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發展大數據產業對推動長株潭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利于推動“四化兩型”和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出加快制定長株潭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步伐,政府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長株潭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5-0053-02
[作者簡介]鄧仕燕(1981-),女,湖南湘西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經濟。
一、大數據產業概述
大數據是指需要通過快速獲取、處理、分析以提取有價值的海量、多樣化的交易數據、交互數據與傳感數據。大數據具有四個“V”特征,體量巨大(Volume)、種類繁多(Variety)、價值密度低(Value)、處理速度快(Velocity),是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一樣重要的戰略資源,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大數據產業是指一切與支撐大數據組織管理和價值發現相關的企業經濟活動的集合。大數據產業是基于數據專業化處理技術、數據挖掘與運用而形成的新興產業,含數據中心、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服務,數字內容服務、物聯網服務、位置服務等信息服務,智能終端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等電子產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聯網金融和智慧城市等應用服務。大數據是繼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后新的產業熱點和產業發展新方向,被公認為是陸地權、海洋權、領空權后的“第四大主權”。大數據產業應用范圍廣泛,其應用領域涉及信息服務、智慧城市、金融等,幾乎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大數據將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機會,雖然我國大數據運用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但前景十分廣闊。
二、長株潭地區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戰略意義
(一)推動 “四化兩型”建設
長株潭“四化兩型”建設是指實現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四化兩型”建設是湖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戰略選擇,大數據產業貫穿該戰略的全過程。新型工業化方面,通過實施“工業云”工程,著力推動信息技術在長株潭地區工業領域的應用、滲透和融合,將有利于大幅降低企業信息化的成本,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農業現代化方面,大數據可以推動農業信息平臺建設,開拓新的農產品市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新型城鎮化方面,通過數據的智慧化分析、整合和挖掘,能夠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民生保障以及政府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信息化方面,大數據產業的本質就是集數據存儲、價值提煉、智能處理與分發、數據決策服務等于一體的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大數據產業必將推動長株潭地區信息化建設。
(二)有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是以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信息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新型的城市形態,具有集約、高效、智能、綠色等特征。住建部公布的我國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名單中,湖南省的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云龍示范區、長沙市梅溪湖國際服務區、瀏陽市柏加鎮榜上有名,均位于長株潭地區。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大數據產業的技術支撐,大數據相關技術及應用將成為長株潭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引擎,對智能城管、智慧物流、智慧環保、智慧氣象等諸多領域提供決策支持。大數據將遍布智慧城市的各個領域,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實現智慧化。
(三)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大數據是一個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我國在《“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海量數據存儲、處理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將信息處理技術列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圖像視頻智能分析,另外三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這些也是大數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大數據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大數據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將使長株潭地區各行業、各領域數據量的爆發性增長和大數據應用需求的急速擴大,帶動政府部門、社會機構、企業及個人的大數據應用熱潮。未來大數據將與制造業、文化創意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進而衍生出數據服務、數據化學、數據材料、數據制藥、數據探礦等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
(四)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將傳統產業和大數據產業相結合發展將會帶來新一輪生產力的增長和消費需求。對于傳統工業,采用大數據處理方法既可降低研發成本,又能提高新產品研發的準確性;對于傳統農業,利用大數據處理方法可以培育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長株潭地區可以信息化技術改造現有產業,推動形成信息化的全新技術和產業,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三、推動長株潭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制定長株潭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長株潭地區應盡快制定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大數據產業在長株潭地區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大數據產業列為“十三五”規劃發展的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方向,確立發展定位與目標、發展重點領域、主要舉措和行動計劃,統籌規劃大數據與物聯網、云計算與智慧城市建設同步發展。規劃既要務實,強調應用為先,又要著眼長遠,具有前瞻性。如重點考慮數據創新能力、關鍵技術、人才、數據研究與共享、覆蓋全行業的產業鏈、法制環境支持、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問題,以加快長株潭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
(二)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endprint
大數據產業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問題,社會各界都逐漸意識到數據安全保護的重要性,長株潭地區應積極探索制定面向政府信息采集和管控、敏感數據管理、數據交換標準和規則。積極推動個人信息保護法律的立法工作,探索通過技術標準、行業自律等手段解決法律出臺前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大數據時代只靠技術手段難以全面保護個人隱私,必須要制定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法規,加大對侵害個人隱私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要加強對個人隱私保護的行政監管,建立對個人隱私保護的測評機制,推動大數據行業的自律和監督,為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創造健康的環境。
(三)加快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步伐
數據的流動性和可獲取性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數據開放是產業發展的前提。一方面應盡快制定并出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管理辦法,構建基于互聯網區域性集中統一的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網站,明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的內容范圍、主體職責,制定統一的開放共享標準,建立多級數據質量審核控制機制,形成信息資源社會化共享服務體系。另一方面鼓勵掌控公共信息資源的政府部門,尤其是地理信息、醫療、交通、教育等公共服務部門,在不泄露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開放數據。通過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來帶動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公共組織等數據資源的開放,真正實現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四)政府加強政策支持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在財政政策方面,建議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基金,地方政府應考慮對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等安排一定的扶持資金,同時可根據項目需求和實際情況每年做出調整,滿足大數據產業不同類別企業及其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建議設立大數據產業引導資金,主要用于扶持影響大、帶動作用強、具有示范效應的大數據產業重點項目配套資金。設立獎勵基金,對新認定為省級以上的名牌大數據企業給予獎勵。在稅收政策方面,對新辦的大數據企業,可按照稅收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享受減免所得稅、減免營業稅、減免配套費等政策。
(五)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
大數據不僅涉及到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而且涉及算法、人工智能、通信和信號處理,需要匯聚多個學科的人才。一方面,長株潭地區應加強對高素質大數據產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多渠道、多方式物色國內外大數據產業領軍人才,采取特殊政策加以引進;加強與知名、品牌大數據企業的合作,實現大數據產業人才的群體引進;暢通人才聚集渠道,促成國內外大數據產業人才向長株潭地區聚集。另一方面,鼓勵本地區高等院校設立大數據專業及開設相關課程,培養新一代大數據專業人才。企業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社會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合作,支持有條件的大數據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職業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和培訓基地,建立長效的專業人才教育培訓機制,以保證長株潭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吳文彪,王平將大數據發展列入國家戰略,搶占“大數據浪潮”先機[N]人民政協報,2014-03-06
[2]牛祿青構建大數據產業環境[J]新經濟導刊,2012(12):37-42
[3]楊再高,羅谷松借鑒美國經驗,促進廣州大數據產業發展[J]城市觀察,2014(4):92-101
(責任編輯:張彤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