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京偉
班級是學生在學校的“家”,也是學生在校的活動天地,如何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成長氛圍,是我從教多年來追求的目標。工作十幾年,有失敗,有挫折,有成功,更多的是經驗的累積。
一、“參政議政”,民主管理
學生參與制定班規,激發主動意識。首先要與學生“共商國是”。班級是一個集體,每個人都身在其中,離不開集體,所以,只有班級管理搞好了,我們班級的每一個成員才能受益無窮。其次,科學發展,讓學生參與班規制定,明確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結合所任思想品德學科的內容,通過《今天,我當班主任》征文,征集合理化建議,讓學生覺得不是老師管自己,而是自己管自己,班規自然就起到了“規”的作用。
二、競選班委會
有人認為班級管理工作紛繁復雜,難以駕馭,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處于被動地位。
1.采取學生投票競選的方式,民主產生,由班長組織,進行“上任演說”,制定各自的職責,并由全班同學一致通過,班委會才算正式成立,才能全面開展工作,同時還要接受全班同學的監督。
2.責任到人,分包到“戶”。在班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班主任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相信學生,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委以重任”,比如:有人負責整理分發報刊,有人負責衛生管理,有人負責電器開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級的凝聚力自然就增強了。
三、走進學生的心靈
師生心理的溝通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的一個捷徑。
1.望——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變化,了解每個學生的動態,做到心中有數,并且了如指掌。
2.聞——側面了解學生,全面了解學生。
3.問——班主任要及時和學生溝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尤其是特殊學生,更要關懷、愛護。
4.切——班主任要愛學生,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學生,才能切準學生的脈搏,感受他們真實的脈動。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張揚個性的發展
要讓班集體充滿生機和活力,最重要的是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學生正值青春年少,表現欲望強烈,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開展各項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寄宿制學校,更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滋潤學生枯燥的生活,如班級運動會、歌詠比賽、詩歌朗誦、演講會、故事會……我們都搞得熱鬧非凡,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課本以外更重要的知識。
總之,班主任面對著一班處于可塑年齡段的學生,怎樣引導他們健康發展,培養他們多種能力,去適應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需要每位班主任嘔心探索。我想,只要是懷著一顆無私的、愛學生的心,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用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就一定能收獲班級管理的美好未來!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