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新明
河北省辛集市新壘頭中心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要講究綜合效率
閆新明
河北省辛集市新壘頭中心小學
讓孩子喜歡我的語文課堂是我的向往,讓孩子在我的語文課堂輕松地飛翔是我的追求,讓孩子在語文課堂中快樂成長是我的理想。讓孩子在語文課堂享受語文是我的幸福!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一直努力著、探索著。
作為一名在一線工作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常問自己:我的課堂應能給予學生什么?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什么樣?因為課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就應該有一定的標準,作為一門藝術,則貴在創新,又不應該有唯一的評價標準。俗話說:“各有各法,只要得法。”因此,我認為,語文課堂應該能帶給學生快樂的享受、情感的升華、心靈的共鳴。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對話主要是以文本為中介進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民主平等是對話的第一法則,沒有民主平等,師生就不可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因此,教師的角色應該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課堂也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學生交流互動的天地。如這學期教學《學弈》一課,學生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演弈秋,我演第二個學生,下面是當時的教學片段:
生1:你看你,學習下棋經常走神,怎么能提高棋藝呢?
師:你的批評很真誠,我要好好反思。
生2:只要你專心致志,像另一個學生那樣,也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棋手。
師:謝謝你的鼓勵。
生3:你呀,棋藝一直沒有長進,都怪你不認真聽講.你要是邊聽邊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問我,那樣你肯定是下棋高手。
師:謝謝你告訴我學棋的方法,那就是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思考、不懂就問。
激勵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劑,是促進學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學習的動力源泉之所在,更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關鍵因素。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首先要相信兒童有創造的潛能。因為“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其次,要給兒童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再次,兒童的創造老師要作切實地指導。
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激勵必須是“有效”激勵。當前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思想認識朦朧,沒有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與精神實質,誤以為激勵就是對學生“標新立異”的不置可否、一味盲從。事實上,《語文課程標準》在提到“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的同時也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和“初步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所以語文教師的激勵應是基于維護學生人格尊嚴基礎之上的“嚴格要求”,學生想對沒有、說對沒有,都是需要直面的。轉貼于比如我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這兩首古詩時,就可以抓住“送”字啟發學生創造性想象:兩首詩都寫“送”,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相同與不同?這樣,創造性思考的空間就很大。再比如,一位老師在進行《假如我是一棵小草》的作文教學時,把孩子們帶到校園的草地上,讓他們閉上眼,在草地上盡情地打滾兒,盡情地歡笑,親近小草,并對孩子們說:“假如你是一棵小草,你聞一聞、摸一摸、想一想,有什么感受?”孩子們把“心”沉浸在綠綠的小草中,每一個人都變成了“詩人”。有的說,“我是一棵小革,陶醉在親愛的泥土中,想象云朵回家的路,和春風一起洗臉。”有的說,“我是一棵小草,正探出頭來,和春風握手,然后一起聊春天的故事。”有的說,“我是一棵小草,生長在校園的假山旁邊,我自豪,能幸運地和鮮花、小樹一起跳舞……”在孩子們盡情感受,盡情想象時,我掏出事先準備好的詩歌,和著音樂朗誦起來:“我是一棵小草,一棵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的小草……”在進一步強化孩子們的感受后,再布置作文,結果,孩子們都寫出了讓人驚嘆的習作。
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雖然我們無法預料課堂會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們可以預設一些細節,預約一些精彩。
首先,精雕細琢對教材的理解。細節的設計緣于對教材、對學生和對環境的深刻理解與把握,緣于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利用。它不是淺嘗輒止的表面“作秀”,那必將是流于膚淺;它不是為刻意追求“亮點”而設的“應景之作”,那必將流于浮華;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為之的故弄玄虛,那必將流于腐俗。那是對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創設。
其次,精心雕琢教學過程的各個教學細節。
老師的教學語言抑揚頓挫,感情真摯,扣擊學生的心扉,撥響感情的琴弦,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同時,教師用適時、靈活、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營造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語文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材料的反復感悟,與作者產生心靈的交匯,讓作者的高尚的心靈世界陶冶學生的精神品質,從而實現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和語文實踐的相融并進。這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地感悟語言材料,去努力實現人心與文心的融通,情感的陶冶。愿我們都能成為有思想的語文老師,在課堂這一繽紛的世界,寫下屬于自己的那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