。”這位教師就在作業本上回應道:“美麗的趙老師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變得更優秀!”給學生寫的批語最好也要有點針對性,如對后進生,關鍵就是幫其樹立信心,教師就在他的作業本上三筆勾出一個燦爛的笑臉,加上注釋:“是你讓我如此快樂,謝謝你!”對于粗心做錯題的,寫上“粗心”二字,旁邊畫一把手槍,發出一顆子彈,底下寫上五個大字:“堅決消滅它!”效果很好。有個男生,因為浮躁,成績明顯下降,教師沒有在課堂上批評他,而是在他的作業本上畫了一只眼睛,滴下一行淚,后面是眼淚連成的省略號。他看到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真誠地反省了自己,結果期末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是教師無言的理解和關懷打動了他。一位教師布置學生寫作文,其中一個學生只寫了300字左右,不僅書寫潦草,且有許多錯別字,但有一個地方寫得很有新意。按照慣例,這樣的文章打60分就可以了,但若是這樣學生肯定不會有什么觸動。于是,教師給他打了這樣一個分數:95-20-15,并在每個分數下面都進行了解釋:95分——內容新穎,有創造精神;20分——字數不足500字;15分——書寫太潦草。雖然仍是60分,但由于對分數進行了藝術處理,對學生的鼓勵不小,第二次作文大有進步,得了90分。可見,給分寫批語也是一種藝術,教師批改學生作文時不可不慎重。
三、暗含期待的個別化評價
真正的教育總是蘊含于細微的、日常的行為之中,正如布貝爾(Martin Buber)深刻指出的那樣:師生關系本身既是人與人關系在教育領域中的體現,更是教師與學生作為人而生存和發展的獨特方式,具有無可比擬的教育力量。對個別學生的暗含期待的評價,貌似不經意的流露,卻常常產生意想不到的深刻影響。所謂“教學生一天,想學生一生”。教學評價的美,使被期待的幸福如快樂的天堂鳥降臨在學生心靈的深處。
教師暗含期待的個別化評價語言,具有巨大的轉化教育的力量。如“全國十杰中小學中青年教師”朱兆林曾教過一個叫趙寧的學生。趙寧是個有著“領袖”能力的男生,曾經帶著足球隊員偷偷翻過圍網進場踢球,曾經為了保護“小同學”和人打架,且留下了青紫的傷痕。他各科成績倒數,卻有一個威武的綽號——“將軍”。“將軍”十分喜愛軍事。不論上什么課,趙寧都會借回答問題開始他的“軍事話題講演”。一天,朱兆林老師剛進課堂,趙寧就又成了“被告”。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向朱兆林老師報告今天“將軍”闖禍的經過。朱老師聽了一會兒,揚手讓大家安靜:“同學們,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停頓了一下,朱兆林老師大聲說:“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軍人!也許未來共和國將軍中將有趙寧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們的驕傲!”全班默然。從此,“將軍”被“提審”的次數越來越少,趙寧對朱老師發自內心地折服了。一次,趙寧沒完成作業,朱兆林老師批評了他。轉天,一份“詩經體”的檢查放在朱兆林老師的案頭:嗚呼悔矣,未完吾題。浩浩優化(指作業),所作無幾。面對檢查,羞愧至極。痛心疾首,滿面流涕。嗚呼惜矣,錯失良機。心中悔恨,難以平息。高考已近,不思進取。恩師心碎,無顏見伊……敢望恩師,嚴加看管。下不為例,決不再犯!朱兆林老師讀著這份整整800字的“檢查”,深受感動。課堂上,她濃墨重彩地評說了這份“檢查”,全班同學聽得癡迷。這個入學初成績全年級倒數的學生,最后竟以550分的高考成績考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踏上了他跨向將軍的人生之路。臨行前,趙寧把他在國家級圍棋賽上獲得的獎品——一支金筆送給朱兆林老師作紀念。告別老師時,趙寧的眼睛里噙滿了淚水,他動情地說:“朱老師,收下。您不是說我能當將軍嗎?等我得了軍功章,再拿它換回這支筆好不好?”在這一教學個案中,教學評價語言的教育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展現。endprint
四、詩意多向的個性化評語
以往,教師給學生寫評語千篇一律,陳詞濫調,無的放矢,缺乏針對性。青島嘉峪關學校青年教師蘇靜的“詩意多向評語”,為班主任老師寫個性化評語提供了一個借鑒。蘇靜老師班里學生的評語,教師寫、學生寫、家長也寫,從而形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和多元觀照。共同的要求是寫出學生的實際情況,寫出不同于他人的個性特征。由于這個班的學生對寫詩都很感興趣,蘇靜老師便要求學生用詩的形式寫評語,教師用散文詩的形式寫評語,家長的評語也力爭要寫得有文采。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家長也格外高興。她說:“我要在我們班里構筑一種詩意的評價內容。”
我們不妨看看一組對智英軒同學的評語:
1.觀照自我(智英軒):品德不錯把心裁,尊師愛幼信心懷。團結友愛必相喜,幫助同學永不殆。學習進步不能夸,驕傲自滿成績下。謙虛請教為捷徑,勤練刻苦才氣華。矯健身軀突空騰,猶如晨陽天邊升。寒劍千年風雪磨,終有一日拔劍成。從小樹立高尚心,畫筆飛來數殷勤。笑談之間風流意,留取丹心萬里晴。勞動造就真善美,日常習慣天天隨。擦桌掃地樣樣行,一塵不染無半灰。學習如同萬里馳,今不學習待何時?稍不努力便落伍,須以精誠拭明日。
2.老師心中的你(蘇靜):“矯健身軀突空騰,猶如晨陽天邊升。寒劍千年風雪磨,終有一日拔劍成。”智英軒,這是你在自評中的詩句。就讓蘇老師借花獻佛吧!李賀有詩云:“十年磨一劍。”如今英軒的劍已是初露鋒芒,雖然“霜刃未曾試”,但蘇老師相信待到“今日把示君”時,英軒必定學有所成,今非昔比。蘇老師何其幸福,能擁有你這樣的“才子門生”。我欣賞你“淡泊以明志”的心境,更為你勇挑重擔的精神喝彩。工作和作詩一樣,都需要深思熟慮,一絲不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蘇老師相信,憑你的聰明才智,一定能夠迅速地調整好心態,作好生活中的每一首詩。“路漫漫其修遠兮”,下一句是什么?查查看,與你共勉。
3.爸爸媽媽心中的你(家長):軒軒,這學期你真的長高了,不僅是身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你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語文。你說你想成為蘇老師那樣才華橫溢的人。希望這一美好的夙愿,經由你的奮斗與蘇老師的教誨,最終成為真實的存在。每天看到你如癡如醉地讀書,爸爸媽媽就欣喜異常。你不經意間出口成誦的詩句,常常使家里充盈著歡聲笑語。更令我們欣慰和驚訝的是,短短一年,你不僅能夠出口成章,而且可以提筆作詩,我們家居然誕生了一個小詩人!軒軒,千萬記住,成功永遠屬于謙虛努力的人。希望你做每一件事都像作詩一樣既充滿熱情,又一絲不茍。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
蘇靜的學生都期盼得到老師那文情并茂的評語,蘇靜則為擁有學生們詩意的評語而驕傲。家長呢,對孩子和教師的評語更是珍愛有加。詩意多向的個性化評語,對學生來說無異于一面多棱鏡,折射出他們成長的真實狀況以及教師、同學和家長的真誠期待。
(責任編輯:朱蘊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