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銘洲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閱讀方面存在重要的問題:學生的語文閱讀量匱乏,除了教學課程所需的課本之外幾乎沒有課外讀物;教師的閱讀知識傳授過于強調完整性,雖然學生會貯存大量的知識,但會造成學生學到的知識變得僵化;單純地按著教學課程進行線性閱讀,把閱讀分成了逐段總結段意、過渡句聯系上下文、歸納中心思想、概括文章大意等。這種閱讀方式使語文教學變得繁瑣復雜、機械麻木,而且這種教學方式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發展方向背道而馳,使學生逐漸失去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過于依賴教師的灌輸和給予,個性化發展呈現亞健康狀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重點強調了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閱讀中情感的體驗和積累,熟練掌握多種語文閱讀方法,能夠獨立自主地初步鑒賞各種文學作品,陶冶情操培養閱讀興趣,實現自身個性化發展,用精神文化充實自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灌輸和機械化的練習來完成,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雖然在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但要做到師生之間平等對話,相互尊重,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方式就要落到實處,改變傳統語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提高教師自身教學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學習語文,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強調自主閱讀。學生沒有自主性,個性化閱讀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富有創造性的閱讀才能實現個性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小學生處于整體能力初步發展的狀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提出恰當難度的問題,以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知識,并合理地引導學生展開適當地想象,表達出學生學習后的感受,與此同時,教師要通過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了解到學生的掌握情況,保護學生表達感受出來的熱情,根據文章作者的本意為基礎對學生的想象進行調整和延伸。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周圍語文相關資源的利用,營造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把課堂教學內外事物緊密聯系在一起,增強溝通,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能夠在課外進行延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步,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在個性化閱讀中,教師要顧及每位學生的內心活動,以學生自己主動進行閱讀為主,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感受和鑒賞文章,使學生主觀自主地閱讀。在閱讀活動中,學生的自主閱讀并不等于教師放棄了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教師也不是單純地替代學生去分析解讀文章,而是在文章設定的一種特殊的情境中為學生提供閱讀的線索,點撥學生找到文章的精髓所在,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能夠獨立進行閱讀。學生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經歷不同,對于文章的理解感受也不盡相同,教師要盡量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學生多留一些自主創造的空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遇到難題時,教師要熱心鼓勵學生克服困難,以豐富的想象力找出解決的方法,更要注重學生在閱讀中體驗,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多投入感情,引發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共鳴。例如,在教學《煙臺的?!窌r,讓學生接力式地讀出自己對于海的理解和領悟,講述海的精神中和表象中的美。在閱讀中,學生要有獨立的批判意識,學生想要提升閱讀的能力和體驗,就要抱著批判性態度進行閱讀,在閱讀中要積極提出質疑和討論,培養學生閱讀方面的發散性思維。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五大策略:
1.學生相互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都具有個性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潛在能力的開發與延伸,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給學生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在閱讀學習中,學生要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原文閱讀上,以原文中內容結構為基礎,不斷遞進層次地深入閱讀,不斷完成閱讀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反復有目的性地閱讀,要給足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時間,培養學生能夠自我監控完成閱讀目標,最終完成語文課文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調動所有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力求全班學生都能完成閱讀任務,不可以只做表面工作,要把個性化閱讀落到實處。
2.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要求是統一的,但是學生的能力和表現是有很大差異的,思維活動和感受表現都有所差異,學習態度的端正程度也有強弱之分,這就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做到以學生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領悟代替了教師在課上的灌輸講解,鼓勵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培養發散性思維。當有些學生做到了個性化體驗之后,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討論其中哪些是合理的,對不夠好的部分進行調整,對于錯誤的地方要找出其原因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完善整個閱讀知識結構。
3.教師要適當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適合學生自身的閱讀方式,教師不應該以大眾統一化的教學模式對小學生進行教育,要大力支持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從心底發出的真實的聲音,教師要耐心地聆聽,適當地肯定和表揚學生的想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閱讀中給學生創造一個合作學習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大膽提出質疑,學生自主探究、相互討論。
4.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及愛好自由性選擇課外讀物,使學生自身知識面得到擴展。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大量涉及知識讀物,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閱讀方式,保證在大量閱讀中學習知識的質量。例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在班級中舉行自學讀書做記錄的比賽,閱讀中要充滿豐富的感情,在課堂中讓學生自己講出閱讀的內容,具有競賽性質的提問激起學生的熱情,積極參與到課文學習中。要加強學生課余閱讀實踐,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調動起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在實踐中逐漸鍛煉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
5.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經常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自主評價,質疑他人、評價他人、改正他人,這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學中要把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要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教授學生評價和實踐的方法,學生能夠有時間和空間在閱讀中充分對文章內容進行評價,教師要妥善地對待學生閱讀中提出的質疑和評價,仔細聆聽從學生心底發出的真實的聲音。鼓勵學生進行多項同時評價,圍繞文章內容中的問題,從多個角度不同層次地采取措施對問題進行解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提出質疑和評價中有不同意見的時候,進行對比,讓學生比較出其中的差別,培養他們洞察辨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別的學生提出質疑和評價的同時,有不足的地方學生要提出補充意見,培養學生完整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在學生之間的質疑和評價有爭議的時候,學生要各抒己見、據理力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的思維能力。
總之,個性化閱讀這項課題研究的主體是學生,最大受益者也是學生,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明顯提升,善于主動提出自己的評價見解,學習語文的熱情日益高漲,學習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模式與新課改的主旨是完全吻合的,也緊緊貼合了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是能夠促進語文教學不斷進步的創新模式。在閱讀實踐中表明,我們開展個性化閱讀的首要問題是要徹底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要因材施教,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這種教學模式給語文教學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其有了更頑強的生命力,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