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英
河北省宣化第四中學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芻議
崔鳳英
河北省宣化第四中學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最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如何進行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傳統語文教學觀把傳授學科知識作為語文教學最根本的目標,而新課改則更關注學生現實的、活生生的經驗和體驗,在學生現實經驗的基礎上,強調經驗與知識的整合,使學科知識成為學習者的發展資源,使文本為教學對話提供話題及創設情景。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樹立全新的語文閱讀教學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同時,還要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初中生的心理過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結構和課堂教學設計的依據。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最有表現力的語句,反復推敲,會心悟解。如魯迅的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準確的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老師可讓學生在班內表演捕鳥動作,在表演中體會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天真、快樂的心理,然后同學發表議論。學生在情境中,動態生成動詞的運用知識,從而更好地提高了閱讀能力。
自讀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鉆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要求教師對學生做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并進行閱讀訓練。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又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教讀帶動自讀,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一方面,教師通過必要的講解、釋疑、示范和講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促使教師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步驟、方法以及進度,以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
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實踐證明,自讀與教讀的有機結合,是提高課堂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
(1)朗讀。要求學生在符合語音、詞匯、語法規則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能更準確、更恰當地表情達意。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一般要經歷準確的朗讀、流暢的朗讀和有表情的朗讀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朗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幫助學生深入領會語言的含義,體味課文的精妙所在,進而提高鑒賞能力。
(2)默讀和速讀。默讀是一種無聲的閱讀。默讀時學生可將通過視覺所獲得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大腦內部的思維活動。默讀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有利于加快閱讀速度。
速讀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地獲取文章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閱讀速度快而正確,是閱讀能力強的重要標志。速讀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理解,增強識記,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默讀與速讀,都要有專題訓練,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閱讀速度。
(3)復述和背誦。復述有利于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背誦有利于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反復誦讀與深入理解相結合,能使背誦獲得最佳效果。
語文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主要是通過復述和背誦訓練而實現的。
(4)精讀和評析。精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評析是閱讀中的一種鑒賞活動,它要求對文章特點作出評價。
精讀與評析往往是同時進行的,它們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語文知識,并在教師的示范講解中,把握閱讀要領,提高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增強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般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1)鼓勵學生養成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要讓學生養成邊讀書、邊思考、邊做筆記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要訓練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通過深入思考和認真分析能獨立解決問題。同時,要訓練學生養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如摘抄要點、制作卡片等。
(2)引導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學生在預習、自學的過程中,運用工具書可以迅速解決隨時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中學生應養成隨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閱讀時要注意光線、位置、姿勢,如不在直射或暗弱光線下看書;不要躺著、走著或在晃動的車子上看書;坐的姿勢要端正,眼睛與書本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等。
新課標中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考查和評價,重在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和自身的全面發展。教師對學生閱讀的評價應隨時進行,及時評價。閱讀教學不能搞標準化,因為學生有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要求,所以評價應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特點及學習基礎來制定不同的要求,實施多角度評價。
在閱讀教學中,應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閱讀興趣,擴展閱讀量,為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較好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