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俊
【摘要】作為學生觀察生活、品味生活、積累生活以及通過語言文字的應用來表達生活的統一體,作文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應用。多年來,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雖然教師挖空心思的教,學生也硬著頭皮的學,但學生們所寫出的作文普遍存在著語言干癟、內容空洞、缺少真情流露、題材虛假、缺少對自身生活的反映等問題。因此,小學作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關注問題之一。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學生的作文離不開生活。新課標也指出: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必須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接觸自然與社會。教師要對學生的生活與思想進行深入的了解與研究,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習作文,在作文中學會做人,其作文的水平才能夠得到提高,從而培養學生表達生活、表達思想、表達情感的能力。
一、深入學習
(一)在泛讀中積累多彩語言
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而言,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語言材料的積累,為學生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定期推薦優秀健康的少兒讀物,指導學生查找資料、欣賞、瀏覽、精讀、做讀書筆記等。通過閱讀積累,在學生心中逐漸孕育出語言的“珍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能夠得心應手地從自身語言儲備中,提取出適當的詞語來進行優美的表達,提高作文質量。
(二)在背誦中積累經典語言
作為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背誦讓學生積累經典的語言,是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作為學生作文發展的基礎階段,小學是學生背誦積累的最佳時期。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背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讓學生背誦富有表現力的句子。比如細節描寫較具體、生動的句子;情感表達較強烈的句子;運用比喻、夸張、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寓意的句子等。其次,讓學生背誦富有概括力的句子。比如成語、歇后語、諺語等。再次,讓學生背誦名篇名段。名篇名段的背誦,不但能夠讓學生積累語言,學會如何表達,還能學習如何觀察、聯想、想象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二、關注生活
(一)通過對日常生活的關注,讓學生在快樂中積累
“生活處處有作文”,一旦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與情緒的儲備達到了一個較為豐厚的程度后,其個性就會充分地展現在寫作的內容當中[1]。只有具備了相應的生活積累,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得到激發,作文時才會得心應手,而所寫出的文章內容才會更加豐富。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想要達到這點并非易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積累資源,從而樂于作文,提高作文質量。
(二)通過對生活情境的利用,讓學生在快樂中作文
作為推動學生求知欲望的內在力量,“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而言,必然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富有魅力的語言來描述自己身邊那些生動有趣的生活實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寫進去,從而在快樂中完成作文。由于學生生活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家庭與學校中,保持著兩點一線的生活節奏,因此需要拓展寫作的源泉。教師應為學生創造生活情境,以此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通過對生活化情境的巧妙創設,讓學生產生情感的漣漪。
三、改革評價
教師可以將部分評價權轉交給學生、家長或社會,以此保護學生的作文積極性,激發熱情,將作文評價的調整、反饋、激勵等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比如舉行“佳作展示會”“作文交流會”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身才華的平臺;建立星級制的評價方式;定期舉辦“閱讀之星”“我是小作家”等系列評選活動,并設立最佳作文獎、最佳詞句獎、最佳構思獎、進步最快獎等獎項。相信通過評價方式的改變,學生的作文積極性與興趣必然會得到激發。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麗是我們共同向往的,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活水從何而來?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學生多一點表揚、多一點肯定,少一點批評、少一點漠視、少一點框架與限制,讓學生多一點自由與創新,以科學合理的策略來引導學生。相信在這種接納與包容的環境下,學生必然會寫出言為心聲、稚氣十足的真情文章[2]。
四、結語
總之,對于小學作文教學而言,既不能夠拔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不能夠脫離學生的認識實際與思想實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應該站在學生思想的高度,以學生的思想與眼光對生活進行審視,并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得到切實的指導。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夠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明霞.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談小學作文的生活化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1).
[2]邱永康.站在兒童的立場——小學作文教學應堅守的原則[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1).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