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富
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一個人的全面素質中不可或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學生成長發展的載體。下面就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圍繞發展性目標和引導性目標來開展。令絕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正常發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從而實現發展性目標就可以了;但對于小部分心理上有一定障礙的學生,如,因缺少自信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厭學情緒、膩煩心理、叛逆行為等,首先是以預防為主,但如果已出現了這些心理問題,就應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二、農村中小學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
作為農村學校,不可能配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師來“兼職”,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多加強這方面的業務學習,可以通過查閱書籍、上網、同行間多交流等方式來學習,使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技能。
2.學校要講究科學方法,保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本人通過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學,也總結出了幾點心得,不妨在這里分享一下。
(1)自卑心理:農村孩子知識面窄,大多數天生內向、不愛與人交流,所以,會出現沒信心、自卑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多與其溝通,多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進行表揚,多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時間久了,這種“自卑心理”就會消除。
(2)厭學情緒: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很多,教師要先查明學生的厭學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如果是厭煩教師,平時要多和他們接觸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他們知道其實教師也不是那么令人“討厭”;因成績不好的,課下要多進行輔導;因貪玩的,要多進行思想教育,也可以多講些教育故事等。
(3)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這兩點是大多數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所以,一定要正確引導,心病必須心藥醫。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過分地批評指責、諷刺打擊,要朋友式地談心,針對性地梳理,耐心啟發、正確引導。這不僅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方法,也是鍛煉教師教育能力,提高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3.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到實處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動之中。如,針對小學生自卑、無自信的心理,可通過開展一些競賽、藝術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各種表演等多種課內外活動,煅煉學生;針對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開展一些感恩活動等。
(2)在學科教學中有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是教育和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于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的解決。
當然,有些途徑需要靠教師在親身的工作體驗中摸索出來。只要我們有心地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途徑,把這項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