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衛
【摘要】談到文言文,這是一個令初中語文教師眉頭緊鎖的難題,也是一個令學生們提及發狂的難題,文言文的枯燥、饒舌、難懂等,都制約著初中語文課程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文言文教學,需要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就從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環節著手,對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做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文言文 趣味性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56-02
文言文是傳統文化的主要存在方式,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的存在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對于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而言也是一種證明。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做好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一、當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難點
1.語言環境欠缺
文言文作為語言的一種,同其它語言類學習相通,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這樣才能夠促進文言文教學的教學效果。比如英語教學,我們如果把一個孩子放在美國,那么在外部語言環境的影響下,這個孩子的英語水平在短時間內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但文言文教學又與其它的外語類教育不同,它缺少客觀的語言環境的存在,當今世界上不存在以文言文為主要交流方式的國家和地區。語言環境的欠缺,是開展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主要制約因素。
2.基礎知識薄弱
當前,國內關于在小學教育階段加入適量文言文教學內容的呼聲越來越高,在不少地區,不同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也確實有了文言文的身影。但小學文言文教學,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對于文言文的認知,而并沒有把文言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直到孩子們上了初中,文言文在語文教學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由于小學階段的重視不足、教學力度不夠、知識積累不足,給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帶來了巨大阻力。
3.教學方法陳舊
文言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讓初中語文老師們頭痛的話題,學生們成績越是不好,作為老師就越要努力教學,想方設法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很不得把所有的課堂時間都用來灌輸文言文知識,總覺得文言文教學中課堂時間不夠用。但是,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卻與老師們所期待的截然不同,老師越是努力,學生們越是緊張、越是茫然,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也越加茫無頭緒。
二、趣味性教學貫穿文言文教學的始終
1.課前的趣味性引入
課前引入環節是做好一節文言文教學課堂的關鍵環節,只要通過適當的手段,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吊足了學生們的胃口,學生們才有可能積極主動地、聚精會神的參與到整節課的教學活動中。
故事導入。很多文言文都是以古漢語的形式記載一些故事,用來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我們在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會使用文言文本身的故事的方式來把學生們引入課堂教學活動,同時也要學會積極主動地去編造故事,把學生們引入課堂教學活動。
2.課中的趣味性教學
誦讀以增趣。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和設計文言文的誦讀,也往往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首先,老師要熟悉文章,課堂上先給學生們朗誦一遍整篇文章,學生就會在這種朗朗上口、韻味十足的古漢語的表達方式的誘導下對文言文朗讀產生濃厚興趣;其次,組織學生進行輪流朗讀,學生們一個個的首尾相接的把整篇文章通讀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孩子的好勝心都被激發起來,不想輸給同學,潛移默化的就激發了他們對于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合作探究以增趣。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們之間的互助合作,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增加文言文課堂的趣味性。比如《三峽》這篇游記文言文,我就把班級分成四個小組,然后讓他們運用手中的工具書,但要以自己的語言來分別加以描述,這一節課上,學生們熱情高漲,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媒體輔助以增趣。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技術,在文言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往往能夠增加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3.課后的趣味性延伸
翻譯大反轉是一種文言文教學理念的創新,所謂的翻譯大反轉指的就是讓學生們把現代文翻譯成文言文,這樣用來增加學生們對于文言文的掌握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們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比如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我就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作業,讓他們以剛剛寫過的一篇《我最難忘的一個人》作文為素材,將他們自己的作文翻譯成文言文。作業布置下去之后,有很多學生后來不停的找我,問我這樣表達行不行,那個語氣助詞的用法對不對等問題,這是以往的文言文教學活動中所沒有出現的好現象。
總之,初中文言文教學是一個繁雜的工作,但同時也可以演變為一個趣味性的工作,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文言文的本質,學習《黔驢技窮》所教給我們的道理,有很多看似可怕的東西,當我們真正的認真對待的時候,其實它很簡單。
參考文獻:
[1]胡金蘭.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學苑教育.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