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許云前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調(diào)研法和走訪調(diào)查法,梳理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知識體系,和走訪了很多一線體育老師和專家,發(fā)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知識教學實踐中的幾個不足:一、平行結(jié)構(gòu)效果不佳;二、健康沒有很好的融進體育課堂;三、體育和健康關(guān)系不明確,特提出健康知識分類融進體育實踐教育課堂,并給出相應(yīng)的建議。
關(guān)鍵詞 體育與健康 課程 知識 分類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5.060
Primary School Health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into
the Idea of Sports Practice Class
LI Ying, XU Yunqian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Science Department,
Sport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survey and visiting survey method, combing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 and visited a lot of a line of sports teachers and experts, found insufficient knowledge teaching practice of PE and health course: one,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parallel structure; Second, the health is no good in sports class; Three and un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health, we put forward th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in sports practice class,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中共中央國務(wù)院在《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育學科順應(yīng)號召,被更名為“體育與健康”。既然是改革,實踐過程中難免會有些問題,如教學模式模糊、教師準備不充分,評價體系不科學等問題,使得體育和健康沒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正視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學校體育健康發(fā)展。毛振明在《專家學者暢談新課改》中談到: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絕不是改個課程名字,增加點健康教育內(nèi)容,添加幾個新的健康教育目標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在新一階段的體育課改中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內(nèi)容融合的問題沒能有一個實質(zhì)性的進步,那么標榜著“健康第一”為第一基本力理念的新體育課改怎么說也不能算是成功。
1 體育與健康課程知識教學實踐中的幾個不足
1.1 平行結(jié)構(gòu)效果不佳
新課改把健康納入體育,形成一門新課程《體育與健康》,這一名稱中的“與”是連詞,連接兩個并列結(jié)構(gòu),因此“體育”和“健康”是并列結(jié)構(gòu)。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是如此,很多體育工作者也是把“體育”和“健康”分開來上,“體育”知識在室外完成,“健康”知識在室內(nèi)完成,他們似乎沒有找到焦點。如果這樣,完全可以開兩門課,一門體育,一門健康。根據(jù)知識的性質(zhì)來說,健康知識屬于陳述性知識,而體育中的動作技能屬于程序性知識,他們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別,陳述性知識設(shè)計的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掌握這類知識上,注重學生對其符號或詞語意義的獲取,而程序性知識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運用概念、規(guī)則和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量的練習中形成技能。
1.2 健康沒有很好的融進體育課堂
體育與健康是在全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連續(xù)下滑的背景下提出來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于是體育課就變成體育與健康課。在新課改設(shè)施的這幾年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設(shè)計,究其原因,有人說是課改沒有做好,但影響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有很多因素,社會進步導致的文明病和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最大。學生體質(zhì)下滑不能說和體育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體育應(yīng)該有所作為。身體教育是有學術(shù)基礎(chǔ)的,要達到學生在這一領(lǐng)域的知識和目標,僅僅是參加就可以違背了教育的本質(zhì),目標也就很難完成。在走訪調(diào)查了廣大的一線體育老師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大都是把體育和健康課分開上,并沒有把健康融進自己的課堂,依然根據(jù)原先體育知識體系,把健康拼湊在體育課中。
1.3 體育和健康的關(guān)系不明確
賴天德在《體育課程改革需要怎樣的研究》中說到,體育學科已經(jīng)更名為“體育與健康”十余年了,但體育與健康的關(guān)系卻一直沒有搞得很清楚。應(yīng)該說“體育與健康”關(guān)系的不清讓體育老師很困惑,很有壓力,讓體育教育的工作者們很著急,也讓生物學科的課程專家們很迷茫。體育與健康的關(guān)系到底是“體育為健康”,還是“體育加健康”,還是“體育對健康”,還是“體育帶健康”,“體育在健康”,“體育有健康”,或者還是什么?有關(guān)這個問題的研究、討論和爭論都嚴重不足。體育與健康的關(guān)系不明確已成事實,也嚴重影響到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
2 體育與健康知識分類的設(shè)想
鑒于以上幾點的不足,特提出以下兩點設(shè)想:(1)將健康知識作為體育課的理論基礎(chǔ),用于指導“以身體練習為形式的技術(shù)教學”,也即回答為什么要上體育課;(2)將健康知識分類,一類按照陳述性知識教學模式走進教室,走進課堂,一類是將陳述性知識融入程序性知識教學,進入操場,走入身體技術(shù)教學。使健康知識與體育有機的融合,有效的達成科目目標。
2.1 健康知識分類的設(shè)想
分類的思想源于水滴石穿的思想,打破傳統(tǒng)的體育和健康分開上課的傳統(tǒng),讓每節(jié)體育課能與健康知識練習起來,不至于把體育與健康機械的加在一起。這樣就必須分清楚哪些健康知識是與體育運動聯(lián)系密切的,而且可以在室外完成。梳理了體育與健康知識大概有體質(zhì)健康知識、體育保健知識、習慣行為與健康、運動營養(yǎng)知識、運動衛(wèi)生知識等。其中體質(zhì)健康知識、體育保健知識、習慣行為與健康是可以融入平時的身體技術(shù)教學中去的,因此把他們歸為一類,稱之為兼溶性知識。另外一類是運動營養(yǎng)知識和運動衛(wèi)生知識,還包括一些體育文化、體育規(guī)則、體育史之類的知識難以融入身體技術(shù)教學中去,稱之為不可容性知識。兼容性知識提出來,放在室外,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明確健康是很重要的,不是簡單的幾節(jié)體育理論課;二是,滴水穿石,可以強化學生的健康意識。
圖1
2.2 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分類有利于體育與健康的融合教學
健康知識的分類明確了哪些健康知識可以融進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課,打破傳統(tǒng)的體育課和健康課的分開授課的模式。體質(zhì)健康主要包括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zhì),這些和身體練習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有很強的關(guān)聯(lián)性;體育保健知識里有運動損傷、運動疲勞、運動性病癥和運動康復,和體育運動的常識有很強的關(guān)聯(lián)性;習慣行為與健康同樣和運動有著很強的關(guān)聯(lián)性。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就可以很好的把健康知識和身體練習聯(lián)系起來,融合在一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體育與健康課程。
3 健康知識分類融入運動技術(shù)教學中的建議
3.1 設(shè)置健康知識體系和目標
在目前的《體育與健康標準》中有所提及,也只是目標層次上的,沒有詳細的具體指導意見。體育與健康聯(lián)系起來,本就應(yīng)該有健康知識體系,小學該學什么、初中學什么、高中學什么、大學學什么,怎么教?在身體練習的課堂上怎樣融合?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但首先應(yīng)該有一個明確的知識體系,在體系下知道哪些是應(yīng)該走進課堂,哪些與身體技術(shù)練習融合,方向更加明確。只有方向明確了,才能選擇合適的方法將健康知識融進體育實踐課。沒有體系就容易小學學的到大學還在學,不該進課堂也進了課堂;沒有目標,就等于沒有了方向,不知道怎么教學,怎么融進課堂,融進多少。設(shè)置健康知識體系目標是健康知識融進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課堂是當務(wù)之急,也是重要保障。
3.2 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
短短一節(jié)40分鐘的體育課,除去準備活動,整理活動,剩下的也就在二十七八分鐘,如果要把健康知識融合進去,肯定會影響到練習時間,因此提高課堂效率也是健康融進體育實踐課程的重要措施。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常常提倡精講多練,當然現(xiàn)在也很實用,但他只強調(diào)運動技能的形成,忽視了身體教育的學術(shù)基礎(chǔ),體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僅僅讓你跑得更快、投得更遠、跳得更遠,而是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當你踏出校門的時候,在工作的閑暇的時候不忘參加體育鍛煉,以促進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zhì)量。所以學會了某種技能不一定在生活用這種技能來鍛煉身體,其原因就是沒有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這種意識不是僅僅有身體練習就能達到的目標。因此加入身體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提高課堂的效率是將健康知識融進體育實踐課的重要保障。
3.3 提升體育老師的健康知識水平
體育老師素質(zhì)的提高和教學態(tài)度的端正是健康知識融入體育實踐課教學成功的保證。體育老師必須正確地了解和掌握當前中小學體育健康教育的思想和工作方向,自覺的加強體育健康新知識、新觀念的更新,才能適應(yīng)當今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改革和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因此體育教師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體育教學水平,充實健康教育知識,重視健康教育的施行,做既具有體育專業(yè)教育的知識能力,又具備健康教育知識能力,更有責任心的合格體育教師。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專家學者暢談新課改(之九):體育課程改革需要怎么樣的研究?[J].體育教學,2012(10).
[2] 董艷鳳.體育健康知識進一步融入高校公共體育實踐課教學的研究——以中國海洋大學為例[D].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體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組.美國學校體育國家標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