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利娟
【內容摘要】語文教學作為一門人文類的學科,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高效優質教育的發展關乎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建立優質課堂、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教學策略上也要更加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才能建立起師生和諧、高效互動的優質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 ?高效優質 ?策略
現代化教育的發展使得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改進,在現今素質教育逐步推廣的背景下,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越來越成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關注的重點。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高效優質的課堂不僅需要教師教學策略的完善,教師同學生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溝通才能構建一個優質高效的課堂。
一、合理安排教學計劃,把握每節課堂內容
教師提高課堂效率需要結合課堂時間和授課內容,合理安排好這兩者的聯系,從而制定一個完善的教學計劃。優質高效課堂的建立首先是關乎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的領導學生才能融入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建立好一個較為輕松而又高效的課堂。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課文不僅僅是來當作教學模板,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材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能夠了解到更多課外知識,通過自己的查閱也能瀏覽到更多豐富、高深的知識體系,從而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例如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中的《孔乙己》這篇課文,文章作者魯迅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文學家,他的作品風格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孔乙己》作為其中的經典之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根據這篇文章,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歸納作者——魯迅的資料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甚至可以另外給學生帶去一些有關魯迅的作品文本,供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和體會。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對課堂進行合理規劃的表現,使得課堂在教師的計劃中順利進行,實現優質課堂教學的發展。還比如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中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這是一篇寫人物的文章,所以教師根據人物類別的文章進行教學計劃,比如設置問題:叔叔于勒的外貌特點、性格特點、對作者的影響……這些都是可以設計的問題,不僅合理安排好了課堂內容,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課堂時間,也為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了相關的機會和渠道。高效優質的課堂就這樣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式的方式構建起來,促進了教學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二、學生參與積極性決定課堂質量高低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課堂質量的高低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實現教育的高效優質必須以學生的實際為重點,結合學生的興趣來設置課堂。例如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中的一課《人的高貴在于靈魂》,這是一篇關于人文道德方面的文章,所以教師可以借此課題達到對學生品德教育和語文教育的目標。關于“人的高貴”和“靈魂”,教師能夠想到兩個問題:什么代表著人的高貴;靈魂是指什么。根據這個問題,學生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查找答案,重點在于學生對人格、思想的認識。教師根據學生查閱的資料來組織交流活動,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其他同學,在思想交流的活動中學生們更深刻地了解到“人的高貴”和“靈魂”這些問題,也對課文的理解奠定基礎。學生的交流提供給了他們精神的自由活動空間,不僅對學習壓力起到放松的作用,更是激發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在與其他同學溝通的過程中享受精神上的釋放帶來的快樂,這也是一種學習交流的方式。
教師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也能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提高,比如學習《口技》這篇課文時,課文的主人翁有著“口技”這個特長贏得很多人的贊賞。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舉行一次特長展示,來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彼此,并且通過這個方式來升華課文主題,讓同學們建立自信,相信特長能給自己增色。不管是表演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都會飽含興趣參與到課堂中,促進教學活動的進行。
三、思維創新是優質課堂的關鍵因素
優質教育是針對學生終身發展而言的,所以對學生的培養應當考慮全面。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語言、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培養,更應當注重對學生思維運用的鍛煉,因為思維才能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蘇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的課文《曹劌論戰》,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戰爭的一番評述,教師因此可以根據這番評述來要求學生對其中戰術問題進行分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道理就是一種思維的運用,選擇反攻和追擊時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弱戰勝,獲得戰爭勝利。教師講解這句話的道理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解釋其中的含義,提供給他們思考的機會,培養思維創新能力。
還比如學習《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教師也可以啟發學生:為什么作者向往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會聯系到當時歷史背景以及作者個人的經歷,這些內容是學生應該去思考的內容,教師的適當提示可以給學生一個思考路徑,幫助他們思維運轉。在學生的思考中,也有可能對問題進行延伸,盡管學生得出一個偏離課文的結果,也證明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是一種積極學習態度的表現。在這樣一種啟發性的環境氛圍中,學生才能自由的思考和發揮,創新意識也才能逐步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1] 王莉. 初中語文高效愉悅型課堂建設研究[D]. 延邊大學,2010.
[2] 郭麗巍.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和諧課堂構建探究[D]. 延邊大學,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康居路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