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杰 馮祥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負荷持續增長,能源瓶頸與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為達到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雙重目的,實現低成本的電力服務,電力需求側管理必將越來越成為當今時代背景下的研究熱點。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終端用戶進行負荷管理,使用電負荷平均化,提高終端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實現綜合資源規劃等。本文從DSM的基本概念出發,說明了DSM的具體內容與現實意義,以及DSM管理規劃和潛力分析。
關鍵詞:電力需求側管理;負荷優化管理
一、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基本概念
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電力企業制定的影響用戶用電方式,改變負荷曲線形狀的規劃和實施措施,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深入理解:
1.DSM是立足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效目標,要十分重視節電運作機制和能效管理體制的建設,以及制定支持這些體制的政策與法律法規,克服市場阻礙,適度干預能效市場,切切實實地發節約電能落實到需求側終端,轉化為電力資源,這樣才能起到需求側資源代替供應側資源的效果。
2.DSM主要運用于終端用電領域。它講求成本效益,鼓勵競爭,提倡優質、高效、經濟的能源服務,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以市場為驅動主體的能效管理領域。
3.節約電能具有分散度大和量大面廣的特點。因此,節能節電是一種具有公益性的社會行為,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電力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社會公民積極參與,創造一個有利于實施DSM實施的環境。
4.用戶是節電節能的主要貢獻者,要采取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相結合、以鼓勵為主的節電節能政策,引導用戶主動參與DSM,使用戶了解到節電不等于拉閘限電,提高用電效率不是抑制用電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節電節能走向日常運作的軌道。
二、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意義
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期間,由于實施電力DSM,我國煤炭節省量為6000萬噸,累計節約電能約1300億千瓦時,二氧化硫的減排量為130萬噸,大大推動了電力工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專家預測,截止2020年,由于繼續實行電力需求側管理,我國的電力裝機可減少約1億千瓦,同時可減少8000~10000億元的投資。由此可見,有效的電力需求側管理,不僅可以很大程度的緩解資源、環境所承受的壓力,而且能夠減少電力投資,使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具體表現為:
1.對社會而言,DSM的實施可以減少電力需求,從而減少一次能源的消耗與污染物的排放,緩解環境壓力,同時減少社會資源的投入和自然資源的消耗,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
2.對政府而言,可以通過實施DSM,合理配置電力資源,促進經濟的協調發展,還可以促進用電設備的更新換代,增加對高能設備的需求,促進GDP能耗。
3.對電力用戶而言,實施DSM可以降低電力消耗,減少電費支出,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4.對電網公司而言,實施DSM可以減少高峰時段電力負荷對電網的壓力,提高供電可靠性和服務水平;在電力供應形勢緊張的情況下,可以大大緩解限電的壓力;可以提高電網設備利用率,保證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減少和延緩電網建設投資。
5.對發電廠而言,可以提高發電設備利用率,降低發電成本及發電煤耗,減少和延緩電源建設投資。
三、電力需求側管理潛力分析
DSM潛力分析指基于大量的歷史數據,并通過科學的預測手段、合理的模型等用戶側DSM管理工作后所能帶來的節電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等社會效益進行預測分析,是DSM整個發展規劃的基礎。潛力分析的主要如上所述,包括節電潛力分析、經濟潛力分析和環境保護分析等。由于時間有限,本文僅從節電潛力這個角度展開分析。
首先第一個層面是技術潛力分析,即對行業內的主要用電設備進行DSM潛力分析,得到其可能節約的電力,并根據設備同時率估算主要用電設備的平均可節容量,累加后得到DSM推廣后,該行業主要用電設備的節電潛力值。
第二個層面是DSM的經濟效益分析,由于DSM投入具有一定的成本,其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否能夠大于其投入成本成為了制約DSM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個層面是市場層面的潛力分析,在DSM的推廣過程中可能由于宣傳力度的不夠,導致具有經濟效益的DSM無法得到推廣。
最后一個層面需要進行系統可節約電量及可避免的重復容量的計算。
四、結語
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了電力需求側管理(DSM)的基本概念,總結概括了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對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意義進行了闡述,最后提出了DSM潛力分析的的架構。
參考文獻:
[1]魏魯鴻.基于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電價決策模型及管理策略[D].山東大學,2007.
[2]劉昌.電力需求側管理模式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6.
[3]王明俊. 市場環境下的負荷管理和需求側管理[J]. 電網技術, 2005, 29(5): 1-5.
[4]周明, 李庚銀, 倪以信. 電力市場下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機制初探[J]. 電網技術, 2005, 29(5):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