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拓展到金融領域,各種傳統金融產品與項目已經開始改頭換面,披上了以互聯網絡為標志的現代化外衣。農村地區相對落后的金融發展形式與人們相對閉塞的思想狀態與財富管理習慣,都讓這次互聯網金融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農村地區人們金融資本管理意識的提升、地區個性化金融體系的確立,以及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的互助合作,一些地區的金融管理結構以及形式將會得到顯著的改善。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金融
一、前言
互聯網金融背景簡單的說就是將人們的金融理念、資本管理意愿等,通過互聯網這一工具以及包含其中的一些網站與媒介來得以實現,這種模式不僅新穎、便捷,而且能夠有代表性的指示出國內金融管理與發展的主要方向,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金融發展依靠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愿意去接納這一新事物、新形態,不管是理財、投資、融資,還是單純的持有或者管理一些金融產品,人們都愿意足不出戶的借助互聯網絡或者更有品質的客戶服務來完成,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產品與行業實現轉型的大趨勢。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是否完整、金融門戶是否健全、人們的財富管理理念是否到位,都將會影響到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比如經營個體規模、特色產業發展等等,這些與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的發展形式需要得到人們的充分重視,并在具體的金融監管過程中得到必要的支持與保護,由此可見農村金融體系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關鍵作用。
二、互聯網金融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要點
1.提升農村人們金融資本管理意識。人們不能否認的是城鄉差距依舊存在,并且在限制著城鄉均衡發展進程,但就目前的相關政策以及各個行業向農村拓展的局面,人們有理由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包括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抱有信心,因為在這一領域的改革空間與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在以前,大多數農村家庭缺乏資本管理意識,不要說保險產品、股票以及證券,就是基礎的儲蓄都不能得到人們充分的重視。在2013年,擁有活期儲蓄賬戶的家庭僅占四成,還有一大部分的人們尚未建立起儲蓄的習慣與觀念。想要在互聯網進農村的大潮中向人們普及資本管理的重要性與金融產品知識,首先還是需要在思想意識方面對他們進行必要的熏陶與培養。在普及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就可以穿插金融管理意識,想人們傳達資本管理的方法、途徑,管理財富的一些實用觀念以及一些金融機構與金融門戶的相關知識。借此,一些年輕人能夠及時的樹立起理財觀念與財富管理意識,方便他們在日后有效的利用手上的資金、合理的獲取資金支持去完成自己創業、投資以及其他金融運作。只有讓人們在思想意識上肯定金融管理,接下來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其中時他們才更愿意去嘗試和探索,農村的金融發展在互聯網的支持下也才會大放異彩。
2.結合本地實際,創建個性金融發展模式。一般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較于城市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比如閉塞的地區交通、不良的自然環境或者是一些人為造成的負面影響。人們在嘗試將互聯網金融概念以及具體形態引入農村地區時必須要對當地的實際狀況進行充分詳盡的了解,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實踐之中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當地金融發展體系的探索。比如,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要支撐,經營主體少,人們所持有的資本安全系數低,農村貸款難,保險體系不健全等等都是當地金融發展過程中顯著的問題。這時,在規劃該地區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方案時,人們可以在保證互聯網普及程度之后,針對該地區的一些個性問題進行改革,鼓勵農民家庭利用合法網絡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等開展融資、投資、以及便捷的儲蓄活動,同時,人們應該注重資金管理過程中的風險控制,防止網絡騙局以及虛假平臺造成的資金損失。一些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人們還可以嘗試自己的儲蓄轉移到網絡融資平臺,通過較高的收益率來促進資本增值,提升自己財富的安全性。作為村鎮地區的領導或者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人們也可以在征求民意之后明確每個家庭資本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困難以及解決方案,或者根據本地經濟優勢比如加工業、制造業等等來進行合法合規的資本融通,帶領大多數村民共同致富,提升金融發展水平,增強結構的合理性并拓展其優化空間。
3.積極尋求合作與政策支持。促進一個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并不能夠單純依靠一方面的力量得以實現,多方面、多行業的配合才是每個金融發展成功典范的共同經驗。金融行業實際上也是一個相對復雜、分工明確的資本管理系統。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都為現階段各地區、每個經濟個體尋求新發展,獲得新的利益增長點創造了相當多的便利條件,農村這一巨大的、待開發的金融市場是每個有經濟頭腦與明確經營目標的人需要給予重視的。從國家政策的大視角看,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的改革以及互聯網金融個體的推動,農村地區的一些小微企業成為了重點扶持對象,各種綠色通道的搭建、財政資金的支持都讓一些個體經營者、小微企業主等等有了更大的動力與實用優勢。另外,隨著政策出臺,經濟發達的城市帶動欠發達的城鎮鄉村是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又一主旋律,指定地區之間的互幫互助、相關行業之間的合作等等都為農村地區的特色經濟以及金融行業現代化發展。實際上這種地域以及行業之間的跨界與互助也是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互補充以及人為形成的聯系都能夠在二者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對公眾以及廣大百姓在意識上形成沖擊,從長遠看,每次合作的嘗試都是具有其實際意義與價值的。
三、總結
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與建設的不斷重視,所謂的城鄉差距正在借助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通訊方式調整等等得到逐步的縮小,在不久的將來,城鄉居民將會沒有任何差別的管理自己的財富以及理財產品,包括保險、證券以及基本存款都能夠通過完善的互聯網服務送到人們眼前,在此基礎上,我國的互聯網金融事業也將會呈現出更為現代化的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翁文東.互聯網金融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6).
[2]朱迎,劉海二,高見.互聯網金融有助于實現農村金融普惠[J]新金融,2015(2).
[3]劉志平.互聯網金融對農村金融的啟示[J].中國金融,2015(3).
作者簡介:敦向東(1974.04- ),男,漢族,遼寧沈陽,EMBA碩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