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洪磊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雙河初中
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語言
成洪磊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雙河初中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手段。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思想品德課“旨在促進初中學生的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足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摘自《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給人的印象是:枯燥、單調、沒意思、不好學。這里既有教材知識體系的因素,也是人們對思想品德課的偏見。對于十二三歲的初中生而言,如若照本宣科,空洞說教,學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課堂必然如死水一潭,教學效果也必然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了。提高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掌握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使用恰當的課題教學語言來激發(fā)課堂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老師,也會喜歡他上的課。在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中,由于其內容理論性強,概念抽象缺乏趣味性。極少數調皮搗蛋,生性好動的學生往往坐不住,這勢必影響教師的心情。如果采用粗暴的態(tài)度,對其用挖苦諷刺惡毒的語言“你就是笨豬一個,少娘老子教的,你們這種人今后就是社會的渣滓、敗類······”結果不僅不能制止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加變本加厲,對抗老師,頂撞老師就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教師的責備批評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但如果老師“硬話軟說”說得親切些,把說教話說成激勵話,將不滿話說成提醒話,將警告話說成勸慰話,學生反而會覺得愧疚,增加了教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也就提高了教師的威信。
教育教學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活動,教師主要通過語言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有效的教學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無效的教學語言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引起學生的不滿和反感。教育學生靠的不是堅如磐石的武力,而是親和似水的智慧。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和諧師生關系,請從親切的“和風細雨”似的語言開始吧!
幽默是一種語言藝術,是教師的信心、智慧與才華的集中體現。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能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的演繹,古板的灌輸變成靈活的推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受到啟迪。正如徐懋庸所說“非但而可笑,并且令人深思?!?/p>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用恰當的詼諧有趣單位語言手段來表現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和本質,激發(fā)學生的愉快感,學生在欣賞玩味和笑聲中得到情感的釋放,在幻想中學到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維特洛夫所說“教育家最重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面對思想品德課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的概念,為了把課講“活”,教師固然需要借助大量的笑話故事比喻來激活課堂,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要牢牢抓住本學科的學科術語,切莫顧此失彼,本末倒置。引用笑話、格言、警句、成語、詩歌之后,一定要回到說明的政治觀點,理論內容上來。教師應準確無誤地使用概念,恰如其分地遣詞造句,科學邏輯地傳道授業(yè),令人信服的答疑解惑。要反復錘煉自己的語言,以科學性、規(guī)范性為前提,從而準確地傳達教學內容信息。教師要寓理于例,以理為主,講觀點為主,舉事例是次。
簡潔是天才的姐妹,是智慧的靈魂,教師要用最少的字句來表達盡可能多的內容。教師講課的語言要概括、簡潔,一語中的,否則學生會感到厭倦。對每一章節(jié)的基本觀點和主要內容要能提綱攜領地加以闡述,對學生不知道或重要的,則要多說詳說,說得恰到好處,詳略得當;反之則點到為止。這樣的教學語言藝術能使學生從紛繁復雜的書本中理清頭緒,思路清晰,豁然開朗。
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講,體現的是語言的魅力。增強語言的魅力是吸引和啟發(fā)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要錘煉思想,錘煉語言,力爭語言親切、幽默、專業(yè)、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