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嘉 黎佳

摘 要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受教育部委托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項目以來,在農村教育和遠程開放教育教學方面進行了更大空間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文以四川電大射洪分校“農村經濟管理專業”為例,分析研究其教學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就教學模式在基層電大的應用與推廣,進行路徑與機制方面的探索。
關鍵詞 農村經濟管理 教學運行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38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hehong School "One Village
One Student Program" Manage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Profess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Studies
WU Wenjia, LI Jia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73)
Abstract Cent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commission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ce launching the "One Village One College Student Program", in education and remote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were more spac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under. In this paper,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hehong School "R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ir teaching manage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on TV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conduct aspects of the path and mechanism exploration.
Key words r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teaching run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1 射洪分校“一村一大”項目的基本現狀
由教育部啟動實施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下文簡稱“一村一大”)的目的是選拔農村基層干部和優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為農村培養一批“懂科學、會管理”和“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四川電大直屬學院射洪分校于2011年春開始首批招生。在射洪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該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共招收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學員150名。通過學習,學員把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帶到農村,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這些學員有的成為了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在職與后備干部,有的成為了農村科技致富的帶頭人與領頭雁。射洪分校“一村一大”項目基本情況如下:
1.1 積極爭取財政政策支持、解決辦學經費
“一村一大”試點工作是一個政策性較強的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啟動過程和持續發展階段都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射洪分校實施該計劃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農辦、縣農業局、縣民政局的高度重視和關注。2011年2月射洪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聯合發文《關于舉辦村(社區)干部學歷教育和能力(技能)培訓班的通知》(射組通[2011]4號),對射洪縣的“一村一大”試點工作進行了具體的布置,進一步落實和推動了試點工作。
1.2 學校有強有力的教師資隊伍和先進的設施設備,保障了教學和支持服務
學校擁有一支具有開放辦學理念和遠程辦學經驗的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和技術隊伍,同時,配備有較為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30余人。教學辦公樓占地4931平方米,配有數字、模擬衛星接收地面設施,學校配備學員電腦64臺,學員微機和教師微機組成校園網,全部實現光纖寬帶與因特網聯網。
1.3 教學方式靈活多樣,保證教學質量
(1)搞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學校在開學之初,就組織對 “一村一大”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培訓。其目的是使學員端正學習動機,了解遠程教學的特點,樹立自主學習觀念,掌握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方法和運用計算網絡學習技能。一方面,指導學員從相關網站上查找學習資源,包括中央電大農村遠程教育網及“先鋒潮網”、“紅星網”和相關高校的網頁;另一方面指導學員制定自主學習計劃,根據學員所屬鄉鎮、興趣愛好等組建學習小組。印制了 “一村一大”學習手冊。手冊詳細介紹了“一村一大”教學計劃,包括每個專業開設的課程、每門課程的教學媒體配置情況、形成性和終結性考核的要求、實踐要求、小組活動安排及聯系方系等,以便于學員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2)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學校開設“農業經濟管理”專科專業,學制兩年半,大學專科層次。課程主要包括:農村政策法規、農村經濟管理、財政與金融(農)、植物生產技術、畜禽生產概論、農村環境保護、農業技術推廣、新農村建設、如何當好村干部、信訪與維穩、農村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
在教學方法上,學校采取集中面授與自學相結合,網上學習與文本學習相結合,班集體與小組、個人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試驗相結合等多種學習形式。為了讓學員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技能,學校每學期將學歷課程與非學歷技能培訓相結合(具體請參見表1、2)為學員集中開設面授課一次,為期5~10天,統一安排吃住,實行全封閉式教學管理,使學員能集中精力參加學習。實現多媒體教學。各科教師精心制作課件,講課形象生動,較好地實現了教學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授課教師除了本校專職教師外,還從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委、縣農業局和畜牧食品局聘請了一批專家和學者為學員授課。這些專家、學者使學員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受到了學員的歡迎。在農閑時,學校每周安排一次輔導,在輔導中,老師學員共同探討,共同學習,解答難題。
2 射洪分校“一村一大”教學管理研究分析
盡管射洪分校一村一項目教學管理方面做得較好,但是還是或多或多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課題組為了更加深入細致地研究射洪分校一村一項目教學運行存在的問題,通過問卷調、座談等方式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將情況分析如下:
2.1 問卷調查
射洪分校11春農村經濟管理專科學員共計150人,課題組以次為樣本,對其實施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136份。問卷情況分析如下:
2.1.1 生源基本情況
射洪分校“一村一大”大學員56%來自村干部,44%來自鄉鎮干部;83%學員選擇該專業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主要的學習目的是為了當好鄉村干部(比例占到76%),學員入學前普遍文化程度都較低,只有初中或者中專文化。
2.1.2 教學基本情況
76%的學員對“一村一大”遠程教育網(ycy.open.edu.cn)資源內容表示滿意和比較滿意,但是還有8%的學員不了解這個網站;對于學習方式,射洪分校是采取集中面授輔導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87%的學員都能按時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輔導,91%的學員喜歡集中面授、上網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相組合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習資源,85%的學員認為學校除了提供中央電大配發的學習資源包外,還建立了自己的網上學習資源和學習QQ群。在學習的最大收獲方面,43%學員認為開拓了眼界,31%的學員認為學到了知識,還有26%學員認為是結交了朋友。
2.1.3 其它意見和建議
(1)大部分學員認為中央電大“一村一大”項目是一個民生工程,既提高了基層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又加強了學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希望射洪分校能堅持辦下去。(2)部分學員認為農村經濟管理專業課程比較貼近農村實際情況,授課教師來自行業一線,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結合工作實際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開拓了眼界,受益匪淺。(3)部分學員希望能適當加大面授課的時間,并把時間安排得靠前一些。
2.2 學員座談會
課題組先后組織射洪分校“一村一大”學員舉行座談會2次,涉及40多人次,在這些學員中大都擔任村支部書記、村文書、社區主任等職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座談中課題組了解了學員的基本情況,對射洪分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學員們交換了意見,學員普遍反映通過“一村一大”項目的學習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質,拓寬了知識面,提升了管理能力,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1)“一村一大”項目主要面向的是“村官”群體,整體文化素質不太高,不放過課程的教材偏難,不太適合農村的實際情況,隨著時代的進步,村官的主要工作也從做好老百姓思想工作,逐漸轉變為怎樣帶領大家提高農業收入,盡快致富。(2)射洪分校的集中面授,每學期開展一次,集中五天。由于部分學員工作較忙,走不開,錯過了集中學習時間,建議每學期能增加集中面授的輪次,同時組織學員到新農村建設搞得比較好的周邊省市 考察交流學習,拓寬學員的知識面。(3)“一村一大”項目網站和配發的教學資源包對學員的學習起到了積極的幫助作用,隨著農村、社區基礎辦公條件的改善,大部分學員都有條件利用電腦、網絡進行學習,但是學員反映部分學習資源與農村實際情況結合不大緊密,有待改進。例如《初級會計》更多講述的是工業會計的內容,與農村實際情況差別較大;《初級經濟學》其實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為主,對學員來說難度較大。
3 射洪分校“一村一大”教學管理的對策
射洪分校作為全國示范性電大,十分重視“一村一大”項目的辦學管理工作,在教學及教學管理方面加大對辦學條件的投入,聘請專業、行業優質師資給學員授課,在教學方法上也積極探索集中授課輔導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為四川電大“一村一大”項目教學管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是通過課題組的調研分析也發現了其存在的問題,對今后的教學管理提出幾點建議。
3.1 ?重視入學指南課程的教學,引導學員利用多種方式進行自主學習
入學指南是一開放教育本、專科學員的必修課程,為了讓學員更好了解和熟悉電大開放教育新的學習環境,建立與開放教學模式相適應的新的學習理念,了解并盡快適應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一村一大”項目學員大都來自鄉村干部,除了拿到文憑提升素質以外更多想學到一些實踐性強,對工作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但是畢竟時間精力有限,所以入學指南課程教學十分重要,射洪分校應該堅持聘請優質師資為學員授課并錄制視頻放在網上,方便學員不斷學習。同時可以在新生入學時根據學員基本學習情況進行分類,對于時間較多的學員,推薦其多到校參加輔導,對于時間較少的學員,推薦其多在網上進行學習。
3.2 ?增加面授輔導輪次,重視“導學”
對于現有中央電大“一村一大”網站和教學資源包提供的教學資源,可以組織師資提前進行篩選,把比較有用的資源進行再次加工,發給學員幫助其學習,同時任課教師在在備課時要優選內容,在把握導教學重點的同時,為導學做好鋪墊:
(1)了解學員基本情況。在開課前應準備學習需求方面的相關問題,對學員進行摸底調查,了解學員工作中遇到過哪些與課程相關的問題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導學工作。
(2)對于第一次導學,重點在于激發學員學習興趣,所以在對教材進行認真篩選后,必須提煉出能講透,便于學員理解的問題,確保效果。
(3)在導學中要深入淺出,簡明扼要,便于學員理解。
(4)以解答問題為導向的導學。任課教師在備課時除了重點、難點外,還需要準備整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對于拿不準的問題,可以先緩一緩,但教師應和學生約定好時間及時進行答復。這樣進行導學,學員才能夠接受并有所期待,在課堂上才能與任課教師積極互動。
射洪分校應加大面授輔導的輪次,可以縮短每一次的時間,例如每次時間由原來的5天調整為3天,這樣更方便學員請假,同時每學期將輔導輪次增加到3次,讓由于工作原因耽誤了輔導的學員還有機會。
3.3 適當安排學習活動,提高學員的興趣
“一村一大”學員大多忙于農村事務,受自身基礎和學習條件影響,對遠程學習方式有一定的陌生感,難免產生一些不適應。如果不經常對他們進行溝通督促,除了聽下面授課外,他們很難抽出時間精力主動進行學習。單純的督促的辦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隨著次數增多,反而會使學員麻木,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有計劃地安排開展網上學習活動是由必要的,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射洪分校可以每學期對于一些重要課程、難度較大課程安排網上輔導,以課程為單位組建QQ群,輔導教師在上面定期輔導課程知識點,形成性考核作業冊參考答案,復習資料等,幫助學員進行學習。
3.4 加強學員實踐能力的培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是提高學員技能的重要環節應該與農村工作的重點和要點結合起來,“一村一大”學員學習的目的不光是獲得文憑,還希望能學到一定的技能。能否理論結合實際,解決他們在生產中碰到的重點與熱點問題,直接影響到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一村一大”教學管理質量也十分重要。教學點應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工作提高學員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一村一大”的教學實踐中,還應多探索教學如何與農村工作的重點、熱點問題結合。比如,如何發揮擔任村干部的“一村一大”學員的積極性,充當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員、指揮員、戰斗員, 帶領群眾積極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中去。通過實踐活動,增長了學員的知識,鍛煉了學員的能力。
2012-2013年度四川電大青年科研課題(教改項目),課題號:KT2011002Q
參考文獻
[1] 張堯學.高校現代遠程教育調查與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04(8).
[2] 冀燕麗,陳賡.現代遠程教育評估之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5(1).
[3] 湯營建.開展“一村一名大學員計劃”教學組織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6).
[4] 趙汝康.淺論電大開放教育面授課改革和建設[EB/OL].http://www.whtvu. com/keyan/4.doc.
[5] 曾柳娟.淺析成人教育的任務與教學模式[J].大眾科技,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