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松萍
摘 要:如今新課程的改革在全國開展得轟轟烈烈,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既對少先隊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少先隊工作創造性地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讓隊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走近大自然,去親歷社會的人情世故,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去體驗人生的成功失敗,去欣賞自然的和諧偉大。讓隊員們在活動中參與、實踐、創造,讓每個孩子都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少先隊活動;城郊小學;快樂
天姥中心完小,雅致校區的生源比較復雜,大多是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生各方面基礎相對薄弱。因此對于這些來自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學生,組織什么活動,怎么提高學生的活動積極性,真正培養一個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小主人,這是讓很多輔導員頭疼的事。那么作為農村小學的輔導員,如何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讓少先隊員快樂地成長,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開發校內資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一進程中的新舉措;也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陣地。為此,少先隊主要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切實提高圖書的開發、利用價值
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圖書資源,我們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真地辦好學校的圖書室。建立健全圖書借閱制度,專門配備圖書管理員,增加管理力量,使現有的圖書能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發揮它特殊的作用,切實提高圖書的利用率。除此之外,我們還動員隊員發揮集體的力量,讓每個中隊辦起圖書角,利用閑散的圖書發揮“資源共享”之作用。我們利用隊員們所看的圖書,在設計中隊課的時候,舉行一些“書香滿園”“我是故事大王”“好書漂流”等活動,鼓勵每一位孩子積極參與,自己練說,同桌互說,小組交流說,全班競賽說。讓隊員們在中隊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體驗中得到徹底解放,培養大膽創新的能力,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和有效度,充分發揮他們在實踐中的主人翁精神!
2.切實提高校園花圃、菜園的開發、利用價值
作為鄉下小學,可以利用學校的土地開發一個花圃,一塊菜地,讓每個中隊對自己的花圃進行種植、培育、移栽、嫁接,做到一年四季都有花開,這樣學生不僅能說出什么季節開什么花,了解什么花是什么形狀;知道哪些花木可以扦插,哪些花木需要種植、培育、移栽、嫁接;也了解了一些名貴花木的名稱、來歷和傳說……充分利用土地開發花圃,還可以充分利用土地開發菜園,讓每個中隊都有一個“紅領巾”小菜園,并要做到包種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獲,讓每個中隊每天派值日生對菜地負責播種、澆水、施肥、除草和收獲等。這樣既創造性地開展了實踐活動,還使它具有新異性,激發隊員體驗的興趣,讓隊員真正地了解、接觸自然,再不是過去那種“手不提籃,肩不挑擔”的柔弱書生,使他們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知識得到拓寬,水平得到發展。
二、開發周邊環境資源,豐富學生的活動
實踐是體驗活動的重要性。在實踐中,人是主體,實踐是客體,人的體驗是與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身經歷,親口把梨子的味道嘗一嘗,才可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升華,找到真正的內心體驗。作為城郊小學可以利用學校附近的山丘、河流作為資源,引導隊員去考察,可以給他們一些考察的要求,放手讓隊員們自己設計活動方案,豐富自己的知識,并鍛煉能力。比如,可以舉行一個“比比,哪位植物媽媽最有辦法”的活動,布置孩子們回家收集資料,最好帶回樣本,并說說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全班的交流匯報活動中,比比哪位植物媽媽最有辦法。這樣孩子們在實踐中掌握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對大自然的認識和體驗。
三、開發農村資源,挖掘農村特色
農村有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河水、迷人的山丘,這些都是農村小學少先隊開展特色活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立足于當地農情,挖掘鄉土資源,是農村少先隊開展特色活動的根本出發點。
廣泛接觸,拓寬視野,深入實踐是少先隊活動獲得成功的關鍵。輔導員可按照少年兒童的特點,引導他們接觸社會、生產勞動、現代科技、大自然。每一個輔導員都要重視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結合,尤其要突出強調接觸的“社會化”,讓中隊活動課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比如可以讓學生到跟自己有親屬關系或鄰居那里去“宣傳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活動,還可以舉行一些“我是小小采茶能手”“我家的柿子最美”等活動,讓隊員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規范、自我超越。
總之,我們農村小學要開發、利用一切農村資源,組織學生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廣泛組織少先隊員從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等各個方面進行實踐活動,增強少先隊員的自身素質,提高少先隊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少年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讓他們感受成長的快樂,主動適應新的時代、新的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