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海
摘 要:最近幾年,廣大群眾最關心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了。不斷出現的食品問題,使得人們在食品采購上沒有了安全感。因此,為了穩定民心,保證食品的品質,我們就必須積極地開展食品檢驗工作。文章具體的分析了干擾檢驗工作精準性的要素。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檢驗;準確性
民以食為天,作為最普通的大眾,我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吃到口中的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尤其是最近幾年,不斷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人們對食品的安全很是擔憂。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消除人們的顧慮,就必須積極的開展檢驗工作。然而在具體的開展檢驗工作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受到設備的性能以及使用的措施實驗場地等的干擾,導致檢測的數據和真正的品質之間有一些誤差。此類誤差的存在導致結構不正確。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發生,我們就要通過強化檢驗力度,來保證檢驗工作的精準性。
通常來講,我們測試獲取的數據和真正的數值間有很大的差異。然而此類差異是由很多問題導致的,比如使用的設備的性能較低,試劑不純或是實驗的時候有雜質進到其中等等。此類失誤會導致最終的結果不正確。所以為了獲取更為精準的數據,我們就要控制好檢驗工作。所有的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內因和外因。對于食品檢驗工作來講,我們也必須分析它的干擾因素。
1 提高食品檢驗工作質量的主要控制環節
1.1 選用合理的檢驗儀器、計量器具、檢驗試劑
1.1.1 檢驗儀器
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檢驗工作使用的設備合理養護,這樣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知設備的問題。對于那些能夠自行校對的設備必須保證每星期都要校對,對于那些大規模的設備要按照校對規劃進行校驗工作。對于那些對氣密性規定比較高的設備,應該時常的檢測它們的氣密性,保證設備的運行穩定。
1.1.2 計量器具
最終的結果是不是精準的,在很多時候都和計量設備是不是精準有關系。所以,相關機構必須制定合理的檢驗制度,在規定的時間內檢測計量裝置,保證設備從最初的采買到最終的報廢都被很好的控制。
1.1.3 檢驗試劑
眾所周知,試劑在檢測的時候會直接的參加反應,它的品質會干擾到檢驗的結果。不同試劑的使用特點以及存放措施等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些試劑能夠放置很久,像是金屬溶液能夠放置大約一年之久;而有的則必須是當時配置,比如碘溶液;還有一些要放在溫度不是很高,而且不能夠見光的地方;有的在放置的時候會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檢測,如果反應了就必須再次調配。總的來講,我們在使用試劑的時候,要結合它們的具體特點,認真執行。在配置的時候,要確保量取精準。
1.2 樣品抽取及樣品制備
1.2.1 樣品抽取
在抽樣的時候要隨機進行,要從代表性比較強的部分取樣,這樣才能夠很好的體現出被檢物質的真正情況。而且要確保取樣的設備是干凈的,禁止有雜質進入到其中;抽樣的時候要確保樣品的各項指標不被改變,在檢查以前的時候不能污染,不會改變特性;而且抽樣的數量也符合規定。
1.2.2 樣品制備
在檢驗之前的時候,要保證樣品均勻,如果是固體的要將其粉碎。而且要確保它們的成分不會改變。為了確保它們的品質良好,就要切實的依據要求做好存放工作,檢驗工作者必須在樣品配備好以后就對它們檢測。
1.3 選擇合理的檢驗方法
在工作中,我們必須選擇正確的檢驗措施。假如有很多檢驗措施的話,就要結合特特性以及設備的狀態和物品的成分等正確選取。檢驗方法中的第一法為仲裁法,對結果有爭議的也可選用第一法;實驗室條件不容許用儀器分析法的可選用化學分析法;不同食品中含某種成分含量不同時選用的方法也不同。如測定食品中的鈣含量,牛奶中的鈣含量大概是每100克牛奶中含鈣100毫克,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量,而保健品中有的鈣含量可達20%左右,可選用EDTA滴定法進行測量。
1.4 切實提升工作者的能力
檢驗工作者的能力高低會對最終的結局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保證品質我們必須要切實提升工作者的素養以及專業水準。具體來說,對于那些操作專業設備的工作者,必須定期的對其培訓,只有培訓達標之后才可以開展崗位工作。食品檢驗部門的人員配備一定要合理,實驗室的管理層、技術層和輔助層之間的人員比例配備應適當,擁有高級、中級和初級的人員比例配備也要適當。有關精密儀器的使用人員要經過專門培訓,根據培訓結果,結合學歷、技術水平和實際經驗分配到與能力相匹配的崗位。
通過長久的工作實踐可以發現,在工作的時候必然會出現一些人為問題,有的是偶然發生的,而有的是失誤導致的。比如當我們測試白酒里面的總酯的時候,如果工作者不一樣,滴定的速率也不一樣,這就會導致最終的結果不同,此類問題是無法防止的。假如是工作者沒有真正的參透方法的內涵而導致結果不正確的話,那這時發生的問題將會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不過,技術并不是永遠不前進的,尤其是最近幾年技術發展速率非常快,此時工作者的能力也應該隨之提升。作為檢驗機構,要意識到這點,也就是說要不定時的開展培訓等活動,切實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水準,保證他們能夠很好的應用這些新技術。
1.5 完善檢驗實驗室的環境
實驗室的環境主要是指實驗室的溫度、濕度、粉塵、氣壓等各項參數的綜合。上述要素中的一些會干擾到設備的性能,而有的會使得測試的條件發生變化,不過它們都會對最終的結果產生很明顯的影響。像是高溫會使得導致產品變質,最終導致結果有誤。
在理化檢驗分析中,環境溫度對檢驗結果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容量法分析時,盡量在室溫是20℃的條件下進行,比如標定標準滴定溶液,都要對滴定的體積進行溫度校正,消除溫度對體積的影響,只有在20℃時校正值為零;在測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總浸出物和啤酒的酒精度、原麥汁濃度時,要盡量在同一溫度下進行,以消除溫度對體積的影響;測定飲料中可溶性固形物時,溫度校正的范圍是10~30℃,只有溫度控制在此范圍內,才能得出準確的檢驗結果。
1.6 加強對相關檢驗項目的檢查力度
在檢驗工作中,由于樣品的特性以及特殊的工藝生產,有些檢驗項目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通過對相關項目的檢查,也是發現檢驗結果是否準確的重要手段。如醬油中的氨基酸態氨和全氮,氨基酸態氮測出的值一般是全氮值的一半,如果相差太大,那么檢驗結果肯定有問題,則必須復檢;桶裝飲用水,如果能嗅到明顯的異味(消毒劑的氣味),那么水中游離氯指標一定存在問題;通過對蜜錢產品的色澤進行檢驗,就可以判斷出二氧化硫含量的高低;白酒中的總酯和已酸乙酯,如果已酸乙酯含量高,總酯的含量也會高。
2 結束語
目前,食品安全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對食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食品的質量,關系百姓的生命、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食品檢驗過程中,控制好食品檢驗的各個環節,提高食品檢驗數據的準確性,保證食品質量安全,食品檢驗機構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周廣理.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王欽德,楊堅.食品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
[3]李蓉.食品安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4]黃偉坤.食品檢驗與分析[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