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晶晶
【摘 要】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中考英語成敗的關鍵,而它的難度系數和它的重要性一樣與日俱增,給廣大師生帶來無盡困擾。而“見縫插針,滲透閱讀技巧,“排兵布陣,踐行分類訓練,“與時俱進,溝通課堂內外”不失為攻克這座堡壘的三大妙招。
【關鍵詞】英語閱讀;閱讀技巧;中考攻克堡壘;分類訓練
常言道:得閱讀者得天下。在中考英語考試中尤其如此,畢竟在歷年中考英語試題中閱讀都占了半壁江山。但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不斷變更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故英語試題中閱讀的難度系數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探討攻克中考英語閱讀堡壘的策略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根據筆者長期的探索與實踐,我找到了以下三大妙招。
第一,見縫插針,滲透閱讀技巧
大體上來看,傳統的英語閱讀課有如下兩個弊端。第一,很多教師將英語閱讀課上成了翻譯課。盡管教師對每個句子都進行了特別詳細得翻譯,但是,學生只能對閱讀材料的內容有了非常細致地了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根本沒有機會來鍛煉自己的閱讀技能。第二,很多教師只注重講解相關閱讀材料中的生詞和長難句,而沒有有效地穿插關于閱讀技巧的教學。這樣,就無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無法幫助他們在考試中運用相關的技巧。為了能夠全面打破傳統的閱讀教學的弊端,有效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考試成績,教師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穿插有關閱讀技巧的教學。具體來看,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如下閱讀技巧:第一,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一篇文章的題目,并要求學生根據題目內容對整篇文章的內容進行預測,從而能夠有效培養他們的預測能力和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第二,目前的英語閱讀材料,尤其是中小學的閱讀材料中配了大量的與語篇內容相關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忽略這些插圖的重要作用,而應該指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些插圖,并根據插圖內容預測相關語篇的寫作脈絡或者主要內容。第三,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在略讀文章的基礎上,將語篇分成幾個不同的段落,并要求學生對每個段落的大意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對各個段落的大意有初步地了解。第四,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找出每段話的中心句,比如該段的第一句話或者最后一句話。比如,在講解由牛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Teenage Problems 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carefully. Then, you should predic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ssage. I w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 After that, you should express your ideas 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ssage.”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穿插關于閱讀技巧的教學,從而能夠有力應對英語閱讀越考越難的局面。
第二,排兵布陣,踐行分類訓練
為了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克服在閱讀考試中的困難,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考試的成績,認真分析閱讀試題是所有英語教師必須完成的工作。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特別是應該成為一名對相關試題有足夠把握的教師。具體來看,對于英語閱讀試題來講,進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將這些試題分為不同的類型,并且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真總結每個題型不同的解題方法,力求幫助學生能夠做到心中有法,用法解題。同時,僅僅教師做這些相關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習的主體還是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在自己對相關閱讀試題題型分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針對不同題型進行分類訓練。比如,對于初中九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中考。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們重點掌握中考閱讀題中有關主旨大意的題型,教師可以認真收集近幾年的中考題,并從中選取那些設置了關于主旨大意的題目,然后將這些題目集合起來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地訓練。通過這種集中訓練的辦法,學生便可以較快地總結出解答這類題目可以采用的技巧,如通過觀察相關語篇的題目,通過觀察每個段落的首句或者尾句等等。另外,這種訓練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對解答這種題目的方法進行鞏固,從而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成績。
第三,與時俱進,溝通課堂內外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造成他們閱讀困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對有關話題并不熟悉,也就是說,學生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識。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新鮮素材開始走進學生的生活。因此,英語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渠道為學生提供不同話題的課外素材。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從網上下載那些既新鮮,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難度又適中的材料安排學生進行閱讀。當然,教師還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組織閱讀這些課外素材,如個人限時閱讀,小組互助閱讀等等。比如,對于九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和英語水平,為學生提供那些有關科技方面的小文章,并且可以這樣指導:“Now, boys and girls, you should read this article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ogether.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have a self reading. Then, you can share the main ideas of this article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緊跟時代的潮流,對當前的科技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從考試的角度來講,這種訓練方式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加相關的背景知識,從而能夠降低他們在考試時進行相關閱讀的難度。
結語
總之,一線的英語教師應該努力成為一名分析性的教師,必須對當前的英語閱讀考試情況有一個較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認識到目前英語閱讀考試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予以重視。另外,為了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成績,幫助他們掌握有關解答閱讀題目的技巧和策略,教師還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并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再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辯證關系[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校報(教學科學版).2011年9期
[2]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李連寧司長談高中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與工作部署.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C].2012年8期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市東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