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
【摘要】語言的實際運用要注意到三個方面:一是簡明,二是連貫,三是得體。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能遵循這三方面要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強化訓練。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言實際運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運用語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近年來,各地中考命題者為了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這一理念,紛紛命制了“口語交際”題對考生的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進行考查。中考口語交際題,除了選擇題外,一般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我們組織答案時注意時間、地點、場合、對象、目的、身份等,那么我們的答案無論是直接,或含蓄,或委婉,或機智,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數。從近些年的中考命題來看,語言的實際運用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受到命題者的青睞,幾乎所有的地區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這方面內容的考查。
教學時,作為教師應對這方面的教學有一個詳盡的講解。語言的實際運用要注意到三個方面:一是簡明,二是連貫,三是得體。“簡明”是指“簡要”“明晰”,即能夠使對方明白無誤地理解說話人的意思,不重復啰唆,不產生歧義;“連貫”是指書面表達中句與句之間的組合與銜接自然,保持語言連貫;“得體”是指能根據語境條件恰當地使用語言,即用語能根據表達的目的、對象、場合、方式的差異來調整,與語境保持和諧一致,分寸得當。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以下內容。
一、學會表達觀點
例如:體育考試結束后,班主任在班上宣布:從今天起,體育課改上英語課。班長小青認為這樣做不好,于是她站起來對老師 說:“ ”
解析:在說話時首先要有明確的稱謂,接著要說清楚“這樣做不好”的原因,最后要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意見。
示例:老師,雖然體育考試結束了,但是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適當的體育活動能消除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希望繼續上體育課吧!
二、學會要旨概括
例如:閱讀下面的小品,然后回答問題。
田埂上。一中年男子扛著犁耙,牽著一頭半大水牛往田里走,一老年男子雙手抓住牛尾巴使勁往后拽。
中年男子:爹,你拽牛干啥呢?
老年男子:真是胡鬧!這牛還不會耕田,你怎么就讓它下田 呢?
中年男子:爹,你不讓它下田,它咋能學會耕田?
父子倆的對話表達了不同的觀點,請根據對話簡要歸納。
這道題,我們抓住中年男子“不讓它下田咋能學會耕田”、老年男子“還不會耕田怎么就讓它下田”,就不難捕捉出他們話語的主要意思。中年男子的觀點:實踐中才能成才。老年男子的觀點:先學本領,再去做事。
三、學會動員他人
例如:“5·12”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為表達對災區師生的支持與關愛,初三某班將舉行一次主題班會活動,如果活動中的“愛心捐款”環節由你來主持,你將怎樣向同學們發出呼吁?
呼吁就是向個人或社會申述,請求援助或主持公道。這道題其實就是動員同學們參加愛心捐款,因此動員時應強調捐款的目的、意義,話語要富有鼓動性。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當我們在寬敞的校園里悠閑地漫步,當我們在明亮的教室中朗朗地讀書,與我們同樣年華的災區伙伴們正忍受大地震帶來的傷痛。為了幫助他們重返課堂,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吧!
四、學會安慰他人
例如:你所在的學校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主動接納了十多名受災學生入學。在震災中,他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學校,有的還失去了親人。如果你們班也轉來這么一位新同學小李,你會對他(她)說些什么呢?
安慰他人的目的是要讓他人寬心解憂,其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但無論如何安慰,都需要對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自己一顆真誠的心。可以說:小李,你好,你們的家園在這次地震中遭到重創,我們深表同情。天災無情人有情,這里就是你的家,我們就是你的親人,希望你能化悲痛為力量,在這兒安心學習,學好本領以后為重建家園出力。
五、學會勸阻他人
例如:某城市舉行花博會,在花博會上,部分游客攀枝摘花、亂丟亂吐等不文明行為。如果你是花博會的青年志愿者,你會對這些人說些什么,怎樣禮貌地進行提醒和勸阻?
勸告是一種常見的口語交際形式。勸告的關鍵在于雙方要處于平等地位,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以達到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目的。如果正面勸告,就對被勸告者直陳道理,注意因勢利導,層層深入;也可以直話曲說,通過曲折含蓄的語言旁敲側擊,以達到勸告的目的。
可以這樣勸阻:尊敬的游客,優美的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去精心維護,我相信您一定不愿意讓身邊的花木流淚,讓腳下的土地蒙羞的。
六、學會邀請他人
例如:你們班要召開畢業聯歡會,班主任老師派你去邀請校長參加,你該如何邀請校長?
邀請他人,首先一定要說明邀請對方參加什么活動,邀請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是要將活動安排的相關細節及注意事項告訴對方,諸如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做些什么樣的準備等。這道題邀請事項比較簡單,只要在語言中講清目的、發出邀請,同時注意委婉,稱呼得當即可。
可以這樣邀請:校長您好,我們馬上就畢業了,我們班級組織了畢業聯歡會,請您參加可以嗎?
總之,要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還需要學生的語文知識的長期積累和實踐運用,這是學生走向社會與人溝通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1.
[2]楊晶.關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問題的研究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