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摘要】有效的課堂提問,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并能為他們發現、解決問題,提供指導和幫助。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發展、自主實踐,自主發現問題,并在教師引領下解決問題。本篇論文根據所進行《“課堂觀察”與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系統研究》課題中的一個觀察點——有效提問,對筆者所親歷的課堂教學進行了觀察并作出了淺析。
【關鍵詞】課堂提問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互動
有效性提問便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之一。所謂教師有效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境,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由此,筆者根據所進行 《“課堂觀察”與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系統研究》的課題中有效提問這一觀察點,對所親歷的課堂教學進行了觀察并作出了淺析。
一、課堂提問的對象
教師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回答問題。同時,教師的提問也可以針對教師本身,讓教師可以對設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進行反饋,隨時進行課中反思,并根據課堂生成的問題進行教學調整。為引起所有學生注意,教師在提問時盡量用溫和友好的語調及關注的目光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問答的方式應多樣化,不能讓學生有當觀眾的心理。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one by one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此外,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程度不同的問題,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開口說英語,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
二、課堂提問的原則
課堂提問應遵循以下原則:
1.針對性。教師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同時考慮學生和教學目標。問題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注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英語水平,符合中學學生的心理年齡及認知特點,緊扣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做到因人設問,因材設問。如在教學Module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Reading部分時,授課老師根據教學任務中出現的football team,考慮到班上男學生居多,并且對足球喜愛的不在少數,故而拓展提問學生What soccer teams do you know in the United Kingdom?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驗,引發學生對the United Kingdom的了解興趣,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新穎性。課堂提問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他們從某種抑制狀態中激發出來。所以提問時,首先應考慮的是問題的趣味性和觸發性。正如福愛多麗所說:“好奇心為注意力之母,猶注意力之為記憶力之母。故教師第一任務,在于研究之問題上喚起普通之好奇心,且在問題特別之處,亦宜喚起特別之好奇心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若能對學習馬上產生興趣,那么他的學習熱情將會空前高漲。
3.啟發性。教師可根據教材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教材尋找恰當的切入點,有意識地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能力。如在教學Module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時,利用warming up中對于圖片的討論,向學生拋出問題:Are great people equal to famous people? 這樣教師就用提問引導學生提出本身感興趣的問題,運用開放型提問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由一個開放型問題產生多個新的問題。
4.順序性。按照教材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表及里,層層深入,步步推進地設計階梯式的問題,從而體現知識結構的嚴密性、條理性和科學性。如在教學中可以先從yes-no questions 入手,再加wh-questions,最后提出可供討論和爭議的discussion來讓學生free talk。這樣也體現出提問的層次性,讓學生自主發問、自主設疑,鼓勵他們積極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三、課堂提問的時機
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提問要注意時機,不注意時機的提問是無理提問。在提問時要求教師要注意把握學生的思維流向,巧妙地設立問題情境,正確把握提問時機。教師若在正確時機提問,既可以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如,在教學Module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Reading部分時,兩位授課老師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都提出來一些指導性、概括性的問題,如:Which countries make up the UK? /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實現閱讀的高效性。在學生閱讀后,兩位老師也都提出了問題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如:What did the four invaders leave for the UK? 等,鼓勵學生思考,總結,鞏固所讀到的內容。除此之外,提問的候答時機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在提問后,應適當地停頓,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緩沖時間”來進行思考,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作好接收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思想準備。
孔子曾說過“不悱不啟,不憤不發”,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智慧的一問,能使人豁然開朗,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應清醒地意識到教學的目的不是“問題解決”,而是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充分運用所學知識、技能進行發散思維,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始終以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做到不斷地學習,提高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積極開展英語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教學實踐中進行課堂有效提問教學,這樣才能使課堂問題策略真正地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