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琴
(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廣東 廣州 511483)
電子書包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發展的實證研究
鐘秋琴
(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廣東 廣州 511483)
基礎教育改革強調發展學生的能力,倡導學生樂于探究。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充分發揮教育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探究式教學。文章以探究教學理論、翻轉課堂教學理論為指導,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策略的特性,構建了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并從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三個維度對該策略的設計與使用進行了說明,最后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對該策略進行了效果驗證,數據顯示該策略能夠較好地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的發展。
電子書包;探究能力;策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重視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策略與目標,并指出要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加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將倡導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主動參與,培養學生搜索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1]而“樂于探究”作為探究能力培養的方向,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把電子書包運用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符合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一)探究教學理論
探究教學理論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主動學習,主動發現問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2]探究式教學具有五個基本特征:問題、證據、解釋、表達和評價。這五個特征從幼兒園階段到十二年級的所有學段的探究性教學都需要具有。在探究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管理者和傳授者,而是探究的合作者和促進者,要根據學生的需求提供幫助。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多種學科知識,而且需要系統地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探究活動的主體,承擔發現知識和創新知識的重任。
(二)翻轉課堂理論
翻轉課堂是一種“混合學習方式”,包括課前的在線學習和課堂的面對面學習,將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是家、校分別在學生學習中功能與角色上的調整。[3]學生的課前在線學習,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設計開發微視頻,放在網絡平臺中,學生根據任務單或學案要求進行學習。教師需要在任務單或學案中啟發、幫助或引導教學重難點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課堂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圍繞學案中的問題、實踐中的問題或是教師提出的某個主題進行自主探究或小組協作探究。[4]
我國教育部認為科學探究需要觀察技能、實驗技能及合理合法地收集、處理、發布信息的技能,把科學探究解析成一系列的探究要素:提出問題、提出猜想與假設、制訂探究方案、獲取事實與證據、解釋、檢驗與評價、表達與交流,并細化了每個要素的達成目標。[5]本研究根據教育部對探究能力的解析,把探究能力分解為六個維度:提出問題能力、提出猜想與假設能力、制訂探究方案能力、獲取事實與證據能力、解釋檢驗與評價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并針對每一個維度提出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見圖1)

圖1 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
(一)情境創設
情境創設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和提出猜想與假設能力。教師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活動,設計學案,利用視頻、動畫、圖像、錄音、模擬仿真等資源創設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在這一環節中,電子書包作為技術支撐,展示情境,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點擊學習情境,為探究任務的完成做準備。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環節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知識支撐。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前,需了解探究活動的基本知識,掌握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教師把微視頻上傳到電子書包云平臺,學生根據學案在平臺上學習新知識。
(三)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學生探究活動進行的關鍵一步,學生學習新知識后,根據探究任務要求,分析探究任務,進行獨立探究。此環節培養學生制訂探究方案的能力、獲取事實與證據的能力、解釋檢驗與評價的能力。
(四)交流討論
交流討論環節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教師組織各小組成員針對探究時遇到的問題和探究結果進行討論,讓每一位同學發表意見。最后,小組長匯總本小組成員的探究結果,作為小組作品上傳至電子書包平臺中。
(五)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環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各小組上傳成果之后,根據自愿的原則展示成果。學生可以手持電子書包或點擊一體機講解小組成果,其他小組成員瀏覽電子書包中的成果集,通過評論、送鮮花或雞蛋的形式對其他小組的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
(六)評價反思
評價反思環節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反思能力。課后,教師發放評價問卷和測試題,讓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評價并反思。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評價問卷和測試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一)教學實踐環境與條件
研究者所任教學校國家級示范高中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是智慧教育云項目的實驗學校。番禺區智慧教育云項目,以清華大華、同方知好樂教育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發的“知好樂教育云”所搭建的個性化網絡服務平臺(番禺智慧教育云平臺)為支撐,創設了不受時空限制的“虛擬課堂”。云平臺里面包括“互動討論”“網絡學案”“在線作業”“測試反饋”“錯題統計”“輔導答疑”六大板塊。教師可以在此發布作業、派送資源、實時測評等,學生可以在此完成作業、參與討論、瀏覽資源、測試反饋等。
(二)教學實踐過程
2015年5月,研究者以象賢中學高二年級的研究性學習為實踐學科,以該校高二(1)班作為實踐班級,課題為“生存者探索”。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具體教學活動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生存者探索”教學活動安排表
(三)教學研究方法
本研究從以下兩個層面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升情況進行分析:一是學生的前后測試題,以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二是借助問卷調查法,考查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情況。
(一)學生學習效果提高
為了驗證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研究者采用了單級前后測對比實驗的方法,讓高二(1)班56名學生以閉卷答題的形式完成測試。運用SPSS17軟件對收集到的前后測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差異顯著概率P=0<0.05,說明兩次實驗的結果差異顯著。后測與前測的平均分值差為27.821,后測的平均分比前測的平均分高,因此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表2 前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

(二)學生探究能力發展
為了檢驗所構建策略的應用效果,設計“電子書包研究性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向高二(1)班學生發放問卷57份,回收56份,回收率為98.24%,有效問卷56份,有效率為100%。依據本研究的假設,問卷從探究能力的六個維度即提出問題能力、提出猜想與假設能力、制訂探究方案能力、獲取事實與證據能力、解釋檢驗與評價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進行調查,如表3。

表3 探究能力培養策略應用效果調查問卷統計
由表3可知,學生在探究能力的六個維度方面,得分率Fi的平均值分別為0.86、0.84、0.85、0.86、0.85、0.87,均大于0.5,且各項得分率均大于0.5,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在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策略的引導下,其探究能力有所提高。
運用電子書包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研究愈來愈受到重視,如何構建電子書包環境下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發展逐漸受到關注。本研究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該策略把教學流程分為情境創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交流討論、成果展示和評價反思,并在教學中依據該策略進行學習活動設計和初步驗證,結果表明基于電子書包的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能夠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后續研究將對該策略的教學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策略的修訂。
[1]鐘啟泉,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
[2]李森,于澤元.對探究教學幾個理論問題的認識[J].教育研究,2002,23(2): 83-88.
[3]焦建利.慕課給基礎教育帶來的影響與啟示[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2): 015.
[4]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 00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3.
(責任編輯 杜丹丹)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Electronic Schoolbag’s Improving High School Students’Inquiry Ability Development
ZHONG Qiuqin
(Xiangxian Middle School of Panyu District in Guangzhou,Guangzhou,Guangdong,China 511483)
The basic education reform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advocates students to explore.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equir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aliz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nd carrying out inquiry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With the guidance of inquiry teaching theory an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y,the paper,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strategy,constructs an electronic-schoolbagbased training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and illustrates the design and use of this strategy from teaching process,teachers’ activity and students’ activity these three aspects,and finally,proceeds effect validation to this strategy through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
electronic schoolbag;inquiry ability;strategy
G434
A
2096-0069(2015)06-0050-05
2015-10-14
鐘秋琴(1984— ),女,廣東河源人,華南師范大學在職教育碩士,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現代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