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
摘 要:民族傳統民俗體育游戲項目是我們國家的一項重要文化遺產,它既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娛樂性,又具有技藝性、健身性,同時具有較強的教育性,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但長期以來,孩子們受網絡、居住環境、學校和家長的認識等原因的限制,已經逐漸遠離那些曾經伴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長大的歡樂了,現在的孩子們身體素質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滑坡,而心理上的空虛也讓一些不好的習慣乘虛而入。
關鍵詞:心理健康;傳統體育;民俗游戲
民族傳統體育游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文化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
一、傳統民俗體育游戲的內涵及其特征
傳統的民俗體育游戲是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域與生存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傳統民俗體育游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它作為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化理論,把人與環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活動。它既是自貫一身、穩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中漸進發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了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反映在傳統民俗體育游戲當中的民族意識、文化心理、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規范、審美心理,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的文化,是民族體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圍繞民族體育活動方式,通過抽象事物的藝術表現,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質內涵、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最終依托體育活動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
二、以學校為基礎,全社會共同努力繼承和發展民俗體育游戲
1.將民俗游戲加入健康教育課教材當中,使之正規化,也可適當進行改變,讓教師有據可依。游戲內容可根據年齡進行設置,如放風箏、打陀螺、抖空竹、彈球、跳皮筋等,根據年齡特點進行適當引入,也可借鑒一些外國優秀民俗游戲為我所用。
2.在“陽光體育”活動的東風下,將民俗游戲引入大課間,在體育課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和參與民俗游戲,是指在學校里形成規模,并長期堅持下去。
3.將民俗游戲與運動會相結合,以體育節的形式開展,讓運動會更加靈活多樣,增加了娛樂元素,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提高興趣,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為民俗游戲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4.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做到身心共同發展,相互促進。
民俗游戲雖然是傳統的文化,但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也是新鮮事物,民俗游戲能延續至今必然有它的優越之處,他除了有體育的共同特點外,也有其他項目難以取代的獨特魅力。我國現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傳統項目,其中也包括許多少數民族的游戲,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游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拔河;苗族的劃龍舟等。
總之,傳承與弘揚傳統游戲項目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孩子們甚至成年人體育活動時間的重要舉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這項艱巨的任務離不開你我的共同努力。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