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姍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曹姍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
群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文章。群文閱讀教學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那么,群文閱讀應該怎樣去有效實施呢?
群文閱讀教學,首先是要選好文章,圍繞一個主題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則,群文閱讀就會群龍無首,雜亂無章。基于教材單元整組、綜合性學習等群文閱讀教學,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題。基于課外閱讀、略讀課文等群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從文章內容、人文內涵、表達方式等多角度確定主題,圍繞主題精選文章。
從文章內容角度定主題。以時間為主題,如“春天的兒童詩”“描寫晚霞的美文”群文閱讀;以人物為主題,如“老舍筆下的小動物”“我的老師”群文閱讀;以事物為主題,如“千姿百態的荷花”“故事中的狐貍”群文閱讀;以事件為主題,如“送別詩”群文閱讀等。
從人文內涵角度定主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如“尊重生命”“生命的價值”群文閱讀;以成長教育為主題,如“名人成長小故事”“難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閱讀;以愛的教育為主題,如“人與動物”“師生之情”群文閱讀;以學會思考為主題,如“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閱讀等。
從表達方式角度定主題。以寫作體裁為主題,如“創世神話”“演講稿”“兒童詩”“西湖民間故事”群文閱讀;以寫作方法為主題,如“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結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說”“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寫”群文閱讀等。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個要素按照一定的結構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優化要素的結構就能提高整體的功能。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現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無序地全部呈現,最好有一定的結構,才能取得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應。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合理選擇舉一反三、分組遞進、反復重讀等群文閱讀教學結構,有效地呈現文章。
舉一反三式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即先讀一篇文章,再讀一組文章。如“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先指導學生閱讀《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別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師生共畫文章的情節結構圖;再指導學生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七顆鉆石》《犟龜》一組文章,自己畫一畫每個童話故事的情節結構圖,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童話故事中“反復結構”的表達方式。這種教學結構,以一篇帶多篇,教師容易教,學生容易學,可操作性強,能很好地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分組遞進式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即先讀一組文章,再讀另一組文章。如群文閱讀《太陽·石頭·風》,先指導學生讀兩首有關太陽的詩歌,讓學生感受詩歌想象的豐富性;再指導學生讀兩首有關石頭的詩歌,在學生感受詩歌想象的豐富性的基礎上,發現詩歌語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導學生閱讀三首有關風的詩歌,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想象的豐富性和語言的有趣性。這種教學結構,一組一組地呈現文章,學生始終在多個文本共讀中進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反復重讀式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即先讀一組文章,再重讀這組文章。如臺灣賴玉蓮老師教學的群文閱讀《對友情多面向的探討》,先指導學生從《我喜歡你》《阿貴只有九歲》《打過架那天的夕陽》《等待》《贈汪倫》等五首友誼詩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兩首詩讀一讀,寫一寫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組內和同學交流;再指導學生小組合作,用概念圖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詩中所傳達的有關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間有快樂、有爭執、有生離、有死別等。
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教師教學的手段。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單篇文章閱讀作基礎,但重點是指導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個閱讀整體,設計比較性、遷移性、沖突性等問題,將多篇文章橫向聯合起來,培養學生重整、伸展、評鑒、創意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立足群文閱讀的遷移性問題設計。在一篇帶多篇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遷移性問題,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的閱讀所得運用到其他文章的閱讀之中。如略讀課文《刷子李》的群文閱讀教學,先指導學生理清課文“黑衣上沒有白點—黑衣上出現白點—黑衣上的小洞”的情節結構,習得“一波三折”的寫作方法;再引導學生閱讀《張大力》《蘇七塊》《泥人張》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運用了“一波三折”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在遷移中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立足群文閱讀的沖突性問題設計。
在群文閱讀中學會快速閱讀的策略。群文閱讀教學,學生一節課要閱讀多篇文章,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讀和略讀、瀏覽,這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閱讀方式,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快速閱讀的策略。
在群文閱讀中學會整合信息的策略。群文閱讀教學,不必拘泥于單篇文章閱讀時的字詞理解,應側重在大量閱讀中提取信息,綜合思考,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整合信息的閱讀策略,培養學生比較、綜合、概括、歸納等閱讀能力。
在群文閱讀中學會質疑討論的策略。群文閱讀教學,不同體裁、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間,也給學生帶來了許多疑惑,難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討論中厘清。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質疑討論的閱讀策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同學進行討論。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群文閱讀教學,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學語文教學從“少慢差費”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條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