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振堂 嚴飛
(1新疆省伊犁市鞏留縣人民醫院 新疆 伊犁 835400;
2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 江蘇 蘇州 215600)
利用改良手術治療先天性脊柱裂的手術效果研究
查振堂1嚴飛2
(1新疆省伊犁市鞏留縣人民醫院 新疆 伊犁 835400;
2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 江蘇 蘇州 215600)
目的:對改良手術在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進行調查。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68例先天性脊柱裂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患者采用改良手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改良手術在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改良手術;先天性脊柱裂;治療效果
先天性脊柱裂患者多伴隨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脊髓栓系等等。本病病因尚未明確,臨床中多認為脊柱裂是由先天性因素導致椎板閉合不全引發,發病部位以腰骶部最為常見。本病在臨床中多采用手術治療,我院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對傳統手術進行了改良,并對改良手術在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間收治的68例先天性脊柱裂患者,分為兩組各34例,實驗組患者采用改良手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1.3±0.8)歲,男性22例,女性12例,發病部位在腰骶部者26例,背部5例,頸部3例;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為(1.3±0.6)歲,男性23例,女性11例,發病部位在腰骶部者27例,背部4例,頸部3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治療方式
所有患兒均在氣管插管下行全麻,患者俯臥位,取脊柱裂膨出部縱向正中切口,若患者脊柱有脂肪瘤則要將其去除,探查患者脊髓圓錐、馬尾神經以及脂肪組織,并要仔細進行分析,防止出現損傷充分游離椎管內粘連,即可見脊髓圓錐上移1 cm左右,不主張切斷內終絲。切除硬脊膜內多余的脂肪和結締組織,同時保持脊髓、圓錐的光滑性和完整性,防止脊髓灰質神經受損。在分離過程中要對內終絲進行保護,內終絲對脊髓具有固定作用,若盲目切斷則會導致脊髓不穩固,容易引發脊髓栓系綜合征。在硬脊膜外將骶囊自寬大畸形的骶管壁上游離約3 cm,游離骶囊后切斷外終絲,術畢放置負壓引流,縫合切口。
1.3 效果觀察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進行調查,患者治療效果主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改善程度進行評價。
1.4 評價指標
顯著: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明顯改善,小便失禁、尿急、尿頻癥狀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輕度尿頻、尿急表現;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無改善,患者或可出現疾病進行性加重。總有效率=顯著率+有效率。
1.5 數據統計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n=68)
先天性脊柱裂的病因尚未明確,患者臨床中多伴隨脊髓栓系綜合征。本病在臨床中多是由于神經軸中陪葉發育缺陷、神經管閉合異常等原因導致,此外,其也可能與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的感染、外傷、新陳代謝異常等情況相關[1]。神經管發育過程中從中部開始閉合,逐漸向兩邊擴散,閉合越晚的部位發生畸形的機率就越高,因此腰骶部發生畸形的患者比例要明顯高于背部和頸部。本病在臨床中多采用手術治療,但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不同的學者存在不同的意見。多數學者認為本病應盡早手術,早期治療效果明顯,少數學者認為患者應該在1歲以后進行手術。
本病在臨床中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柱裂伴隨脂肪瘤等。脊膜膨出的患者治療相對容易一些,將脊膜囊分離,抽出囊液剪開囊壁分離粘連的神經根,將大部分囊壁減除后進行縫合即可[2]。對于伴隨脊髓栓系綜合征的患者來說,可將外終絲分離切斷,游離脊膜囊末端,并要主要保護會陰神經,防止患者大小便失禁狀況加重。脊髓脊膜膨出患者治療則相對困難,此種手術操作較為復雜,膨出的脊髓、神經根常常會出現粘連,且不易分離。若醫院條件允許可采用神經電生理監測儀來輔助手術治療,若患者脊髓分離順利且椎管內空間較為充裕,可直接將脊髓還納,若患者椎管較為狹窄則要進行擴管,將脊髓松解,而后進行還納,防止脊髓嵌頓[3]。脊柱裂伴隨脂肪瘤則是最為常見的病變,在手術過程中醫師要非常小心謹慎。脂肪瘤多與神經緊密相聯,分離困難較大,因此要謹慎操作。此外在手術中還要注意區分脊髓末端的脂肪變性組織和變性的脊髓組織,防止將正常脊髓損傷。若患者存在脊髓栓系綜合征則要切斷外終絲。
在我院的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對我院的情況進行分析后我們認為,患者手術后首要的任務就是預防再粘連,再粘連是導致患者治療效果欠佳和疾病復發的主要原因,可將脊髓粘連處進行修補封閉,防止其發生再粘連。
總之,改良手術在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能夠得到明顯改善,對患者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1]李危石,陳仲強,Kirkhain BWood.成人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狀位平衡分析[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1,21(3):207 -211.
[2]潘超.單一后路半椎體選擇性部分切除內固定術治療先天性脊柱側后凸畸形[D].中南大學,2012,(5).
[3]劉祖德,李新鋒,胡光宇等.后路單側經椎弓根半椎體截骨治療青少年先天性脊柱側突[J].中國骨與關節,2011,4(4):270-274.
R681.5
B
1009-6019(2015)13-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