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為普及教育。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劇增,加上全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益突出。如何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黨、國家、各級地方政府和高校都面臨考驗。高校輔導員作為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管理的教師,是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成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有積極作用。
職業指導是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知識研究人與職業相匹配的一門綜合性新興社會科學,是一種新的需求比較旺盛的社會服務手段,高校輔導員的職業指導工作是溝通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之間的橋梁,起著信息傳遞指導咨詢溝通學校與社會需求的作用。針對新時期的新情況,高校輔導員職業指導工作暴露出新的問題。
1.職業指導工作目標與理念不明晰,導致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偏差。雖然針對大學生的職業指導已日益受到各方的關注,但由于其起步較晚并缺乏相應的理論基礎,致使職業指導未形成明晰的工作目標與理念。當前,高校輔導員普遍存在能認識到職業指導工作對促進大學生就業有積極作用,但缺乏對職業指導工作目標與管理理念的深層思考,僅把提高畢業生一次就業作為職業指導的唯一目的,使大學生形成僅考慮待遇地域等因素的片面的就業觀,導致市場需求與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間的落差。相當數量畢業生的擇業觀未能從傳統擇業觀念中走出來,不能適應就業市場形勢的變化,往往缺乏理性的職業觀,缺乏對就業形勢的冷靜分析,導致想去的單位不要人、要人的單位不肯去的用人難和就業難并存的局面。
2.職業指導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薄弱,難以適應就業市場需求。職業指導雖已列入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然而各高校對其重視程度不一,部分高校未能建立專業化的職業指導隊伍,課堂教學不規范,教師專業化程度較低,導致輔導員職業指導水平不高,影響職業指導的教學效果。當前,大部分高校都由從事就業工作的輔導員兼任職業指導工作,他們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日常事務較多,不能抽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專門從事職業指導的實踐調查與理論研究,理論水平與研究層次較低,對一些社會現象敏感問題熱門話題不能從理論上給予解答,說服力不強,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指導。同時,在高校層面還存在對職業指導工作的資源配置嚴重不足,職業指導課的安排隨意性強,甚至沒有,缺乏完整的理論指導體系等問題,這都導致高校輔導員職業指導工作難以適應就業形勢的需要,更難以滿足大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
3.職業指導工作內容和形式單一,指導滯后且缺乏個性化的咨詢和輔導。當前,高校輔導員職業指導工作主要采取以講授職業基本知識,特別是當前就業政策為主的傳統方式幫助解決大學生就業中碰到的問題,忽略了多種內容和形式的結合,如職業指導課專題講座、個別咨詢、就業動員、就業形勢報告等,職業指導內容與形式過于單一。職業指導對象主要是應屆畢業生,未能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全程指導,職業指導時間嚴重滯后。
筆者在對所帶班級的2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到,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可從事的職業和該行業未來的就業前景比較了解,表示一點也不了解的學生有五分之一;在對“你是否清楚自己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以及能力”的調查中,只有一半的學生認為清楚,表示一點也不清楚的學生有15%,而且三分之二的學生沒有規劃過自己的未來或者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學生普遍認為缺乏了解職業和自我的渠道,非常希望學校給予相關指導。筆者了解到:“提高學校的就業率”是大部分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指導工作的首要目標,其次是“讓學生找到符合個人興趣愛好和能力的工作”,最后才是“讓學生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涯”。由此可見,高職院校職業指導的主要工作是圍繞學生就業展開的。我們從一些學校具體的就業指導目標可以看出這一點,如“一切為了學生就業”、“錘煉專業一技之長,打造就業競爭優勢”、“把進校門的大學生,全時空塑造、全方位轉化為社會職業人”等。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意見》,職業指導工作主要應該包括三方面內容:增強職業意識、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提供就業指導和援助;各學校在職業指導開展過程都滲透對學生的引導,但各學校的側重點和深入程度是不同的,絕大部分學校還是把給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援助放在首位,主要是就業政策宣傳,幫助學生了解就業信息,幫助學生掌握求職的技能和方法。
針對這種形勢,要在高校盡快培養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就要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中的特定功能和優勢。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實行輔導員制度,且都注重輔導員的專職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輔導員隊伍日趨穩定。另外,輔導員的職責決定了其工作內容涉及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輔導員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影響最大、信任最多的人員,這一特殊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諸多優勢。高校應變“就業指導”為“職業指導”,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更強調在提高“就業率”的基礎上提高“就業質量”,推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和科學發展,關注學生綜合潛能的開發,以長遠眼光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職業指導,讓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規劃相統一、人生愿景與現實工作相統一,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揚長避短、展示優勢、終身受益。
針對學生在大三階段就業方面可能面臨的問題,筆者在開展問卷調查的過程中,結合宿舍走訪和辦公室約談、網絡平臺聊天等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動向,通過多種方式增進與學生的交流,為后期的周點名和分類指導提供方向性指引,相“需”而動,學生缺什么。就補什么,這樣既能告別“填壓式”的單調無味,又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成長。
1.為學生搭建有力的職業測試平臺和就業信息平臺。為能讓學生在就業和考研方面及時擺脫盲目性和跟風性,號召全體學生積極參加學生工作處就業信息網上免費開放的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和班級就業指導課的現場測試。在找工作前通過職業興趣和職業方向測定,從你想、喜歡干什么(興趣),以及你擅長干什么(能力)兩個方面測查個體的職業傾向,通過本測試,可以幫助測試者較為準確地了解自身的個體特點和職業特點之間的匹配關系。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其核心是按照不同的職業特點和個性特征將人分為六類:現實型、探索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這六種類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如果測試結果為企業型和社會型的學生,則一般建議直接工作,測試結果為探索型的可以建議繼續深造,從專業角度排解學生的困惑和猶豫。在幫助學生分清自我的職業定位之后,為了全面及時地發布相關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信息,筆者在相關學生干部的配合下,積極組建了就業信息平臺:QQ群、飛信群,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同步建立,每個班配備就業信息員,負責本班的就業信息宣傳和院班的溝通,目前QQ群有班級學生80余名,飛信群也會及時發布一些溫馨提醒和就業技巧指導。
2.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的支撐指導。在調查的過程中,學生反映希望在面試技巧和簡歷制作上予以指導,針對此問題,學院專門為大三學生增開了就業指導課:全部由每班的輔導員代課,協助學生進行職業發展定位,輔導員分別采取了模擬招聘、職業測試和情景還原等方式讓大三學生切身體會到求職的氛圍和面試的技巧,在就業指導課堂上相關老師對學生進行了誠信教育和防騙教育,提醒廣大同學時時刻刻學會甄別信息真偽,識別就業陷阱。耐心為學生修改簡歷:學生的簡歷是學生求職過程中的一張“名片”,簡歷做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學生給招聘單位留下的第一印象。筆者在所帶班級中一共收集了40余人的個人簡歷,對每個人的簡歷都認真提出修改意見,同時號召全體同學向有經驗的學長尋求經驗,讓他們以過來人的經歷協助修改。在修改簡歷的過程中,筆者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濃縮出一些經典的總結分享給學生,受到學生的肯定和支持:“簡歷簡約且正派,對口經歷靠前排,手機優盤隨身帶,重要通知記起來,基礎知識裝口袋,滿血滿狀態,不怕打擊好心態!”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需要責任心的工作,輔導員要做好本職工作,就應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立足本職、扎實工作、不斷創新,帶好學生,使他們在生活上無憂,在學習上努力,更使他們在就業的道路上充滿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崗位中。輔導員既要幫助學生學習職業指導內容,又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任務和意義,培養學習興趣,合理組織活動,關心學生的就業心理和精神狀況,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1]嚴碧峰,王斐.大學生就業正確定位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7):67-69.
[2]吳祠珍.美國高校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1.
[3]熊慧.職業錨$理論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誤區[J].市場周刊(財經論壇),2004(7).