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蘭
摘 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穩定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關乎學院的教學質量與發展。但由于民辦高校自身的一些特點,導致受聘教師往往存在對自己的職業缺乏安全感,比如無退休金,待遇比公辦教師差等種種原因,導致流動性大。該文針對民辦高校的特點,對于師資隊伍流動大的最常規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對癥下藥,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建立健全教職工激勵機制;管理上以人為本,以情留人,培養員工歸屬感;適當提高福利待遇等,以達到民辦高校師資人才的合理流動,確保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師資隊伍的穩定性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b)-0254-02
近年來,隨著我國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形式的多元化格局逐漸形成,民辦院校也抓住機遇蓬勃發展,為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明確指出:“民辦教育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苯┠?,我國的民辦高校教育總體呈現健康發展勢頭,但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師資隊伍的建設穩定問題上。該文就影響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穩定的因素與對策談幾點意見。
1 影響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穩定性的因素分析
1.1 民辦高校教師的待遇相對偏低
民辦高校的收入包括社會注資、場地租金等,但主要的基本的來源還是靠學生學費。學生的學費既要用于支付教職工的工資,還要用于改善辦學設施條件及其他方面,因此管理人員想改善教職工福利待遇很難,尤其在辦學初期,學生生源不穩定的情況下,更加為難。而公辦學校的教師工資、基建投入等都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國辦高校收取的學費很大部分用于改善教師的福利,支付課時與津貼之類,使教師得到更多的獎勵。因此,民辦高校教師往往做著類同的教學工作,但總體來說,福利待遇不能與公辦學校相比,導致心理落差。
1.2 教師缺乏職業安全感
雖然《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明確了民辦院校教師的法律地位、教育和培訓機會、相關福利待遇等規定,但在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包括資金緊缺的因素,導致很多民辦教師沒有公辦那么多的學習培訓機會。同時,因為公辦院校的教職工并不在編,所以有些教職工對退休后收入來源的安全穩定存在困惑。另外,有些員工對所在學校難以形成歸屬感,且擔心因為自己的業務技能或者哪方面的失誤,而被辭退,等等這些心理顧慮難以清除。這類教師缺乏職業安全感,心理負擔沉重,難以安心工作。
另外,民辦高校受其發展年限與管理水平等因素影響,制度建設水平也層次不齊。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或者管理人員的變化造成管理風格的更換等原因,導致很多教師不能適應,不能完全“依照制度辦事”的工作環境下,有些老師會產生“身心很累”的感覺,引起過早的職業疲勞。
1.3 受聘教職工年齡普遍偏低
民辦高校建校時間相對較短,由于綜合原因,很多教職工,都是畢業不久,年齡普遍偏年輕。而往往是這一群體對自己的職業期望值又比較高,或者往往還不能形成固定的職業定位,對自己職業發展目標不清晰,所以他們在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前,就把民辦高校作為平臺,從中積累一些就業經歷,一旦有更好的選擇,就選擇離開;還有的年青教職工把民辦高校作為考研究生的考試復習地,既可以棲身復習,又可以暫時解決個人的生活來源;甚至還有個別的年輕女教職工,只是看中進入民辦高校相對容易,進來后享受結婚生子超長假期與保險待遇。另外,普遍偏低的年齡結構層次,又難以發揮“老帶中,中帶青”的指導功能,年青教師的職業規劃與發展相對受限。
2 解決對策
2.1 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
首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重視起來,建立相應的高校教師認定制度和高校教師社會保障體系。
其次,在學院層面上,極培養專職教師,使其在相關領域起到骨干、帶頭的作用。積極提拔一批優秀的人才,培養成為學校發展的參與者、忠誠者。
最后,學院要著重建立一套激勵機制,不斷完善工資結構,保證各項保險福利到位,獎勵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在工資待遇上既做到公平又做到激勵,重點在于穩定學校的優秀、骨干人才。據調查了解,有些民辦高校為吸引、留住、激勵人才,工資體系構成參照民辦高校,并逐步加入了激勵績效因素,最大限度激勵員工,留住人才,穩定師資隊伍。
2.2 增強教職工職業安全感
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依法規范聘任與解聘程序。要穩定師資隊伍,首先應從聘任制度上進行規范。教師進校時,要依法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益和義務。教師要履行合同規定的崗位職責,接受聘任方規定的培訓、考核管理。同樣,學校要按照相應的制度與考核,在合同期滿后依法辦理續聘或解聘、辭聘手續,原則上要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不應無故解聘教師,消除教職工無謂的擔心。
2.3 做到“深關愛、嚴管理”
民辦高校在解決教師的具體生活問題方面,往往存在更多的困難,因此更要貫徹“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各部門的管理者,院級管理者,更需要人性化管理??梢酝ㄟ^座談會、職工大會等方式,多聽員工心聲,貼近他們,了解他們,關愛他們。只要真心投入感情,為教職工著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物質條件的不足。對德高望重的老教師要經常慰問,對青年教師要多指導支持、多關心。深關愛的同時也要嚴格管理,做到公正、公開、公平。管理的嚴格,能促進良好的工作環境形成,規范教師行為。
2.4 定期開展各項培訓活動
通過各項培訓,開展師德教育等活動,幫助其價值觀的形成,幫助他們找到民辦教育事業的意義。同時,增強年青教師對民辦教育發展的自信心和事業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自覺發揚奉獻精神,激發其精神動力與信念支撐,讓他們把民辦教育當做一項事業去做。
綜上所述,對于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穩定問題,各級政府及其主管部要高度重視,民辦高校的管理層要高度重視,真正做到制度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建立一支穩定的、能不斷進步的民辦高校師資隊伍,讓民辦高校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道全.對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創新的思考[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8(1):61-64,79.
[2] 吳江嵐.加強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三點建議[J].職教論壇,2008(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