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績效分析及優化對策
——以哈爾濱銀行為例
東北農業大學 王金榮
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績斐然。本文以哈爾濱銀行為例,試圖通過對哈爾濱銀行的SCP進行分析,完善其市場績效管理水平。本文選取了哈爾濱銀行2007~2012年間的財務數據,進行相關實證分析,最終得出影響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重要因素有:每股收益、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流動性比率、撥備覆蓋率。最后本文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優化對策。
哈爾濱銀行 SCP分析 市場績 回歸分析
我國對銀行業的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起步,主要運用產業組織理論中經典的SCP(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范式作為理論依據,支撐和指導著銀行業的發展,對銀行業市場績效的研究是一門重要的課題。十八屆三中全會出臺了允許以民間私有資本興辦銀行的相關政策,城市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猶如春筍般崛起,逐漸發展壯大,加之外資銀行的不斷滲入,使得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將愈演愈烈,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面對壓力各商業銀行應積極改善發展戰略,完善管理體系,提高績效水平。
本文以哈爾濱銀行為例,試圖通過對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研究,來填補銀行業中對單一銀行研究的空白。哈爾濱銀行于1997年2月成立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東北地區城市商業銀行,是黑龍江省的第二大商業銀行,是哈爾濱市第一大商業銀行。2014年3月31日,哈爾濱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我國第三家進入香港金融市場的城市商業銀行。現在國內擁有15家分行機構、24家村鎮銀行、304家營業分支機構,超過6000名在職員工,覆蓋國內多個行政區。城市商業銀行在國內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以上的競爭力排名中,哈爾濱銀行位列第5,在全亞洲范圍內中小銀行的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在全球1000家銀行中綜合排名第398名,成績顯著,帶動了黑龍江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經濟的增長。然而哈爾濱銀行無論在銀行規模、市場認知度、公司治理結構等方面都與國有大中型商業銀行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更好地發展,擁有一套健全的市場績效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
關于銀行業市場績效的相關研究有很多,陳宗華認為,對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是對其經營效果的一種診斷,是一項多贏的經營管理策略[1]。徐媛認為商業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支撐,必須引進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由“經營型管理”轉變為“績效型管理”模式,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2]。袁朝陽利用我國11家上市的中小銀行2007~2011年的財務指標組成面板數據,通過建立固定效應模型來研究影響中小銀行經營績效的因素,找出推動中小銀行發展的動力[3]。傅勇認為,中小銀行首先自身要加強管理,科學追求規模效應,加大創新力度,提升盈利能力和安全水平[4]。郭妍選取我國15家具有權威性的商業銀行1993~2002年的經營績效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影響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績效最重要的因素為銀行的產權形式[5]。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大部分銀行市場績效研究都是基于多個銀行的綜合情況或者對比情況,而對單一銀行市場績效的研究很少,為了填補空白,本文試圖從哈爾濱銀行入手,來研究其具體的市場績效情況,使得分析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產業組織理論中傳統的SCP范式表達的主要是一種市場結構決定市場行為、市場行為又決定市場績效的橫向關系[6]。但從長期或者動態的角度看,它們三者之間會發生變化,SCP范式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相互影響。因此,在研究哈爾濱銀行的市場績效問題時,通過動態的銀行SCP間的關系,分析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發展現狀。
2.1 哈爾濱銀行的市場結構
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是衡量市場結構最重要的依據[7],也可以作為市場競爭強弱的指標。具體表現為,哈爾濱銀行2012年末資產總額實現了2700.90億元,一般性存款余額實現1866.42億元,貸款余額達872.64億元,主營業務穩健發展,成果顯碩,但由于哈爾濱銀行與其他國有大中型商業銀行相比,其所占市場份額(存款份額、貸款份額、資產份額等)較低,在市場集中度方面競爭優勢較弱。
產品差異化。截至2012年末,哈爾濱銀行小額信貸余額為438.26億元,占信貸總額的54%,保持了領先優勢。對公存款時點與日均余額沖破“千億”大關,成功申辦了金融衍生品的經營資格,被省市政府確定為“哈爾濱對俄結算中心”建設的主承辦銀行,在盧布做市、現鈔買賣、同業合作、跨境融資等對俄羅斯的特色金融服務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并參與發起亞洲金融合作聯盟,積極拓展同業合作領域,成功發行25億元小企業金融債券。并隨著哈爾濱銀行的成功上市成功更加表明哈爾濱銀行的品牌優勢正進一步擴大,多元化的格局已搭建良好,努力通過銀行產品的差異化來提高市場占有率。
進退壁壘。哈爾濱銀行是新興的城市商業銀行,不具有四大國有銀行的古老優勢,品牌和信用意識還需進一步的深入人心,市場認知度也要加強,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進入壁壘。另外我國目前銀行業市場化的退出機制比較落后和欠缺,尚無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得銀行的金融資源沒有得到良好的使用和配置。
2.2 哈爾濱銀行的市場行為
價格行為。價格行為是各銀行提自身升競爭力所采取的經營策略之一,是經常被采用并有效的。主要體現在銀行為了吸引客戶,提供一些免費或低收費的金融服務,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哈爾濱銀行ATM自助取款實行全國范圍內免收手續費,銀聯卡、信用卡、網上銀行無手續費、無年費,通過價格優勢鼓勵客戶使用本行銀聯卡,截至2011年末,哈爾濱銀行借記卡累計發行約371萬張,信用卡累計發卡3.08萬張,大大提高了哈爾濱銀行的市場占有率。
非價格行為。非價格行為主要是通過一些外在的優勢因素來擴大自身實力。哈爾濱銀行憑借特色“小額信貸”金融服務,實現小額信貸技術輸出,加大市場競爭力,國內領先優勢更加明顯。哈爾濱銀行積極面向市場需求,提供人性化金融服務,在同業內服務領先,堪稱地區范圍內金融服務的標兵。靈活采用個性化、人性化的營銷策略,最大程度的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加深了市場的認知度和滿意度。
2.3 哈爾濱銀行的市場績效
市場績效分析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現從哈爾濱銀行經營的“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三個方面來分析市場績效現狀。
盈利性。哈爾濱銀行2012年的凈利潤達28.73億元,較上年增加了11.4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6.38億元,較上年增加了22.58億元,資產利潤率達到1.21%,盈利能力保持較高的水平。
流動性。哈爾濱銀行2012年流動性比率指標實現41.62%,遠遠高于國家25%的統一監管標準,并且哈爾濱銀行歷年一直保持比較高的流動性比率水平,保持了良好的流動能力。
安全性。哈爾濱銀行2012年末的不良貸款額為5.5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64%,資產質量較上一年繼續保持穩定。撥備覆蓋率達到353.52%,資本充足率達到13.13%,超過上市銀行的平均水平,抵御風險能力在持續增強。
3.1 樣本數據的收集
本文主要選取哈爾濱銀行2007~2012年的主要財務指標數據,數據來源于《黑龍江省金融年鑒》及哈爾濱銀行年度報告,可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所選數據指標為:凈資產收益率(ROE)、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客戶授信集中度、每股收益、流動性比率、存貸比、成本收入比、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從業人數、研究生學歷占比。上述指標代表著一個銀行的資產規模、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業務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中間業務收入能力及人力資源狀況,指標涵蓋面廣,可以很好的反映哈爾濱銀行的市場績效情況,因此本文利用計量經濟學EViews軟件,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最小二乘估計及顯著性檢驗,科學的分析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各影響因素。
3.2 模型的設計
回歸分析是研究其中一個變量與其他變量的相關關系的數學模型方法。在實際的經濟問題中,各經濟變量之間可能存在著不同的相互聯系程度、聯系方式及運動規律,一個被解釋變量一般會受多個解釋變量的影響,模型中解釋變量就會有多個,這就是多元線性回歸模型[8]。哈爾濱銀行的市場績效問題的影響因素反映在多個方面,亦可通過多個經濟變量來解釋,因此,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非常適用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問題研究。
采用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為:


表1 變量多重線性相關性檢驗
3.3 模型變量檢驗——多重線性相關性檢驗
由于模型中選取的解釋變量較多,存在變量間多重共線性的可能。如果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對變量的顯著性檢驗將失去意義,模型中最小二乘(OLS)估計的參數不再有效,造成各自變量不能正確反映與因變量間的相關聯的經濟關系。因此,對本研究模型進行相關性檢驗是十分必要的,檢驗結果如下表1所示。
檢驗結果顯示,一些變量間線性相關性較強,比如總資產與凈手續費及傭金占比,撥備覆蓋率與研究生學歷占比等之間反映出高達99%的線性相關關系。因此,為了是回歸結果更具有經濟意義,在接下來的實證分析中,要消除變量間的多重共線性,選用逐步回歸法[9]進行。
3.4 模型實證回歸過程
逐步回歸法利用被解釋變量Y對每一個解釋變量X分別作一個回歸方程,構造相關的統計量,進行統計檢驗,依據回歸結果,從中選取最優的回歸方程;然后逐步引入其他的解釋變量,再作相應的回歸方程,同時對所有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進行檢驗[10]。首先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被解釋變量Y,對所有的解釋變量分別作一元線性回歸,選取主要回歸結果如下表2所示。第一輪的回歸結果如下。
從表2的回歸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出,解釋變量每股收益X6的回歸結果具有優勢,比較顯著。t統計量的值大于2,其伴隨的概率為0.0032,符合置信度不超過5%的要求,擬和優度的結果為0.9085,D.W.的值為2.0098,非常接近標準值2,可以排除變量的自相關性。因此,首先確定引入解釋變量X6,得到一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另外表2中的一些變量:總資產X1,撥備覆蓋率X4,成本收入比X9,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X10,從業人數X11,研究生學歷占比X12這幾個變量的t統計量和F統計量的伴隨概率不理想,但不應予以剔除,在下一輪的回歸分析中,繼續引入這些變量,分別與X6進行回歸分析。在第二輪的分析中,得到了較顯著的解釋變量凈手續費及傭金占比X10,這是在上一輪回歸中表現不太顯著的一個解釋變量;接著引入解釋變量X6與X10,進行了第三輪的回歸分析,在這一輪得到新的解釋變量流動性比率X7;由此又進行了第四輪回歸分析,得到新的解釋變量撥備覆蓋率X4;此后,又進行了第五輪回歸分析,但回歸結果不理想,各變量各統計量不顯著,回歸方程總體的顯著水平也有所下降。綜上,本研究將第四輪的回歸分析作為最終的模型結果,回歸結果見表3,引入的解釋變量為每股收益X6,凈手續費及傭金占比X10,流動性比率X7,撥備覆蓋率X4,其他變量均予以剔除。

表2 模型第一輪回歸結果

表3 模型最終回歸結果
在第四輪的回歸結果中,在引入新的解釋變量撥備覆蓋率X4后,變量X6的t統計量的伴隨概率為0.0479,變量X10為0.0147,變量X7為0.0088,變量X4為0.0115,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通過了t檢驗;的值高達1.0000,擬合優度有相當大的提高;F統計量的伴隨概率為0.0052,表明模型整體顯著;D.W.的值為2.2310,可以基本排除變量的相關性。由此,用凈資產收益率表示的最終模型為:
4.空氣濾清器罩排塵孔堵塞后空氣中塵粒排不出易堵塞下級濾網吸氣減少功率下降甚至塵粒進入燃燒室加快氣門缸套活塞等機件磨損。

3.5 實證結果分析
本文的實證研究以凈資產收益率(ROE)來代表哈爾濱銀行的市場績效,回歸結果顯示,經濟變量每股收益、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流動性比率、撥備覆蓋率對市場績效的影響顯著,且與市場績效成正相關的關系,這是符合實際的經濟運行規律的。首先,每股收益反映的是每個普通股股東所能擁有的銀行的凈利潤,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哈爾濱銀行的經營成果顯著,“盈利性”好,市場績效越高;其次,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主要反映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能力,現如今銀行間競爭激烈,中間業務收入是提高銀行經營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越高,越能代表銀行較強的市場績效;再次,流動性比率反映的是銀行短期償還債務的能力,這一比率的高低能夠反映銀行的“流動性”能力;最后,撥備覆蓋率反映的是銀行對貸款損失的彌補能力和對貸款風險的防范能力,比率越高,說明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越好,也即銀行具備良好的“安全性”。綜上所述,每股收益、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流動性比率、撥備覆蓋率是影響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重要因素。
根據實證分析得出的影響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因素,結合銀行SCP分析現狀,對提高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水平提出以下建議。
4.1 完善經營管理水平,實現“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全面提高
“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是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的基礎,其中流動性是滿足商業銀行正常運營的前提條件,保證商業銀行的資產安全性;安全性是商業銀行得以穩健經營的重要原則;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的終極目標,保持盈利性是維持商業銀行流動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基礎。另外,從上文實證分析中得出哈爾濱銀行的每股收益代表著盈利性的高低,流動性比率代表著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撥備覆蓋率代表著銀行經營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因此哈爾濱銀行應在完善經營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實現銀行利潤最大化,資產安全和穩健經營的多贏。
4.2 加強風險控制
實證結果顯示,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是影響哈爾濱銀行市場績效的重要因素,應在兼顧銀行盈利性和流動性的基礎上,加強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具體說來,哈爾濱銀行應適當的降低客戶的授信集中度,避免資金過度集中所帶來的風險,與此同時提高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最大程度的實現對資金損失和貸款風險的彌補,保護銀行和投資者的利益。另外,要加強銀行的資本管理,自覺按照巴塞爾協議的監管要求,逐步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最大程度的實現銀行的穩健長遠經營。
4.3 拓寬金融服務,加大中間業務收入力度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增強,銀行業的金融管制在不斷地放松,銀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各銀行在兼顧傳統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地開發新的金融服務,以擴大市場知名度,提高自身競爭力,于是中間業務收入的出現帶動了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從上面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出,哈爾濱銀行的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是影響其市場績效的重要因素,它也是中間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哈爾濱銀行應加大中間業務收入力度,提高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增加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擴大金融服務面,提高市場績效水平。
4.4 精準市場定位,突出小額信貸特色
“普惠金融,和諧共富”是哈爾濱銀行一直秉承的經營理念,“立足龍江,支持中小,服務東北,面向全國”是哈爾濱銀行一直堅持的發展定位,本著良好的經營理念和發展定位,積極實施小額信貸戰略,形成了較強的品牌特色。哈爾濱銀行的經營成果有目共睹,今后應本著這一發展定位,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組建精煉的業務團隊,完善銀行內部治理結構,實現更強的多贏,最終提高市場績效水平。
[1] 陳宗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研究[J].創新論壇,2011(1).
[2] 徐媛,呂娟娟.我國上市銀行經營績效分析評價[J].經營管理者,2013(11).
[3] 袁朝陽.中國中小銀行績效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2007~2011年中國中小上市銀行的面板數據[J].經濟研究,2013(1).
[4] 傅勇.我國中小銀行經營績效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1(12).
[5] 郭研.我國商業銀行效率決定因素的理論探討與實證檢驗[J].金融研究,2005(2).
[6] 蘇東水.產業經濟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張正平.我國農村信用社市場結構與行為的SCP范式分析[J].現代財經,2010(11).
[8] 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 張大維,劉博,劉琪.EViews數據統計與分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0] 陶長琪,等.計量經濟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11] 吳夢,李繼民.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績效與規模經濟之間的關系研究[J].財會月刊,2010(8).
[12] 方長豐,劉淑蓮.商業銀行績效影響因素:產業結構、治理結構與宏觀經濟環境[J].金融論壇,2011(6).
[13] 王擎,吳瑋,黃娟.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信貸風險、風險水平及銀行績效[J].金融研究,2012(1).
[14] 劉毅,王穎.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對其績效的影響[J].金融論壇,2012(9).
[15] 黃澤勇.多元化經營與商業銀行績效的門檻效應[J].金融論壇,2013(2).
[16] 李潔,嚴太華.我國商業銀行高薪酬與綜合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滬深兩市上市銀行的數據[J].上海金融,2009(6).
[17] 陳仲常,劉佳,林川.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及影響因素研究[J].工業工程,2011(6).
[18] 汪翀.關于商業銀行效率對績效影響程度的實證研究[J].財政研究,2011(7).
[19] 王一平.基于EVA的中國上市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及其驅動因素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11(9).
[20] 徐慧玲,蘇誠.基于因子分析與層次分析的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研究[J].武漢金融,2012(1).
[21] 孟令余.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金融與經濟,2013(2).
[22] 高順芝,耿艷萍.我國上市銀行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7).
[23] 葛秋萍,閆志羽.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蘭州學刊,2013(3).
F830.33
:A
:2096-0298(2015)12(b)-0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