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必經的途徑之一,教師要強調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讓他們在有效而充滿活力的作業中獲得樂趣,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本文從如何設計語文作業的淺薄看法入手,簡單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選擇符合學生興趣特點、扎實有效的語文作業,讓學生愛上作業。
【關鍵詞】3+X作業;課本劇表演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今天布置什么作業?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評價方法等都在潛移默化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在變。作業是學生進行學習實踐的最佳渠道。我們應該從教育實際出發,要注意作業的實效性,有機地改變作業的內容和形式,優化作業設計,使學生在作業中進行“自我建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我嘗試著從以下幾點入手,作業的效果明顯提高了。
一、引進“3+X作業套餐”,將自覺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
如何使作業對不同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的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呢?我首先從“激發作業興趣,調動作業情緒”入手。濃厚的興趣會有效地提高練習者的參與度,因此,我決定家庭作業實行“3+X”板塊作業。白天配套精簡的基礎練習,晚上聯合“3+X”作業,讓孩子的語文學習經歷愉快而有效。
“3+X”的內容。“3”即以下三大板塊:新聞板塊、閱讀板塊、心靈記錄板塊。新聞板塊要求學生記錄當日兩條新聞,并根據自己能力作簡要的點評,目的在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孩子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公民責任意識。閱讀版塊要求學生記錄當日的閱讀篇目、讀后感或者好詞佳句,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心靈記錄板塊是了解學生每日的心靈動態,當孩子將老師作為可信任的人時,自然會在這一欄目記錄最真實的自己,教師就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心聲,及時加以引導,所以這一欄目對班主任來說尤其珍貴。
“X”則是完全的五花八門,充分滿足了孩子們自己布置作業的創造欲望,是孩子們個性的體現。它可以是笑話欄目、小故事欄目、軍事欄目、歇后語欄目、詩歌欄目、悄悄話欄目等等,給予足夠的開放和靈活。
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愛上課后作業,愛上語文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以“體念”為核心,對教學提出了“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等要求。情境創設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也就被推上了新的臺階。課本劇成了語文教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從課堂實踐來看,學生的表現欲特別強,他們喜歡表演、渴望表演,他們把表演當作一種游戲,可以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不同體裁的課文,它們都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非常適合孩子們表演。
(一)課本劇表演使傳授知識輕松愉快
在教學中,我們都感知到對學生灌輸一段生硬的文字、課文等很費力氣,教師似乎在唱獨角戲,而在課余時間把它編成一個課本劇后形式翻新,學生興趣濃厚,在表演中領會了文意、吃透了難點,并且記憶猶新。我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時,讓學生先自由表演,他們充當了自己喜歡的角色,盡情施展,再讓小組表演中出色的學生在全班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班上的“調皮大王”勁頭可足了,他喜歡鐵罐,他們那種自傲的樣子還真有點像。表演結束后,我讓同學們談收獲、作總結,他們幾乎都成了小老師,概括得恰到好處,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讓老師感覺到課堂教學既輕松又愉快。
(二)學生能力得到了培養
課本劇表演要求學生熟讀“戲本”,深思“戲情”,巧演“戲劇”,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腦、動口、動手,通過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直接經驗。
1.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
演出一個課本劇光靠少數人是不行的,要同學們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從準備工作到排演結束都是同學們各盡所能、通力合作的過程。因此,課本劇表演過程增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2.提高了學生的表現能力。
新時代需要新型人才,讀死書的人不能適應社會,堪稱“茶壺里的餃子”。因此,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課本劇的排演就為學生鍛煉自己的表現能力搭建了平臺。學生彼此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影響,豐富了自身的表現力。如《皇帝的新裝》中騙子織布的動作、老大臣觀察的動作,可請幾位學生現場表演。學生為了表演,自然會對課文認真研讀、互相討論,自然加快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表演課本劇,把書面文字變成動態的、立體的舞臺演出,是一種藝術創作,需要學生們群策群力。學生在表演課本劇時,在理解、熟記課本內容的同時,需要自己創造語言動作,這樣一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他們是真正的“主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學做合一”,課本劇中學生的演就是“做”的一種具體表現,學生是主體,可以盡情發揮,大膽想象、探索,創新能力在“做”中得到培養。
課本劇不但使學生能夠愛上語文課后作業,而且還能使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只要我們選擇符合學生興趣特點、扎實有效的語文作業,讓學生愛上作業又有什么難度呢?語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必經的途徑之一,教師要強調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讓他們在有效而充滿活力的作業中獲得樂趣,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作者簡介:金麗(1987-),女,1987年生,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小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