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倫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關鍵師資隊伍建設。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高校思政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不斷暴露出來,這就嚴重影響高校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針對高校思政教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對策以提高高校思政師資隊伍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師資建設;管理
1 引言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理論課教育教學是對高職生進行系統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陣地,是提高高職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他在引導和幫助高職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觀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然而,在新世紀、新階段隨著世界經濟政治的發展,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思政教育教學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乃至目前思政課的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越來越難以為繼,“專業課認真聽,選修課隨便聽, 政治課不想聽”已成為高職院校屢見不鮮的現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吸引力和時效性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因此,深化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深入系統的分析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教學的新特點,面臨的問題,探索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加強學生思政教育的對策。
2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現狀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各高等學校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積累了一定經驗。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但是,從總體上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狀況,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特別是一些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數量不足,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缺乏;學科支撐薄弱,教學科研組織亟待規范等問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全面實施,教材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顯得尤為迫切。
3 加強我國高校思政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3.1 樹立現代教育理念
思政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是一項全方位立體工程,必須牢固樹立“大思政”思想。高職院校的每一位員工,上至領導下至教師及具體工作人員,都要提高自身的思政素質,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總體工作思路去約束自己的行為,在學生面前作出表率,要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加強教育意識、育人意識,從關心學生的學業、生活入手,進而關心他們的思想成長。高等學校的所有課程均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所有教師都應該承擔思政教育的責任,象上海交大的晏才宏老師那樣做“傳道授業”的最好演繹。專業教育不是純粹的知識教育,而是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教育。各個專業、各門學科都包含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教師應該為人師表,教師的思想品德、治學態度、行為習慣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起著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專業課教師應在教學各個環節上嚴格要求自己,正確對待學生,寓育人于教書,在育人中教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3.2 加強高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工作
建立和完善培訓體系。各地各高等學校要制定教師培訓規劃,建立和完善有重點、分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努力使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重點深化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干教師研修和在職培訓。堅持先培訓后上崗,著力提高新任教師適應崗位要求、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堅持每次開課前的全員再培訓,做到先培訓后開課。繼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和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各地各高等學校要從實際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重點深化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干教師研修和在職培訓。堅持先培訓后上崗,著力提高新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適應崗位要求、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堅持每次開課前的全員再培訓,做到先培訓后開課。同時高職院校要從實際出發,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此外,高職院校還需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繼續教育計劃,把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職學習作為主要途徑,使廣大教師邊工作邊提高。盡量創造條件適時安排教師通過脫產或半脫產進修、名師指導、國內外學術交流等形式到重點高等學校進修深造、教師脫產或在職攻讀博士、碩士學位,提升隊伍的學位學歷層次,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有明顯提高。
3.3 高職學校建立健全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機制,為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機制保障
高校黨委組織要能夠意識到思想政治課程開展的重要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作用,領導思想政治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高校黨委要能夠根據國務院對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與師資隊伍建設這一工作落實到位。高校黨委要配備監管人員與領導人員,促進這項任務的完成,將培養青年骨干教師作為加強思政師資隊伍建設的著重點,同時還需要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來保障師資隊伍建設的順利開展。建立一支專業素養強、業務水平高的思想政治師資隊伍需要有充足的物力、財力做保障,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不足,甚至有些高校表示思想政治課程不會給高校的建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建設師資隊伍完全是浪費高校的資源。高校的這種思想意識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師資隊伍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高校黨委需要為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機制保障,為師資隊伍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并做好領導規劃工作。
4 結語
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各領域第一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宜講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
[3]楊煥民,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8(9)
[4]胡松林,張春梅.國際化視野下高校思政課師資隊伍狀況研究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