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讓
【關鍵詞】 語文教學;合作學習;結構;載體
與內容;組建與分工;評價;點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0—0078—01
近期,山丹縣大力推行高效課堂,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根據高效課堂的內涵和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高效課堂個人成長計劃。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筆者對高效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的認識,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高效課堂的突破口。下面,筆者談談個人體會。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人員結構要科學合理
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它建構得科學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效率的高低。教師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應注意小組結構的合理性。首先,小組人數要合理(4-6人為宜)。其次,敢于打破常規,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要求。即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以及成員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將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有利于形成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最后,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這樣既可以定期進行組間的互換或流動,又可以進行組內某些角色的對換或輪換。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與內容要匹配
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恰當的載體和內容,不能想合作就合作,要看課型、看問題。例如,筆者在教學《中華民族的最強音》一課時,課前用電子白板明確出示了學習目標,并且將其細化成幾個要研究的問題:1.聆聽義勇軍進行曲有何感受?2.聶耳一會兒彈琴,一會兒高唱,一會兒按著節奏走動,說明了什么?3.義勇軍進行曲為什么是中華民族的最強音?4.義勇軍進行曲能給你帶來什么力量?然后用小組長抽簽的方式決定哪組要解決哪幾個問題。學生們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用心地學習,積極地答題。通過實踐筆者發現,只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確定重難點,提出有利于產生爭論的、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才會倍感興趣,更加投入。這樣,才會不斷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組建要科學, 分工要明確
在課堂上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馬上就出現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熱鬧,實際上是活而無序,活而無果。對此,教師可以根據組內學生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可以設常務組長、展示員、小組評價員各一名。常務組長由知識面比較廣、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較強的學生擔任。展示員由膽子較大、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評價員由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教師應根據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和激勵機制要完善
合理的教學評價和激勵機制對激發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至關重要。首先,及時性的教師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和互促。教師在要求小組匯報時,要將本組的優點與不足都指出來,以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其次,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評價時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當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表達能力、合作精神和體態表情等方面進行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精神獎勵。最后,評出學習紅旗小組和紀律紅旗小組。這一做法起到了顯著的激勵作用,能使優秀生更優,后進生更起勁,競爭更激烈。
五、小組合作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師的點撥
以往的教學,教師是絕對權威。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都處于民主平等的地位,教師的角色呈現多元化,核心的作用是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真正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設計好合作學習的目標、過程和方法,需要教師是合作學習的參與者,需要教師在學生困惑的時候授人以漁、指點迷津,需要教師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具體的學情,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唯其如此,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高效課堂也才能落在實處。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喚醒學生個體的潛能,增加學生群體的激情,發揮集體智慧的功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當然,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總結。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