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生河北省隆化縣三道中心小學
板書的本質是教師綜合素養的表現活動——讀《關于板書本質的新闡釋》的啟示
薛玉生
河北省隆化縣三道中心小學
《關于板書本質的新闡釋》一文,從根本上揭示了板書受冷落的原因——對板書的內涵、本質認識不夠。的確是這樣,只將板書作為一種教學媒體、技能或者藝術手段,就大大地降低了板書的價值。因為新教學理念中,豐富了課程的內容。而板書是發揮新課程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手段,它的本質是教師綜合素養的表現活動。
請先欣賞一段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教學紀實。教師先提出問題:“百草園為什么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讀文后,迅速地找到了“是我兒時的樂園”這個句子。教師流暢地寫下了“樂園”兩個字。然后說道,百草園之所以是“我的樂園”,是因為這里有我熱愛的生活。我們一起來欣賞它的景物美吧。接著板書了“靜物、動物、靜物”。下面請同學們團結協作,完成下面兩個問題。
(1)口頭回答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2)按照老師的板書思路,補寫上你們認為有趣味的詞語,并交流你認為有趣味的原因。
學生開始研讀課文,同桌、前后桌討論。不久,許多學生舉起小手,教師讓幾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書。他們補充上了形容詞、動詞,并饒有興趣的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一會鼓掌,一會爭議、補充,整個課堂充滿了活躍的學習氣氛。教師因勢利導:描寫這些景物的句式有怎樣的特點?請發現的同學板書到黑板內容的合適位置。一名學生迅速板書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三個詞語。這樣就形成了下面的板書雛形: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師生
樂靜物不必說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
動物也不必說長吟伏竄
單是低唱彈琴噴煙霧
園靜物像人形的又酸又甜
從上面的案例中不難發現,板書是一個動態過程,它具有著節奏性、即時性、生成性的特點。教師有意識的將板書分為三個階段:板書引領——學生探究——板書實踐。用這三個階段來調控教學節奏。教師用“樂園、靜物、動物、靜物”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走入文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生發現了“碧綠的、光滑的……”等趣味性詞語,豐富了板書內容。通過參與教師的板書活動,品味用詞的妙處,掌握文本內容,培養了閱讀文本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板書與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因素相互作用,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教學結果的積極有效。整個板書的動態呈現,凸顯了教師的主導活動行為,發揮了板書的全面功能。
當然,動態板書的呈現,更需要教師的主體表現活動。以上面的案例為例。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確定文本的關鍵詞語“樂園”為引領的起始點。雖然由學生參與,師生共同完成“碧綠的、長吟、低唱……”等主體內容的板書,但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構思設計教法,啟發引導學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篩選板書的點。甚至于從“樂園”到具體表現“樂”的詞語這種總分的形式,遞進的聯系都需要教師憑借自己的知識水平、能力素質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判斷、綜合、組織。實施中還要和學生進行思維置換,相互作用。這樣看來,板書設計、生成的活動是教師與教學內容、學生、教學方法等因素進行精神能量交換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通過自己的主體表現活動使板書活動充實而富有活力。
動態板書的生成需要一個過程。正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板書雛形的生成過程一樣,它綜合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氛圍、學生活動等諸多因素。動態板書的生成特點就決定了它是教師綜合素質的表現過程。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板書圖的呈現,是教師對文本內容研究、梳理的結果,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知識與能力。設置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需要教師的新課程理念。調動學生補充“碧綠的、光滑的”等詞語,尤其是“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樣表示句式的詞語,更需要教師有啟發誘導的語言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板書素養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它是教師知識能力的融合,是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內容地和諧表現。發揮板書的全面功能,需要教師的綜合素養;板書活動就是教師綜合教學素質的表現過程。
板書是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的。正如《關于板書本質的新闡釋》一文所說它既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相關因素的認識活動,同時也是交往活動。它的本質是教師綜合素養的表現活動。只有這種理解,才完整地反映了板書的內涵,才能更好地凸顯板書的全面功能,才有益于板書活動的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