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明媚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唐山市分公司 河北·唐山)
企業成本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資金耗費,主要包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成本控制是根據預定的成本目標,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耗費進行約束和調節,以實現預定成本目標的過程。成本作為企業收入的抵減項目,成本控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狀況,因此成本控制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對企業成本控制的認識比較片面。目前我國各個企業普遍存在對成本控制認識片面的現象。首先,對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認識過于狹窄。企業成本不但包括生產成本,還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各項消耗,因此企業成本控制的過程也應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而不應該只注重對生產成本的控制而忽略或者放松對其他成本特別是管理費用以及財務費用的控制;其次,對企業成本控制的主體認識不夠全面。絕大多數企業職工都認為企業成本控制是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責任,與普通職工無關,導致大多數職工成本控制意識淡薄,缺乏全員參與,使企業成本控制制度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二)企業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企業成本控制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必須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來指導其進行。而我國很多企業目前仍沒有完善的明確的成本控制制度,有的企業僅僅是大概規定一個原料消耗限額來控制成本,有的企業只針對有形成本進行控制而忽視固定資產折舊、資產減值等無形成本,甚至一些企業連最基本的成本預算也沒有。企業成本控制制度的缺乏,使成本控制不能成為一項長期的固定的企業活動,使企業成本控制充滿了變數,影響了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企業成本控制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成本控制主體的素質也是影響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我國企業成本控制主體主要是企業管理者以及財務人員,除了一些大型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接受過較高的教育之外,很多中小型企業管理者及財務人員知識水平較低,沒有系統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缺乏系統的成本管理知識,以至于企業不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盲目的進行成本管理,不但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甚至還可能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而有些企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數據,采集了較多的信息,但是限于知識水平,不能很好的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從而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一)普及新型成本控制理念。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大量企業出現虧損乃至破產,為走出危機,提高利潤,成本管理對企業更加重要,因此企業應增強成本控制意識,摒棄傳統的片面的成本控制理念,積極普及新型的成本控制理念。新型成本控制理念主要強調“全面管理”與“全員管理”,即對企業經營的各個過程的成本都要進行控制,不但要控制生產成本,還要對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控制。另外,在新型成本控制理念中,對企業成本控制的主體不再僅僅是管理層和財務人員,而是參與生產經營的各個成員。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
(二)完善企業成本控制制度與方法。企業成本控制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按照一定的制度進行,不能隨意人為的改變其方法。同時,企業應加強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準確、全面的反映市場信息和企業經營動態,該信息系統可以收納企業各方面的財務信息,使企業可以在該系統中建立子系統,然后可以通過子系統對成本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從而提升企業對成本控制的掌握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
(三)提高企業成本控制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企業成本控制人員的知識水平關系到企業成本的控制狀況,因此應提高企業成本控制人員的知識水平,特別是管理者以及財務人員的知識水平。首先,企業可以選派一些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去一些成本控制得比較好的企業去參觀學習,以提高其成本管理知識水平;其次,企業可以通過招收一些知識水平較高的相關人員來企業任職,從而帶動企業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最后,企業可以通過設立內部獎懲機制使成本控制責任的好壞與各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職工的個人利益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企業成本控制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最終實現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
[1]王宇楓.企業成本控制若干問題的研究[J].中國商貿,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