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 要】校園安全問題是當下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國高校校園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威脅著高校校園的安全和穩定。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加快的關鍵時期,高校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大學生的社會心態日益復雜,國內校園安全案件根據數據表明呈上升趨勢。在新形勢下高校如何加強校園安全建設成為構建和諧校園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關鍵詞】校園安全 成因 對策 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是我國當前所面臨的一個嚴峻的考驗,高校所承擔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任務,在我國社會轉型加快的關鍵時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秩序,保障高校師生員工在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時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是保障其完成這三大任務的重要因素。校園安全不僅關系到學校日常教學、科研、生活秩序,也關系到學生的自身權益。本篇文章對國內近五年有關校園安全問題的研究做了綜述。
一、校園安全現狀成因分析
劉鵬、邱友平在《校園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中,對當下校園安全現狀存在的問題分別從消防安全問題、交通安全問題、治安問題、周邊環境問題、心理問題引發的安全問題、特殊學生群體引發的安全問題、沉迷網絡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等七個問題做了詳盡分析,得出影響高校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系統地思考并積極應對。陳霽霞、李紅革在《高校周邊環境對校園安全的影響及其治理對策探析》中,對高校周圍環境因素對校園安全問題產生的影響做了具體分析。其中,在校園周邊環境對校園安全影響中,從高校周邊治安管理體制不順、高校周邊存在巨大商機、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利三方面做了成因分析。朱真真在《當前我國校園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中闡述了當前我國校園安全問題產生的背景,即社會背景由于社會階層的分化,家庭原因中子女成為家庭的重心,學校方面監護責任的缺乏。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高校校園安全問題存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其背景的產生離不開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的背景環境。
二、保障校園安全的相應對策
校園悲劇的發生,校園安全問題的存在,不僅應歸咎于學校安全系統,學生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進行深刻反思。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采取相應有力的措施,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安全網絡構筑系統,才能有效阻止校園安全問題的重復上演,保證校園的平安和諧。朱真真在《當前我國校園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從依靠社區力量加強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建立健全社會心理輔導機構,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重視教育,鼓勵家長參與,實現家校共治等幾個方面提出如何做好校園安全問題的防范措施。而劉鵬、邱友平在《校園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中,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對策,如加強領導,高度重視, 分工負責,齊抓共管;規范管理,加強制度創新;加強安全知識教育,使師生樹立安全意視;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學生安全健康成長;加大投入,落實必要的防范措;關愛學生,排憂解難;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突發安全事件工作機制,穩妥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綜上所述,學校安全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我們必須不斷總結經驗, 準確把握學校安全面臨的形勢,及時研究解決學校安全工作與當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把維護安全穩定的各項要求和措施真正落到實處,不斷開創學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三、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就是通過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完善校園安全設施和健全安全監管制度,來達到預防各種安全事故發生的目的,從而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劉兵在《論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中從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即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高校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高校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等各項活動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提高師生員工安全素質的根本途徑;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指導思想和原則,即堅持預防為主、防打控相結合、群防群治、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堅持注重實效,注重特色,注重創新,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即創新形式,豐富內容,營造校園安全文化建設良好環境氛圍,加大投入,加強校園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制定《校園安全法》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加強安全文化理論的研究創新,為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進一步推動提供理論依據。
綜上所述,校園安全防范工作難度的日益增加,以及新時代學生心理的不斷改變都迫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負責教育安全的相關人員不得不去多思考多研究有關校園安全管理的有關問題。隨著各類學校對于安全管理重視程度的提高,與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方面緊密結合的研究將得到一如既往的關注,同時結合不同類型院校自身建設發展內涵的安全文化建設也會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焦點。
四、小結
校園安全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傳統的校園安全管理是一種被動型、經驗型的作業驅動型管理,而納入經營戰略的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一種創新的效益型、系統型的項目驅動型管理。校園安全文化建設通過樹立校園安全的發展理念,狠抓校園文化建設以及運用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彌補了傳統校園安全管理的不足。因此,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營造穩定、安全及持續發展的和諧校園,靠文化的力量走長治久安之路,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確保校園安全,實現學校、師生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重要舉措,應當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趙忠誠.高校校園安全危機成因探析[J].學術平臺,2009(06):157-159.
[2]許武育.高校校園安全的幾點思考與對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5):66-67.
[3]毛振軍.安全背后的生命尊嚴——談校園安全[J].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9(27):62-64.
[4]朱翔天,從文化的內涵淺析校園安全文化及其規律建設[J].安全生產與監督,2007(05):42-43.
[5]朱斌.校園安全事故的類型、原因及相關法律問題[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0(1):70-72.
[6]任國友.治理校園安全事件的長效對策[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 術,2010,6(4):33-38.
[7]楊曉寧.關于開展校園安全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4(3):28-29.
[8]朱真真.當前我國校園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法治與社會:教育文化版,2011(05):233-234.
[9]劉偉,白仲航.朱磊.校園安全穩定與構建和諧校園的關聯性分析[J].法制與經濟,2011(282):121-124.
[10]譚福強,李魏,葉芳.論新形勢下高校校園及學生安全管理制度建設[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2(33):4-6.
[11]趙偉.校園暴力視角下的校園安全體系建設[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2,21(1):27-30.
[12]彭皓焱.新時期高職校園安全及其防控對策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24):20-22.
[13]鐘桂榮.有效干預校園安全事故的策略探析[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4(4):91-95.
[14]方奕.關于我國校園安全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青年探索,2013(1):70-76.
[15]胡吉紅,胡章記.影響高校校園安全穩定的社會心理因素及對策分析[J].高教論壇,2013(4):45-47.
[16]梁爽.高校治安執法權的理論依據與路徑選擇—兼論校園安全立法的必要性[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3,33(2):78-83.
[17]冷蘇凝.高校校園安全管理服務案例研究[J].現代閱讀,20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