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武
摘 要:隨著網絡、多媒體等技術的蓬勃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和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多種多樣。以信息技術和網絡為基礎,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正在興起,要用新思維系統地思考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施建議提出:美術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開展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鼓勵他們主動檢索美術信息,利用數碼相機和計算機創作美術作品,互動交流,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美術教學;信息技術;互聯網
一、作為美術工作者,如何做到美術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1.美術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教師首先要改變思想觀念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開展,信息技術是現代化的應用工具,我們教師要關注新技術的發展,更新學習方式,多關注變化而不要逃避。美術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師的工具,更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做美術課程,深刻研究“技術—教學法—內容”知識,強調技術、教學法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且靈活運用于教學中,而不是簡單地疊加、機械應用、表層應用。
2.美術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要求教師和學生必須強化信息素養,改善知識結構
多年沿襲下來的傳統授課模式經驗型教學呈現出單一性、脫節性,不大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現代發達的資訊,樹立起適應社會發展的藝術觀念,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新型授課方式。強化教師的信息素養,使每一位教師既可以是信息的需求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能夠在互聯網上學習討論、交流信息,發揮教師潛在的知識能力,形成一個高效的信息增值網絡,有利于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
二、在美術學習領域,怎樣把信息技術融入美術教學中
美術學科作為以視覺藝術為主的學科,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及動手實踐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發展能力。
1.用電腦繪畫挑戰“造型表現”領域教學
信息技術與美術融合,首先是軟件與美術課程融合的應用。過去傳統的中學美術課程偏向于讓學生手繪一些實物,追求的是美術的基礎造型和寫實能力,造型表現領域一直作為傳統繪畫的“自留地”而保持著鉛筆、顏料、畫紙的原始狀態,數十年不變,很多學生造型能力很弱,漸漸對這樣的課型失去了興趣。
電腦繪畫中那種近乎游戲式的手法,特別適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尤其對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會減輕心理壓力,甚至會激發起學習的熱情,把美術學習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那么,我們的美術教育不就是真正實現了愉快教育嗎?
2.用流行軟件來實施“設計應用”領域教學
在工藝與設計傳統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作大量的訓練,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如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對于設計應用,教師教學前需要制作大量的范作,有些作業往往采用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結果偷懶的學生什么也學不到,辛勞的學生也做不出好作品。然而在電腦中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因為軟件中提供了大量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供用戶使用。傳統圖案中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圖形都是較容易的事情。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發射構成等一系列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顯示,學生可以通過上機操作完成課堂作業。就以重復構成來說,在電腦中用繪圖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復構成圖案,避免了人手制作中枯燥地重復勞動。色彩構成中的練習更顯示了電腦操作的強大優越性。電腦中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色彩供你選擇,可以在選定范圍內均勻著色、漸變填色或采用某種肌理填色;也可以對色相、明度、純度進行調整;可以隨時掌握整個畫面的色彩效果并做出相應修改,不會出現手工著色中由于出錯耗時返工的煩惱。而學生也能較為簡單地從美術課中獲得自己作品完成的喜悅和快感,培養一種成就感和責任心。同時較為新穎的上課模式也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3.用互聯網來達成“欣賞評述”領域教學
通過搜索引擎上網了解一下美術作品是很有必要的,不僅便捷,而且信息量大。而我們也可以從現代科技與美術結合中,形成一種全新的觀念,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通過計算機網絡來獲取美術知識。因此中學的美術課堂上有必要開設這樣類型的課程,以增加學生的美術知識。
4.用綜合媒體來完善“綜合探索”領域教學
要從學生出發,緊密結合學生心理、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針對本領域要創設適當的教學環境和模式,引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同時在新課程指導下,借助課本教學內容來制作課件,搜集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可以自主地獲取信息、發揮想象力,并創作作品。通過“我為校園添色彩”課程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關注學校的形象與建設,增強主人翁意識和榮譽感。通過調查、研討、設計、展示、運用美術知識,對校園設計的理念、校園環境的改造等問題進行探究,提高環境藝術的審美水平,培養美術綜合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這些綜合性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真真切切地覺察到美術就蘊含在自己身邊熟悉的生活之中,幫助學生學會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使美術知識和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樂于學習美術。
參考文獻:
楊浩,吳砥,楊宗凱.論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03).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