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霞
【摘要】內科護理是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核心職業能力課程,為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臨床實踐,對本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伴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很多,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根據教學實際和心得體會,提出幾點教學改革的建議,以期提高內科護理教學質量,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
【關鍵詞】教學改革 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44-02
當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從總體上看,整體規劃、協同推進不夠。主要表現在:重智輕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復,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教師育人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困難和問題直接影響著教學改革的效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切實加以解決。
一、當前高職內科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職學生生源基礎差,入學門檻低。學生學習內科護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不高,大多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實際應用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不容樂觀。
2.內科護理教學仍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學生臨床見習和實習的機會很少,導致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脫節。
3.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內科護理重視不足。學生普遍認為今后作為護士,更重要的是學習動手能力,而不是疾病的系統知識。
4.學生入學基礎普遍較差,學習水平參差不齊?;A較好,又用心學習的同學能夠輕松地把所學新知識學會;基礎較差,又自暴自棄的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甚至上課根本不聽。
二、內科護理教學改革的對策
1.以愛心來打動學生
別林斯基說過,愛是鑒別教育的尺度。教育的真諦就是真誠而無私的愛。愛是一種非智力的情商因素,老師用愛心去培養與學生的情感,構筑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高職院校內科護理教學中,面對眾多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更需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對他們充滿期待、一視同仁,注意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及反應,在相互信賴、寬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啟發學生的心智,激發他們的潛能。
2.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張雄飛教授在《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一書中指出:“學生是發展的主體,教師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媒體。在這最根本的要害問題上,教學系統的主體是唯一的,那就是學生。其實,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這是亙古不變的客觀規律?!币虼耍谡n堂教學改革中,高職教師要更新理念,明確“教”為“學”服務的觀點,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形成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型、實效型課堂教學模式。
3.加強校企合作,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案例導入或情景模擬教學,盡量讓學生更能想到臨床上的一些情景,但畢竟是模擬教學,效果遠不如實際進行實踐后的效果好。有些典型病例,學生到臨床上一看,就會終生不忘。因此,像內科護理這樣的臨床課程應該到醫院學習,邊學習理論知識,邊到病房學習實踐技能,這樣就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這就要完善教師培養制度,建立職業院校教師輪訓制度,實行新任教師先實踐、后上崗和教師定期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專業實踐的時間累計不少于兩個月。從而增強教師從事職業教育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4.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引入一些吸引學生的例子,比如“患有支氣管哮喘的謝霆鋒、鄧麗君”,“患有肺結核的林黛玉”等,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提上來了;典型的疾病會以案例導入,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并舉一些臨床上的實例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在講解疾病時,穿插相關視頻,或有意讓學生根據對疾病的理解上講臺進行模擬演練,并給予這部分學生加分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5.因材施教,注重層次培養
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鼓勵其多閱讀與護理專業相關的書籍和雜志期刊,加強英語學習。鼓勵這些學生繼續參加普通“專升本”考試,繼續深造,還可繼續努力獲得研究生學位。對于基礎較差、又不愛學習的學生,首先要做到平等對待,用愛心去鼓勵他們,關心他們,找到原因所在,端正學習態度,努力進取。
總之,我們要不斷進取,不斷總結,教學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文)國發[2014]19號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3]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