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華 霍奕彤
摘 要:遼寧省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電商企業已基本完成了平臺建設,下一步涉及生態系統的建設問題,需要宏觀管理部門從軟硬件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完善相關標準和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遼寧省電子商務的快速健康發展,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貢獻。
關鍵詞:遼寧;電商生態系統;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4-0038-01
一、遼寧省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現狀
近些年,隨著全國電子商務產業迅速發展,遼寧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13年,全省支付寶網上支出金額比上年增長105%。“余額寶”受到了居民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追捧,2013年底,全省購買“余額寶”理財產品的居民達到了153萬,金額達至了101.4億元。2013年全省各地共舉辦會展活動619個,展覽面積達429萬平方米,實現會展交易額3 240.3億元。同時,2013年,遼寧省電子商務交易金額、網絡零售金額分別達到了3 180億元和200億元,分別較比上年增長23%和42.9%。線下批發零售業務受到了較大的沖擊,日用品類、服裝鞋帽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14、10.6和10.2個百分點。
沈陽、大連、鞍山等城市地依托產業集群、特色產品基地,加快了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沈陽已經成為東北城市網購群體最多、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最大的城市。2013年,沈陽市居民全年團購成交額6.7億元,達1 257萬人次,其中50%屬于手機團購。2013年底,沈陽市已擁有電商賣家50多萬家,電子商務交易額1 240萬元,電商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以上,基本形成了“優勢突出、覆蓋全面”的電子商務發展體系,電子商務與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形成具備特色的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2014年,以沈陽副食集團、五愛購、中旭集團、沈陽購、中興云購等企業自愿發起成立以“凝聚電商力量助推東北振興”為主題的沈陽市電子商務協會,有150多家企業單位主動申請加入協會。
在大連市,100多家電商企業發起的大連北方電子商務協會,借助集群效應,在國內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大連市電商企業主要面對東北三省從事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主要幫助企業解決網絡平臺后臺維護,開展業務交流,解決融資等問題。鞍山市的電子商發展也非常迅猛,2013年,鞍山市參團人次達到237萬,團購金額也達到了1.03億元,參加人次和金額都較比2012年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遼寧省電子商務已在裝備制造、資源性產品、農業產品等領域領先全國。雖然其電商行業在規模、人才、意識等方面仍與南方發達地區有較大差距,但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廣深以電子產品為主、江浙以小商品為主、北方以大宗商品為主的電商格局有望進一步形成。
二、遼寧省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電商行業增長嚴重依賴新的客戶
同全國情況一樣,遼寧省目前電子商務高速增長的一大支撐來自于新用戶的不斷入網。隨著互聯網設備的不斷普及,新用戶固然會有所增加,但這種增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然而與其他產業一樣會經歷一個成長、成熟到衰退的過程,如果不能通過創新發展就難以有效延長整個產業的生命周期。
(二)偽劣商品充斥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2013年,有網站曝出,當前電商平臺上的高端商品、奢侈品中假貨占比例非常之高,達到85%。同時也有爆料,國外代購商品額70%以上是假貨,許多都是在國內生產的高仿真產品,也有國外經銷商低價采購國產高仿真產品,以次充好。
(三)物流問題阻礙電商擴張
遼寧省與全國一樣,第三方物流落后,速度慢、效率低、安全性差,許多邊遠地區成為物流配送的盲區,廣大農村地區基本無法配送,這樣就大大制約了電商企業外延性發展。
(四)人口結構變化將越來越制約電商的發展
隨著社會進入老齡化,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將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老年人對電腦、手機等現代化設備本身不熟或排斥;另一方面,老年人時間充足,而線下企業為了生存必然會推出許多促銷活動來取閱老年人,他們也更喜歡比對實物做出選擇。
(五)電子商務的價格優勢會呈逐漸衰弱趨勢
網購各項政策不斷完善,競爭加劇,稅收征管加強等這些措施都會增加電商企業的成本。同時,實體店創新,不斷融購物、餐欽、娛樂于一體,線下交易的經營人性化,必然對電商企業的客戶形成進一步擠壓。所以從長遠來看,電商企業的價格優勢必將縮小。
三、應對遼寧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電商行業的法規標準建設,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電子商務是通過信息網絡傳輸商務信息和進行貿易,與傳統的有紙貿易相比減少了直接的票據傳遞和確認的商業交易活動,因此要求電子商務比有紙貿易更安全、更可靠。這里,一方面需要提供法規方面的保障,如保障電商和消費者雙方的合法權利、保證電商履行應盡的義務;另一方面是標準方面的保障,如客戶管理、客戶信息安全、商品質量保證、交貨安全保證、物流配送保證等,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依據電商行業發展情況及時跟進。
(二)加強對電商行業的規范和管理,減少假冒產品
針對電商行業魚龍混雜的現象,工商部門應加強對各團購網站商品及服務的監督檢查,防止以次充好;開通消費者舉報熱線,方便消費者申訴舉報。對于不良的電商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要做到反應及時,對于借網絡進行虛假宣傳、強制消費等違法行為要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查處,維護電商行業的信譽,促進產業生態環境優化。
(三)大力發展物流行業,提升電商產品的配送能力
建設全省性的智能物流信息平臺和各區縣的信息網站,構建全省的智能物流信息和倉儲物流信息體系,統籌推進智能物流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信息支持條件下的物流快遞的智能配送,降低物流快遞業的成本,提高效率。針對一些地區快遞人工成本高的問題,研究優化配送技術及渠道,降低運營成本。
(四)進一步加快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
拓展網絡零售商品和服務種類,拓寬網絡零售渠道,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支持電商企業參加各類商品及服務的展覽展銷活動,加強工貿商結合、農貿商結合和內外工農商貿結合。完善落后地區及農村的電商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集中采購分銷平臺,支持電商企業通過聯合采購、集中配送,降低采購成本。引導電商企業采取“協同”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
參考文獻:
[1] 李倩.淺析:以法治促進遼寧電子商務發展[N].遼寧日報,2014-11-07.
[2] 任今方.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可持續發展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2).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