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的管理包括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其工作雖然不似其他高段人員的工作范圍那么廣,但是班主任的任務更為重要和繁瑣,在關乎學生的學習和安全方面,班主任更有著重大的責任。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較為矛盾,既想脫離管束證明自己的獨立與能力,又沒有足夠的心智來支持他們的行為,所以,在心理上依舊離不開家長和教師的輔助。班主任的職責不僅僅是在校園內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也對學生在生活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班主任;初中生;管理
一、轉變思想
多變又矛盾的心理存在于初中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但相對來說,初中生的心理也是極其脆弱的,與班主任的關系就處于既依賴又抗拒的階段。在以往的班主任管理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班主任都認為只有讓學生畏懼自己才算是一個合格的班級管理者,因此,班主任在學生出現問題時都以嚴厲的批評為主,這樣的管理方式雖然能暫時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是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就會產生距離感。因此,要想管理好班級就要轉變思想,將傳統的觀念轉變為新穎的思想,以學生的需求為首要,首先就要尊重學生,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信服感。雖然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但是班主任不能將自己當成一名管理者,要想與學生友好地溝通,就需要與學生站在同等的地位上,雙方是平等的,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班主任的工作。
二、抱有期許
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巨大,初中生是十分敏感的,班主任的表現這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將積極樂觀的思想傳達給學生,并相信只要學生多加努力就能夠達到理想的成績目標,在欣賞學生的同時觀察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鼓舞他們進行努力,結合實際情況為他們制訂相應的目標,這樣既能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又不至于使他們喪失前進的動力。制訂目標要有階段性,在完成一個目標后就要緊接著進行下一個目標,不能讓學生產生懈怠的情緒,只有使學生不斷地進步,才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提升效率。
三、多肯定少否定
初中生更需要被人肯定,心思比較細膩,如果教師因為學生一次的成績下滑,或者偶然的不服管制,就對學生大加批評,甚至不考慮在哪種場合就指責學生的失誤之處,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反而更難管理班級。因此,班主任在工作時要多肯定學生的優點,在發現錯誤時盡量做到不批評指責,而是引導他們改正,一點一點地優化自身,提升初中生的自信心。例如,在發現學生有早戀現象時,教師不能在公眾場合,像教室這樣的地方公開指責學生的錯誤,而要在私下與學生溝通交流,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情況下給予他們意見,并督促學生不要因為其他事情影響到學習。
四、平等對待學生
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之間存有共性,也有個性,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學生人數較多,但也要熟悉各個學生間的差異性,做到因人而異地處理不同學生的問題,不變的是都必須平等地對待。教師在教學時不可避免的會對那些不需要操心的分數高的學生有所偏愛,但這種偏愛不能體現在教學中,否則不僅會使其他學生不滿,也會使受偏愛的學生產生自滿的心態;而對那些成績偏低或者時常犯錯的學生,教師不能放棄,要不時地與他們溝通交流,引導他們改正錯誤,并從學生的心理出發,疏導他們正確地認識自身,了解自己的優點,正視自己的缺點,多加利用和不斷改進。
五、關心學習和心理
現如今的教育教學,使學生的壓力逐漸增大,成績方面的壓力尤為巨大,教師和家長只以成績論英雄是實行教育以來根深蒂固的思想,這樣的評判標準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初中生處于兒童轉向青少年的過渡時期,心理年齡還比較稚嫩,在極大的壓力下學習,即使獲得優異的成績,但心里是不開心的。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時要時時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懂如何有效地溝通,也很難明白地表達自身的困惑,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定期地進行心理咨詢,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上的健康發展。
六、感化學生
真實的情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開展管理
工作,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給予學生學習的動力。情感的包容指包容學生的所有長處和短處,以學生的利益為最重,在實際的工作中,情感的交流比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問題更不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例如,在管理班級秩序的時候,如果有些學生不服管教,不聽學生和任課教師的勸告,班主任就要用懷柔政策,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管理班級。
總之,要想更有效地管理初中生,就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各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隨后才能更順利地管理好
班級。
參考文獻:
[1]郭學新.中職班主任管理“六要”[J].職教通訊,2007(01).
[2]李桂強.她為什么不愿當班主任[J].教學與管理,2007(01).
作者簡介:趙繼嶺,男,1969年出生,1991年畢業于吉林師范學院中文系,一級教師,擔任學校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