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發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二中
淺談初中語文寫作創新策略
楊正發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二中
中學語文界最為頭痛的問題莫過于語文教學效率不高這一頑癥了。從多年中考的作文出題走向來看,中考已淡化文體,鼓勵不受拘束地表達,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多寫觀察日記、生活筆記、書信和隨感。重在激發學生練筆的興趣。在具體要求上不再從中心條理等方面提過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實用的書面表達能力。總之一句話,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自由有創意及豐富地表達。而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打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法規,嘗試引導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寫作的創新教學法值得提倡。
作文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就自己喜歡的作家或文學形象深入挖掘,認真揣摩,使之成為自己寫作的素材,進行文字描述,便于作文時使用。課文不僅僅是寫作方法的例子,更是教師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審美的例子。課文還往往是教師引發學生課外自主閱讀,感悟生活的“引子”。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學生會驚喜地發現作品的精彩、豐富、博大。例如學生在閱讀中可以體會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屈原大夫;身上透析出資產階級腐朽、人性的扭曲的葛朗臺、夏洛克;《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始終虛懷若谷的齊王。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閱讀,開拓視野學生閱讀,給學生介紹一些例如《讀者》、《意林》、《讀者文摘》的優秀讀物,以定期檢查學生讀書筆記為手段,促進學生寫讀書札記寫讀書后的感想,也可點評、賞析書中的某些片斷,可摘錄書中精彩句子,可向同學推薦精彩段落,也可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如書評會、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成果,共同提高寫作能力。同時借助寫讀后感、評論、縮寫、擴寫、改寫等多種形式,一方面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提高他們閱讀、欣賞、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從而使閱讀教學過程與作文教學過程兩者互相聯系、互相作用、互相促進,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主體運動。
在網絡環境下指導學生寫作有什么優勢呢?與傳統教學相比,其不可比擬的優勢有如下幾點。
(1)技術優勢,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寫作最好的老師。網絡集文字、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信息于一體,以網絡形式將信息傳遞給學生。這種形式不是線形的,而是一種接近人的聯想思維的方式,它對學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容易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2)網絡的寫作給了學生充分發揮個性的自主權,便于學生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寫作教學的目的之一。創造是需要自由的,在網絡寫作的課堂上,不是以教師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寫作時有時有可選擇性。教師為每個學生提供單獨或小組討論的機會。每次寫作,老師都可提前在網上征集文題,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所熟悉的內容去出文題,然后討論。教師在網上看了后做一些補充或提高,每個學生就可以到網上創作了。使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可以自由創造。同時,每個學生在有競爭性的討論中,積極思考文題,不但能從自己的思考中獲得創作的知識,而且可以從同學的觀點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同時在討論中還可以培養同學之間的協作精神。
(3)貼近生活,關注社會,注重實用。美國一位學者曾說過:“語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而生活又是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在傳統的寫作訓練中,由于信息傳遞的單一、緩慢、刺激度弱,導致學生生活空間狹小,使學生寫作內容陳舊、千篇一律。網絡環境下的寫作則不同。隨著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網上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各類專門的網絡特別是關注青少年成長的網絡越來越多。這使得網絡信息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能夠讓學生在捕獲最新信息的同時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網絡寫作時刻關注社會發生的事,學生在網上看到后,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評論,也可即時交流看法,這使學生能及時了解社會,培養學生參與社會、關心國家大事高尚道德情操。
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有思想的寫作、有內容的寫作,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和寫作技法。首先,立意要精巧,要培養學生以敏銳的目光抓住那些看似平淡、平常,然而卻寓意深刻、韻味無窮的小事,從小處著筆,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和普遍規律。避免閉門造車、抄襲他人或作無病呻吟,而要以小見大,常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觸動情感,影響思想與生活,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可能就是一個典型,一聲輕語、一次微笑,可能有著豐富的內涵,主題的深刻與否,往往取決于作者會不會發掘。同樣一個材料,開掘得好,便能成一篇立意深刻之作,開掘得不好,便會成平庸之作。一般而言,高考作文在內容上的創新應側重于立意的縱深和發掘以及選材的典型和新穎,從現象看到本質,見微知著,對事物的發展有預見性。其次,擬題要新穎,學生可以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歌詞、俗語、影視劇名等作為文章的題目,例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引用或化用詩詞名句,既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又蘊含深刻的雙關含義;引用或化用大家熟悉、喜歡的歌名,活潑而有趣;引用影視劇名,新穎而別致;引用或化用經典名言,典雅而深刻。這些標題,貼近生活,使人喜聞樂見,倍感親切。
所謂創新教育是培養學生具有會思考,善于思考,發表有新意的見解的能力,具體在語文學科上,就是要培養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獨特的聯想和感悟能力、尤其是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具備這些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